杨晓非:做科技创新的深度陪伴者

2024-05-12 17:08
中关村 2024年4期
关键词:火花经理人中关村

“北京作为我国人才资源最丰富、技术转移转化最活跃的地区,在培育技术经理人方面,人才、环境优势十分显著。”

“抱歉,下午的会议刚刚结束。手头几件事情都急着推进。”杨晓非步履匆匆,边说边落座。

忙,早已是杨晓非习惯的常态。从2003年选择将博士研究围绕中小企业创新开始,他就在做大量的调研工作。当时,他一直对技术成果转化颇感兴趣,在他看来,中小企业数量多、发展速度快、技术创新需求大,是承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忙,还源于他不断给自己“加码”。2019年,杨晓非担任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秘书长。除了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京转化落地、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之外,他还致力于推动国内技术经理人相关标准、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助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技术中介,为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提供专业化服务,是技术经理人的定位。

用杨晓非的话来说,就是既了解科学家们的脾气秉性、懂技术,能帮科学家组建创业团队、在技术转化过程中出谋划策;又要懂资本、懂产业,能应对商务谈判,为科研团队争取利益。“这样的人凤毛麟角,却是成果转化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技术经理人需要“被看见”

近十年来,北京高校、科研院所中有越来越多的技术成果涌现,科创事业迅速兴起。如何打通技术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北京急于破题。

2019年,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70多家高校院所、服务机构和科技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旨在培养更多从事技术转移和转化的专业科技人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共同营造成果转化的良好生态。

杨晓非成为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秘书长的人选。

他长期推动中国孵化器发展,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参与数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五年规划及相关政策研究,开展了5万多名孵化器工作人员能力的提升工作,主编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创业孵化管理》,主持国家及地方各类课题、项目近百个。

杨晓非清楚地记得,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成立初期,许多人提到技术转移人员培训的第一反应就是:交一笔钱,培训几天,就能得到一张证书。“我当时觉得必须尽快做出些成果,让人们对技术经理人改观,并且意识到这个群体的重要性。”

万事开头难。据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工作人员回忆,协会成立初期,很少能在办公室见到杨晓非,他一直奔波于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办。

“我国的高校成果转化办曾长期存在机构职能定位不清晰、专业化水平不高、市场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但随着政策的推动和先行先试的探索,成果转化办现在已经成了‘香饽饽。”杨晓非介绍起“北理工模式”: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率先打破旱涝保收的传统模式,汇聚近30位技术经理人,发展学科性公司转化模式,积极探索先赋权后行权创业、分区间累进式现金奖励、分阶段渐进式股权激励等新机制。科技成果转化规模和效益快速增长,一批高质量“理工系”科技公司加速孵化。其中,6个典型案例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培育出北京理工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导航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

近年来,北京市陆续发布了《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关于打通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堵点若干措施》等多项政策,使成果转化部门在高校院所等单位的地位发生显著变化。

在杨晓非与行业内资深专家们的推动下,如今,在北京科创领域,对技术经理人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

2020年,北京启动首批技术经纪专业职称评定,设置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四个层级。优秀技术经理人将有机会与研究员、教授们获评同等职称,从职称评选上受到充分认可。

2022年9月,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5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北京市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解决技术经理人队伍能力提升及技术转移机构管理问题,进一步发挥技术经理人的作用,全面推动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

聚焦高端品牌打造

2023年11月17日,杨晓非刚刚参加了一场首都儿科研究所及附属儿童医院科技成果推介会。“6个路演项目中,已有2个项目遇到了意向投资人。”

每个月,杨晓非至少要参加2场项目路演。这些路演活动,大多来自中关村“火花”行动。

2019年,为了发挥中关村创新源头作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推出科技成果转化“火花”活动,让科技成果的拥有者和投资人、企业家共聚一堂,现场碰撞“火花”。

如今,中关村“火花”活动已是北京技术成果转化知名品牌。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正是组织开展、具体实施“火花”活动的幕后“推手”。

高频率举办、高质量推介是杨晓非为中关村“火花”活动制定的“双高”目标。

CAR-T细胞疗法的全称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该治疗方法使得很多原本陷入绝境、丧失生存机会的淋巴瘤患者重获新生。此前,该项目参加中关村“火花”活动,受到多家投资人和孵化器的青睐,很快就与某医疗专业基金签署2000万元投资意向,并获得昌平国际精准医学加速中心的入住邀约。

中关村“火花”活动已成功举办230余场,参会人员累计超过80万人,路演和推介项目超过800个,发动北京高校院所、医院、企业等协会会员单位超100家。

“北京作为我国人才资源最丰富、技术转移转化最活跃的地区,在培育技术经理人方面,人才、环境优势十分显著。”在杨晓非看来,深入推进技术经理人培养,需要开展多层次的专业领域培训,并且要对标国际,定位高端。

近年来,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先后与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展开合作,开启北京技术经理人国际化能力培养;与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GHIC)开展清华大学医疗健康“领航”计划;与跨国企业罗氏生物开展医疗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与北京友谊医院围绕生物医药领域技术转移从业人员需求和特点,开展专题高级研修班培训……

扩大国际“朋友圈”

2023年5月,“技术经理人协作网络”在中关村论坛技术经理人大会上发起成立,这是由全球技术经理人共同发起的常设的以公益性质为主的协作机制,旨在为国内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交流、对接、发展搭建有效平台。活动当天,杨晓非与Bruno Kessler基金会国际合作高级顾问、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国际合作首席顾问洛伦佐·冈佐博士分别代表中方、外方宣读《建立开放协作共享的技术经理人协作网络倡议书》。

谈到此事,杨晓非仍显兴奋:“技术经理人协作网络机制将聚集来自全球具有国际化视野、有突出影响力且处于一线、活跃状态的技术经理人,做到联动金融资本、孵化加速、科技研究等关键资源,就近提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并且推动技术经理人行业规范发展。”

目前,已有138名海内外知名技术经理人加入协作网络,其中中国成员123人,包含高等院校26人、科研院所19人、企业34人、医疗机构11人、投融资机构与孵化器14人、技术转移专业机构19人,海外成员15人。

杨晓非表示,接下来将推进技术经理人协作网络秘书处、专委会及网络中心建设,不断壮大被行业认可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并形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活动、会议和发行物,从而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作为应科创事业而生的新职业,技术经理人行业的建设之路任重道远。但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像杨晓非一样優秀的技术经理人在北京成长起来。中国科协发布的2022年“科创中国”技术经理人先锋榜中,共20名优秀技术经理人从全国上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其中北京技术经理人入选11名,占比55%,意味着北京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已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猜你喜欢
火花经理人中关村
持久的火花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互掐”中碰撞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