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的是饭,其实抓的是心

2024-05-12 14:02李菲
中关村 2024年4期
关键词:店家新疆

李菲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艾德莱斯,抓饭也如此。能抓住心的也许只有一次。像极了爱情。

如果当时我就知道,在库车那家小饭馆吃的是一生当中最地道、最攒劲的抓饭,那么我指定会细嚼慢咽、好好品尝,而不是急匆匆地大口吞下、只为果腹。

2020年十月末的一天。离开气派富丽的王府,脑海里仍残留着没能邂逅末代王妃的小遗憾。沿着门前主路热斯坦街,溜达着去和朋友会合。估计是景区辐射效应所致,加上路口正有几位身着或蓝或黑制服的执勤警察,停车处需步行十几分钟才到。

在闭门谢客的清真寺附近又磨蹭半天,时间已滑到三点多。置身祖国最西北的广袤土地,被朋友戏称为“口里人”的我早就入乡随俗,习惯了八九点的“早起”和一两点的午饭。可晚到这份上,尚属头一回。

偌大的美丽南疆,地广人稀,各市各县都离得远。想深度游,每天驱车至少五百公里。考虑到接下来尚需继续赶路,根本没有时间和地方饱餐。于是和朋友商量后,决定先垫垫肚子。“肚里有粮,心里不慌”嘛!这么一想,脑海里首当其冲蹦出的是抓饭。

再度折回城区已近四点。陌生之地,无从得知哪家最好,干脆就近搜索。胖子抓饭?就你吧!

对了,在地道的新疆语言中,只有抓饭,几乎没人说手抓饭。尽管标准的食用方式确实是手。考虑到咱真不如人家少数民族朋友能灵活运用五指团、抓、捏、送,因此店家一般都会贴心地在盘里搁把勺子。

文化差异如同西山之于天山、永定河之于塔里木河。

抓饭有严格的时辰限定,一般过了中午就不再提供。我们心里的忐忑在看到两扇仍大敞的店门时化为乌有。

七八张毫无修饰的长条桌整齐排成两列。前台摆着装有凉拌菜的大盆,可随意取用。这是店家的赠送,有时会换成解腻的酸奶或一碗清汤,搭配起来非常爽口。

一个大尼龙口袋瘫在角落。透过暗红色的丝丝缕缕,能看到里面横七竖八乱堆的萝卜。朋友说,新疆抓饭因南北地域差异,在食材和味道上略有不同。真是这样呢!记得去可可托海的路上,临时歇脚奇台。当时吃的抓饭里裹了十余粒鹰嘴豆,咬起来硬硬的。而到了南疆才知道黄萝卜必属标配。

饭很快上了桌,盛在大而浅的圆盘里。红棕色的羊腿、淡黄的萝卜条、金润润的米粒,卖相极佳。软烂咸鲜,细品还带一丝微甜。想多来一盘。“饭点都过了,这是最后一份羊腿抓饭。想吃,素的还有。”店主歉意地说。

算了,有遗憾才有牵挂。

最后两日返回乌鲁木齐。想最后再加深一下新疆印象,照例选择抓饭。附近环境不熟,靠导航寻得附近一家招牌上写有抓饭的烤肉馆。不巧,剩的几份刚被前面几位川音女客点了。“这是啥子啊?”“黄萝卜。”我隐隐觉得她们可能是不识货的。果不其然,离开时每人盘中都剩了很多,让店家极为光火。唉,明珠投暗。还不如换作我们,肯定不会辜负他的手艺和它的味道。

不甘、遗憾。次日中午特意赶早,果然得偿心愿。

抓饭刚出锅,冒着肉眼可见的热气。米不够油润,略硬。不过整体评价尚可。一水儿的粗条黄萝卜,很奢侈。返京那日,飞机轻盈地翱翔在雪白的云端之上。面对乏善可陈的航餐,自然涌起对抓饭的美好回忆,禁不住口舌生津。这份回忆飞越了几千公里,然后缓缓落在心底。

原本可以在京城吃到一盘克隆版的好抓饭。

新疆驻京办有一个地下的西域餐厅,很亲民。经常遇到一群穿着民族服装的人聚在这里,操着听不懂的语言说得正热烈。他们并不大手大脚,每人只是简单地来个拌面或抓饭,甚至几个烤包子、一个馕。家乡人的频繁打卡证实了其口味的正宗。可惜不知是考慮到消防安全还是盈利空间太小,吃了几年后它竟然关张了。我们只能继续寻饭。

巴州驻京联络处餐厅为何叫“金丝特”?感觉十三不搭。后来网上得知竟然是巴州的一处景点,蒙语是“凤凰头上的冠”。看来自诩见多识广的我还是孤陋寡闻了。

来得太早,没营业。进旁边土特产商店消磨时间,又去辨认摆在玻璃橱柜里的各式特色点心。有奶油、蜂蜜等口味的蛋糕;饼干和闻所未闻的巴哈力、巴哈拉瓦等。

精美的菜单沉得翻起来都费劲。前几页是图文并茂的十大必点推荐,有尉犁馕坑烤羊排、焉耆回民凉皮、且末红柳烤肉和静酸奶之类。与其说菜品,不如这些曾去过的地名让我陷入回忆,也平添了期待。

终于抓饭压轴上桌。温温的,也有切成小细条的红黄萝卜。比起新疆的豪气,饭只有可怜巴巴的一小坨。紫蓝相间的成套餐具惹眼锃亮,可惜难以增色。

随着时间流逝,对于抓饭的执念并未消除。特意远去南四环,尝试一家很火的抓饭。店面布置得京味十足,折扇在外墙上拼成漂亮的图案。砖茶和小菜照例担纲开场角色,静待大腕登台。“以后还是吃维吾尔族朋友做的吧!这家又贵,油也太多。简直就是油焖出来的一锅饭。”连城替我说出了真心话。

整理衣物时,发现一块包装都没打开的方巾。色彩绚烂,颇具民族特色,是2017年8月母子北疆游的“战果”。刚上车刘导就向每位游客赠送了见面礼。他年已半百,一口浓重的东北腔。橙、黄、蓝、白……扎染得五彩斑斓的艾德莱斯小绸巾被他托在黝黑的双手里,显得更加鲜艳。

那次纯玩团吃得相当丰富,也很有特色。比如在昌吉。翻越天山的数小时让大家又累又饿,拖着沉重的双腿进了路边一排大平房。窗外,过路的大车喇叭鸣响,呼啸驶过,带起的尘土四下弥散。我们在安静的室内吃到最正宗的拌面。不过,十几天下来,真没吃过一次抓饭。不知是安排疏忽了还是自愧不如,所以避战?

维吾尔语中,艾德莱斯是“飘逸、抽象”之意。在新疆和中亚一带,又被称为“布谷鸟的翅膀花”。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艾德莱斯,抓饭也如此。

能抓住心的也许只有一次。

像极了爱情。

猜你喜欢
店家新疆
走进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这样耿直的店家,请给我来一打
遇上了行家
多地查缴“牙签弩” 央视:仍有店家偷偷卖
秀才写招牌
新疆多怪
真正的iPhone4S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