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星”闫学晶:别跟父母讲道理

2024-05-12 14:02木子
中关村 2024年4期
关键词:讲道理孝顺母亲

木子

“希望全天下的年轻人都能多理解一下老人,只有他自己觉得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多一点关心、关爱和理解,希望全天下辛苦一辈子的老人都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闫学晶是国家一级演员,因出演电视剧《刘老根》中的“山杏”一角而被观众所熟知。最近,她在《春妮的周末时光》节目中,谈到自己年近五十对孝顺有了深刻的理解,以及与父母相处的切身感悟,在网上引发了一波热评。

不要改变父母的生活

闫学晶,1972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农村,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因成功塑造了电视剧《刘老根》中的“山杏”一角,她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后来闫学晶又陆续主演了《都市外乡人》《小姨多鹤》《女人当官》等电视剧,并获得第三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最佳女主角”等奖项。

随着事业的发展,闫学晶渐渐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两个弟弟的事业也做得风生水起。自然,他们回家看望父母的次数变得非常有限。

考虑到城里的生活条件毕竟比农村要好,姐弟几个决定,将父母从农村接到城里生活。为了让父母没有后顾之忧,闫学晶还做主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将地也给了亲戚。

因为两位老人不认识字,她特意腾出一个月时间来,一件件地教会父母使用智能家电。但凡听说过这事的,不管是曾经在农村的街坊邻居,还是搬到小区后的大爷大妈,都对闫学晶赞不绝口,羡慕老两口的福气。

几年后,父亲身患肺癌离世。原本想让老人进城安享晚年,但回忆父亲走之前那些日子,闫学晶认为自己彻底做错了:“我特别特别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把父母从农村接出来!我爸如果还在农村当村主任,他会很快乐。就是因为到了城里,对城里的生活不适应,他压力大了,然后看见儿女这么忙碌、这么累,他心疼,也跟着操心。他要在农村,会很省心,他只看到高兴的事。”

其实,同样的经历和感受,主持人撒贝宁也曾在访谈里提及。他认为,自己当初不应该把父母从老家武汉接到北京来。父母到了北京后,他才发现,自己与父母相聚的次数并没有变多,却让父母失去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

为此,闫学晶在节目里奉劝大家:“希望跟我一样有孝心的年轻人,孝顺老人真的是顺着他们,不要改变他们的生活。”

让他安心离世也是孝

2012年春天,闫学晶父亲突然身体不适,出现全身肿胀的病状,经医院确诊为肺癌。在专科医生的诊疗下,两个多月的化疗后,好歹控制住了病情。

闫学晶自责这些年忙着工作,忽略了父亲的身体,若早两年带他体检,病情也许不会如此严重。她决定趁着父亲病情还稳定,要好好陪陪他。

闫学晶给父亲买了一辆小汽车,鼓励他去考驾照。考虑到老两口从来没有出去玩过,她还带着父母去了三亚旅游,那时父亲因为放化疗,头发都掉光了,他戴了一顶帽子,跟着女儿,第一次见到了大海。

但不幸的是,闫学晶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父亲体内的癌细胞扩散了,短短几天就多处器官受感染。他已经无法自主呼吸,每天都要戴着氧气罩,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只能靠葡萄糖维生。

短短几天后,父亲的精气神就消耗殆尽。好几次,他都有气无力地抬起手指着氧气管,哀求闫学晶和老伴:“别救我了!不要花这个钱了,放我走吧,我真的太痛苦了……”

看着父亲痛苦的样子,闫学晶非常难受,巨大的思想斗争之后,她伸手拔掉了父亲的氧气管。正如医生所说,拔掉管子以后,几秒钟,人就没了。

然而放过父亲的她,却怎么都放不过自己:“那根管子是我亲手拔下来的啊!”至亲离世,痛得扎心刺骨,更何况,这过程,由自己亲手完成。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闫学晶每天在家以泪洗面。就算是面对媒体,她也难掩心中的愧疚之情。

“晶子,你这是减轻老闫的痛苦,让他安心离世,这也是孝,别自责……”

最终,是母亲这句劝慰的话让闫学晶慢慢走了出来。

尽管如此,在访谈节目中说起这段往事,闫学晶仍然泣不成声,但她对孝顺的理解,也因此更深了一层。

子女怎么总在教育父母

父亲去世后,闫学晶想着“就这一个老人了,要拼了命地对妈妈好”,给她最好的生活条件,物质上从不亏待她。

然而,母亲心情总是很低落,一直要求回农村生活,数落几个孩子不陪她,埋怨把村里的房子和地都给了亲戚。闫学晶特别不理解,觉得母亲就是“作”。

父亲不在了,房子留给母亲一个人住,找个保姆伺候着,她不同意;安排母亲去几个子女家轮流住,她也不干。好好的日子不好好过,为什么呢?

终于,母亲与闫学晶姐弟几个大吵了一次。争吵中,面对儿女们甩出来的一句句振振有词的劝说,母亲不出声了,眼神也直了。闫学晶当时就意识到不对了:“我瞬间就觉得我妈要自杀,我妈活不下去了,因为她孤独!”

老太太这么可怜,“还在这争什么呀,你都没顾及你妈老伴走了的感觉是什么,妈妈可能都活不下去了,自己却还在跟她讲道理,要求她活好”。

闫学晶当时就一把把母親抱住了,然后拉着一旁的弟弟跪下说:“妈,我错了,从今往后,我们不会再跟你讲道理。妈想上农村就上农村,想上谁家就上谁家,想干啥都行,只要是妈想干的事,我都支持!”

这时她忽然顿悟了:世上有一种孝顺,叫不与父母讲道理。只有收起道理、不耐烦和埋怨,你才能试着了解他们,才会换位替父母思考。家,是一个讲爱的地方,而不是讲道理的地方。

弟弟也一下明白了,哭着扇自己的嘴巴说:“我们太忙了,没顾及……”

闫学晶喝止了弟弟:“还在讲道理!妈妈原来一边带我们仨一边还要下地干活,怎么从来没说自己太忙了?子女怎么总在教育父母?这太不对了。”

父母老了,子女如何理解他们,如何与他们相处?应该说,闫学晶的这番感悟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让我们看看节目下的网友留言:“你说得我这个80岁的老人热泪盈眶,谢谢你说出了所有老人的心声。”“希望全天下的年轻人都能多理解一下老人,只有他自己觉得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多一点关心、关爱和理解,希望全天下辛苦一辈子的老人都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猜你喜欢
讲道理孝顺母亲
“讲道理”的面包
怎么跟孩子讲道理?
讲理的八大戒律
给母亲的信
孝顺
讲道理等
La cultura de la piedad fi lial en China
“孝顺”孩子
对不起,我所理解的孝顺就是与你为敌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