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演奏的艺术特征及技巧运用

2024-05-12 14:02张瑜
中关村 2024年4期
关键词:竹笛神韵演奏者

张瑜

作为一种传统的吹奏乐器,竹笛以其明亮、清脆和甜美的音色,丰富的表现力而广受社会大众的青睐。竹笛在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演奏艺术特征和表现力,要想演奏好竹笛,除了需要掌握其独特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外,也需要对其艺术特征进行准确把握,保证能够全面提高竹笛演奏的整体效果。

一、竹笛的发展

竹笛是一种采用竹子制作的吹奏乐器,整体构造简单,但是却具有丰富的演奏种类与内容,能够创造出动听、优美的乐曲,这是竹笛演奏的魅力所在。纵观竹笛的发展,可知其缘起于黄帝时期,由骨头制作的笛子完成了向竹笛方向的转变,使得当时的音乐艺术发展到了全新的阶段。自汉晋时期起,大一统发展局势逐渐趋于稳定,给竹笛演奏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空间,竹笛演奏体系逐渐成型。汉代时期的竹笛具备了初始的乐器形态,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之后的竹笛在尺寸、材料与形制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改变,力求展现出更纯粹的音质和清凉的音色,其间还形成了高音和低音不同的音色。唐宋时代之后,竹笛演奏规制逐渐趋于稳定,并且逐渐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演奏乐器。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受到“西学东渐”思想的影响,竹笛在发展阶段越来越多融合了西方艺术思想,加之南北方文化也逐渐趋于融合,使得竹笛文化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形成了差异化的流派。如北派典型代表是刘管乐、冯子存等,主要侧重梆笛演奏,善于控制吹奏中的气息,能够展现出刚劲、豪放的演奏风格;南派则主要是借助手指控制竹笛孔的变化来形成不同音效,可以展现出灵动、婉转的演奏风格,让人耳目一新。

二、竹笛演奏的艺术特征

(一)情感艺术特征

在现实生活当中,一般很难采用直接的话语描述和表达某些抽象的情感,但是却能够借助其他媒介与方式来进行间接表达,尤其是音乐艺术实际上就是一个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竹笛在演奏中就能够展现出非常强的情感艺术特性,如竹笛在戏剧演奏中能够用来对表演氛围进行渲染,这是因为竹笛演奏能够对表演人物内在情绪与思想进行有效表现,推动故事剧情有序发展,淋漓尽致展现剧本的文学内涵,引发观众情感共鸣,这实际上就是竹笛演奏的情感艺术特征体现。

(二)音色艺术特征

音色是决定不同器乐演奏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音色质量高低会对观众喜爱器乐演奏的程度产生直接影响。区别于其他器乐,竹笛演奏中使用的是由竹子制作的乐器,这使得其演奏艺术呈现出竹子材质的自然特征与属性,这种和植物之间连接构成的器乐具备了清脆的音色特征,使得其感染力与吸引力更为突出。或者说,基于竹子材质制作的竹笛乐器能够演奏出蕴含美感的音色。这是因为竹笛膜孔部位处贴了“笛膜”,之后使得表演者吹奏的气流在孔内进行来回传播,增强了声音穿透力,给予听众更为独特的听觉感受。这也就是广大听众在欣赏竹笛演奏的乐曲时能够一下子感受到“清新”“脱俗”的音色特征。特别是在竹笛竹管和笛膜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声音的共振,让竹笛发出愈发流畅、婉转、自然的声音,给听众带来回味无穷的感觉。

(三)神韵艺术特征

对任何一门音乐艺术而言,“神韵之美”都是需要重点强调的艺术特征之一。相较于单纯音乐,器乐具有更强的“神韵造就”功能。竹笛作为流传悠久,受众广泛的民族吹奏乐器,在演奏中通过单声部的旋律起伏进行作品演绎。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的音乐作品来说,竹笛具备天然的表演优势。这说明竹笛的神韵艺术契合于我国古典诗歌、古典音律,其中存在一定的相通性。或者说,竹笛本身在演奏阶段能够传达出动人心弦的音乐就是其良好艺术特征的具体表现,这就决定了“神韵美”是竹笛演奏中最为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能够结合古典作品的剖析来进行直观地表达。比如,《梅花三弄》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曲目,其赞颂的对象——梅花在传统意义上具备高雅、傲骨、清白等优秀特征。在竹笛乐器的演奏下,竹笛自身具备的神韵艺术与曲目中蕴含的赞美之情同频,更真切地展示梅花的品性特征。竹笛的神韵和梅花的风骨,在相互融合中愈加清晰,音乐也愈加高雅。同时,基于竹笛吹奏展现出来的“神韵之美”也使得听众在聆听阶段就能够感受到梅花迎春绽放、不畏严寒风霜的挺拔、傲然姿态,充分展示了竹笛本身具有非常强的神韵艺术表达能力和展现能力。

(四)风格艺术特征

我国是一个由众多民族共同构成的国家,不同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自身文化特征的艺术体系,有着多样化的乐器,也产生了大量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这些都是我国民族音乐体系的核心组成。不同乐器均有着不同的风格艺术特征,这就好比是乐器的标签,而竹笛乐器的风格艺术特征辨识度极高,已经在大众当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美”。从艺术表演的角度来看,竹笛演奏的风格美应当是曲目、竹笛、表演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令人陶醉的艺术享受是对相关作品曲目真情内在的准确表达。但是竹笛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流传发展当中也出现了一些流派的分别,这不免也就出現不同流派又有差异化的演奏技巧。例如,在北派竹笛的表演中,通常会给听众以豪迈、刚强、热烈的震动,但是在南派竹笛的表演中则是多会呈现出清幽、纯净、典雅的体悟。总体来看,不同地区的竹笛也都是个性十足的,从自身的角度给大众以音乐的欣赏,让听众感受到竹笛乐器的独特韵味与高超境界。

三、竹笛演奏的技巧运用

(一)准确把握乐曲真情实感

在竹笛演奏中,竹笛扮演着情感传递媒介的角色,它无法对思想情感进行直接表达,而需要借助竹笛演奏人员演奏来进行情感表达。因此,首先需要对演奏乐曲作品本身包含的内在真情实感进行准确把握。为了对竹笛演奏作品创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进行更好把握与表达,演奏者必须对有关音乐作品进行认真学习,对演奏乐曲作品包含的深层次情感进行深入剖析,能够做到感同身受,充分融入自身独特的演奏技巧与方法来对情感进行有效把握和表达,增强其情感的表达力和感染力。其次,乐曲表演前,演奏者要对乐曲的情感表达方法进行反复且深层次地体悟。不同的乐曲在编曲及节奏等方面差异明显,为更为准确地再现乐曲,演奏者要细细推敲每个音节,并从整体上把握乐曲的情感变化,同时也要对重要的节点和技巧位置强化训练。例如,在竹笛表演过程中,若乐曲传递的情感是细腻、委婉的,那么在表演时就要注重对弱音的多加控制。

(二)拓展竹笛乐曲联想空间

竹笛演奏艺术的抽象性特征比较突出,不同竹笛演奏者关于同一演奏作品可能会呈现出差异化的情感色彩和舞台表现。因此,在经过不同吹奏技术处理之后,同一曲目也会给人不同的联想空间。为了给广大听众带来最为理想的视听效果,演奏者应当根据受众群体、场地环境、外在因素等多方面内容,恰当地进行乐曲情感展示。立足于创作者的情感表达进行拓展与丰富,也让大众对作品的联想更加多元化,给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观赏感。同时,表演者在竹笛演奏期间还要注意立足于“情感”表达的刚柔性视角,通过对“音”的强弱进行合理控制来展现出独特的演奏风格,使得粗犷、细腻的演奏风格都能够在演奏中进行灵活自如地控制。通常而言,通过对竹笛乐曲演奏中的联想空间进行有效拓展,可以将曲目本有的演奏风格进行有效表达。

(三)基于音色处理表达情感

在竹笛乐器的演奏阶段,音色是影响情感体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演奏者传递给听众情感的关键载体。音色的有效处理直接决定了竹笛演奏者曲目的表演效果。所以,竹笛演奏中要注意巧妙应用音色来对情感进行表达。例如,对于情感表现强烈的竹笛演奏曲目,表演者就可以通过“松、厚、圆、亮”的音色把控,让音乐的展现更具刚性特点;对于情感表现侧重清幽、柔软的曲目,演奏者需要保证演奏出来的音色变得更加柔和,这样就可以展现出静腻、悠然等对应的思想情感。无论如何,音色本身不是保持固定不变的,而是展现出无穷变化的,每一次音乐变化实际上都可以展现出差异化的情感,可以使得听众能够切实感受到多样化情感和表达风格,保证最大程度提高竹笛演奏中情感表达能力。

(四)融合演奏人员内在情感

竹笛演奏不单单是进行音乐演奏,更是一種艺术表演活动,是再加工和再创造原作曲的过程。演奏者要结合自己演奏的作品及演奏意图等实际情况开展加工处理,在实际演奏中充分融合自身独特的真实感受与体会。或者说,竹笛演奏需要借助音乐来对特定情感进行有效传递,避免因为采取生硬情感表达方式而影响听众的实际感受和体会,保证借助竹笛演奏过程来自然流露出真情,让听众能够体会到竹笛演奏艺术的情感表达魅力。因此,竹笛演奏人员需要注重自我修养和演奏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对竹笛演奏自然、清脆的音色特征进行把握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演奏实际,灵活融入真实的个人情感,更好提高竹笛演奏的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竹笛演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情感艺术特征、音色艺术特征、神韵艺术特征和风格艺术特征几个方面。在竹笛演奏中,为了充分展现这些艺术特征,可以从准确把握乐曲真情实感入手,注重拓展竹笛乐曲联想空间,基于音色处理表达情感和融合演奏人员内在情感,力争不断提高演奏效果。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竹笛神韵演奏者
清远冲淡 神韵天然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My Mother
我的坚守
墨舞神韵
竹笛
石榴:秀美东方神韵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器乐演奏者艺术修养的重要性探析
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