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虎舞健身操开发与应用研究

2024-05-13 12:45陈恩泽黄爱銮邝国富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9期
关键词:开发应用

陈恩泽 黄爱銮 邝国富

要:虎舞是一项集武术、表演、音乐等元素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不适应时代发展正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为了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及传承发展虎舞文化,让虎舞穿上“新装”,真正“火”起来,故通过实地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提取虎舞的动作元素、音乐元素与健身操动作相融合,开发出简单易学、时尚新颖,且适合高校大学生身心特点的虎舞健身操进行应用推广。

关键词:虎舞;健身操;开发;应用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iger Dance calisthen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althy China

CHEN Enze  HUANG Ailuan*  KUANG Guofu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Hainan Tropical Ocean College, Sanya ,Hainan Province,572000 China)

Abstract: Tiger dance i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integrates martial arts, performance, music and other elements, but because it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s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 and inherit and develop tiger dance culture, and make tiger dance wear "new clothes" and really "fire", the action elements, music elements and aerobics movements of tiger dance are extracted by means of field examin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 and the tiger dance aerobics, which is simple and easy to learn, fashionable and novel, and suitable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pplied and popularized.

Key Words:Tiger dance;Aerobics;Development;Application

為了实现全民健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文简称《规划纲要》),使得我国体育健身事业又迎来了一个春天。但随着参与体育运动人数不断上升,运动场地与设施的短缺制约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使之陷入瓶颈。特别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学校体育改革施策[1],提出“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之后,学校体育就出现了“场地器材少,人多练不了”等问题。可见,在全民健康大背景下,开发虎舞健身操,并在海南各地区校园内外进行应用推广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既能够使虎舞这一非遗文化迅速融入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当中,又能够符合时代发展及社会需求,也是落实《规划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2]的要求。

1 虎舞简介

1.1虎舞的起源与发展

舞虎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的军事家冼夫人而举行的一项民俗活动,虎舞主要是在海南军坡节期间进行,活动内容为模仿冼夫人当年出军打仗的仪式活动,“装军”巡游乡村。舞虎作为海南军坡节最隆重的环节之一,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活动中,舞虎所到之处热闹无比。但随着时代发展与科学的进步,具有神秘宗教色彩的虎舞文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并慢慢衰退,如今虎舞保存比较完整的只有三江镇的罗梧村。为了传承发展该项活动,海南省政府联合民间艺人逐渐将虎舞转型发展成为一项集体育、庆典、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项目,并作为当地节日、庆典的表演活动内容,同时通过申报2009年虎舞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多年来,经过人们共同努力,虎舞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虎舞的传承与发展依然严峻。因此,要想让虎舞像非遗专家说的那样,“活在当下,火在民间”,最重要的一招就是对其进行创新与合理利用,使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重新对接上,让它作为一种“活文化”由人去传承与延续。

1.2虎舞活动过程

一支虎舞队由20至40人组成,至少由两只老虎组成,雌虎和雄虎各一只。每只虎由两个人组成,分别扮演虎头和虎尾,除了扮演老虎外,分别还有扮演土地公、土地婆、兵勇、旗手和乐队等人员。虎舞主要以布阵、舞虎、老虎、驯虎呈祥、人虎和睦共处和摘青六部分组成。

布阵:所有人员上场后,先向冼夫人神躯鞠躬参拜,之后根据表演需求站好各自的队形。

舞虎:以老虎表演叩首、翻腾、跳跃、凌空、摇头、摆尾、舔尾、舔脚等动作组成。

老虎:土地公和土地婆亲昵相互嬉笑打闹,任意地捉弄老虎,并跟着老虎一起玩耍,表现出一幅欢乐祥和的景象。

驯虎呈祥:以武术表演为主,兵勇们在鼓乐声中逐一上场表演拳术、刀、枪、剑、棍等套路,接着逐一与老虎对打。

人虎和睦共处:驯服老虎们后,老虎们与兵勇们一起嬉戏打闹,展现出人与动物的和谐状态。

摘青:兵勇与老虎们叠起罗汉,然后老虎通过跳跃,用口把衔“青”摘下来。

虎舞表演寓意着驱邪迎祥、体现出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同时展现出了人与动物和谐状态,传递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理念。

2 虎舞健身操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2.1虎舞健身操開发符合遗产法的相关规定

为了广泛的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好的开展。2011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下文简称《非遗法》),这一《非遗法》的实施不仅使我国非遗文化保护工作逐步迈向科学化、规范化与具体化,而且使保护工作由摸索式向依法保护转变。《非遗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3],这为本文合理开发利用虎舞文化提供了法律保护。此外2016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就明确提出“挖掘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发挥区域特色文化遗产作用”,也同样为虎舞健身操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2.2虎舞与操类动作融合的可行性

武术博大精深,它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为了更好的推广武术运动项目,充分发挥武术的精神教育及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2010年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牵头,组建了以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吕韶钧教授和广播操、健美操专家马鸿韬老师为主的一支团队,共同创编了《功夫青春》和《雏鹰展翅》等多套武术健身操在全国校园内进行推广。武术健身操是以长拳基本动作和运动风格为基础,汲取了太极拳、少林拳、南拳和健身气功等多种技术元素,按照健身操和广播操的运动方法和活动规律,经过创新改造和编排设计后,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项新颖运动项目。而我们的虎舞以武术动作为主,其动作包括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和腿法等,并且也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一项活动项目,因此,把虎舞开发成为虎舞健身操这一举动是可行的。虽然虎舞和健身操、广播操的动作内涵及艺术风格有些不同,但它们之间有许多共性[4]。第一,它们都能起到休闲娱乐、强身健体及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第二,它们都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都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做走、跑、跳等各种身体动作;第三,它们都是用身体动作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需求。

3 高校虎舞健身操开发与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3.1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现场走访发现,目前我国许多学校武术课教学内容依旧以长拳、初级剑术和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等项目为主,不管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上没有实质性地创新,这使得校园内的体育课处于低迷状态,许多学校体育课堂上出现学生不够活跃等现象。因此,开发出适合高校大学生身心特点的虎舞健身操进行应用推广是非常有必要的[5]。第一,它可以有效的补充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形成“一校一拳”,且能满足学生求奇、求异和求新的心理特点;第二,虎舞健身操既不同于竞技体育与艺术项目,对练习者身体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它可以适合我们校园内的所有学生;第三,虎舞健身操是体育和美育的结合,通过全面推广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还能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3.2缓解学校体育设施短缺及节约体育锻炼支出

随着全民健身及健康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之后,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开始不断提高,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不断增多,使得本来就紧张的运动场地设施更加不足[6]。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在积极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但在短期内要全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场地器材的需求是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海南一些贫困山区校园内,体育设施更是校园内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短板。因此,虎舞健身操是一项经济实惠、“接地气”的健身运动项目。它简单易学、易于推广、可以适合不同人群参与,同时它也不需要特殊的运动场地与器材,只需要一台音乐播放器和一块空场地即可因地制宜地广泛开展,最大程度地节约地方体育锻炼支出,保证校园体育活动健康发展。

3.3为我国其它民俗项目传承发展提供新思路及方法借鉴

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劳动当中创造了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舞蹈及民俗体育活动项目。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与虎舞一样的民俗活动项目由于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及缺乏挖掘整理而独处深闺,无人问津。例如:平安舞和赶狗归坡等。因此,为了使这些传统项目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就必须为之找到一条既能适应时代发展,又能满足人们需求及实现自身存在价值的传承发展道路。那么通过本文研究,将为民俗传统项目的挖掘、整理和开发提供新思路及方法借鉴。

3.4培养虎舞后备人才及传承发展虎舞文化

虎舞自开创以来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不断的改变,虎舞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并逐渐脱离人们的生活视野,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因此,将虎舞打造成为健身运动项目并在校园内进行广泛推广,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及审美情趣,而且可以迅速提高虎舞活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这对培养虎舞后备人才及传承发展虎舞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 虎舞健身操开发过程与步骤

4.1收集虎舞健身操动作元素

为了能开发出优秀的虎舞健身操,一要围绕研究内容,大量查阅有关武术、广播操及健美操等基础知识及关于项目动作开发的文献资料,并深入到三江虎舞起源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收集虎舞表演中布阵、舞虎、老虎、驯虎呈祥、人虎和睦共处和摘青等动作元素;二要访谈虎舞项目传承人及省内外武术和健身操等方面的专家,为虎舞健身操开发提供新思路和方法策略。

4.2提炼虎舞健身操动作素材

对虎舞的动作元素进行梳理,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颖且符合时代特征的动作元素,这类动作元素可以直接提取融入到虎舞健身操动作开发当中;另一类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但又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或者只有上肢手型或者只有下肢步伐的动作元素,这类动作元素是不能直接提取融入到动作开发当中,那么为了便于使用此类动作,我们可以把它与健身操的基本动作融合在一起,开发成为一个全新的动作素材。但无论我们如何调整、改编、简化或者转换动作,一定要使虎舞的动作元素与健身操动作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4.3根据开发目的意义,构建项目开发基本原则

为了传承虎舞文化及为大众提供简单易学、时尚新颖和独具特色的运动项目,我们在开发虎舞健身操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三点原则:第一,在尊重历史、保护原真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充分挖掘虎舞的体态、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元素融入到套路动作开发当中;第二,在开发虎舞健身操时,既要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动作元素,又要提取时尚新颖、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动作融合到套路动作开发当中,这样开发出来的虎舞健身操,才能既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又突出浓郁的民族韵味与特色;第三,所开发的动作既要考虑简单易学、形式多样,又要注意安全有效,使动作适合一般体质或者体质比较弱的人群参与,让参与者通过练习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休闲娱乐。

4.4构思虎舞健身操全套动作

虎舞健身操全套动作的整体构思,是开发者在明确开发目的意义的情况下,对开发动作的内容、顺序、数量、节奏、组合之间的前后衔接等问题进行整体设计,初步形成全套动作框架通过整体构思,全套虎舞健身操套路动作的开发应该从简单到复杂,内容可涉及头颈、胸肩、上肢、腰髋、腹背、下肢等身体部位。全套虎舞健身操动作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开始部分,内容主要以伸展动作为主;第二部分是基本部分,也是整套动作的核心,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虎舞的体态、手型及标志性的动作元素融入到套路动作开发当中;第三部分是结束部分,内容以拉伸动作为主。

4.5制作虎舞健身操音乐

完成虎舞健身操的各部分动作开发之后,接着要编写虎舞健身操音乐谱,制作虎舞健身操音樂。笔者认为,虎舞健身操的音乐应保留以虎舞传统伴奏乐器唢呐、大锣、小镲等元素为主旋律的基础上,融入武术和健身操音乐作为节奏点。使虎舞健身操音乐既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又有强劲有力的旋律特点,做到原生态音乐和现代音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4.6完成全套虎舞健身操开发,并整体修饰加工

完成全套虎舞健身操动作及音乐开发之后,我们只要将动作与相应的音乐节拍相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完成全套动作的初稿了。但是为使虎舞健身操动作更加完善及科学合理,一要对虎舞健身操动作进行査缺补漏,修饰每一个动作的姿态和细节;二要全方位审视音乐的节奏、风格、情绪与动作是否相吻合;三要注意各部分与各组合之间的连接是否流畅自然、协调一致。对于不流畅的地方,要适当进行修改或替换。总之,通过整体修饰加工,要使虎舞健身操的动作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要突出民俗特色,又要彰显虎舞健身操动作的新颖性与美感,使其更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4.7邀请专家指点评价,根据意见修善

为了保证虎舞健身操动作符合人体机能活动规律,首先挑选30-40名学生进行虎舞健身操学习,并对其运动前后心率变化进行测试;其次邀请专家观看虎舞健身操展演,并对虎舞健身操的动作内容、音乐编排、运动负荷、音乐与动作配合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和专家意见,对虎舞健身操进行修善进而形成终稿。

5虎舞健身操在高校应用推广措施

5.1开设虎舞健身操课程

将虎舞健身操纳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及全校文化素质选修课当中,同时制定虎舞健身操的课程信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时分配、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等相关文件,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系统地学习虎舞健身操。

5.2广泛开展虎舞健身操各类活动

在校园内成立虎舞健身操社团、虎舞健身操协会和虎舞健身操俱乐部等,并定期举行虎舞健身操培训、表演、竞赛等各类活动,不断提高虎舞健身操在校园内的影响力。通过社团活动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虎舞健身操中,进而培养出一批虎舞健身操骨干,让这批骨干在校园内普及推广虎舞健身操。

5.3宣传推广虎舞健身操文化

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宣传栏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泛宣传虎舞健身操的知识,提高学生对虎舞健身操的认知度和兴趣,同时定期邀请虎舞相关专家举办虎舞知识讲座,使高校大学生认识到虎舞健身操的健心、健身、美学和社交娱乐等有益的价值,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虎舞健身操活动的热情。

5.4加强虎舞健身操师资培训

虎舞健身操是一项新开发项目,想要广泛的在校园内应用推广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队伍是虎舞健身操开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增强虎舞健身操教学水平,我们要组织教师进行虎舞健身操理论和技术动作的培训,并定期开展虎舞健身操教研会等,进而保障虎舞健身操顺利开展,并取得好的应用效果。

5.5设立虎舞健身操专项资金

不管任何一项活动想要广泛开展,活动资金是最基本的保障。因此,学校要划出一块经费用于购买虎舞健身操设备、举办虎舞健身操比赛和活动,以确保虎舞健身操各项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5.6编写虎舞健身操教材

鼓励教师编写适合高校大学生的虎舞健身操教材,以便于规范虎舞健身操教学内容和动作标准;为教师提供教学依据;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锻炼方法。

6 结语

6.1结论

虎舞健身操的开发是非遗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它既可以解决非遗文化整合、改造等一系列难题,又可以使非遗文化与时俱进,并发挥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也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创新提供新思路与方法。特别是后奥运时期,竞技体育逐步向大众体育转型,人民对体育项目的需求不断多样化和大众化。因此,特色体育项目的开发将是我国今后群众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6.2建议

由省政府牵头,各市县文化馆、教育部门及高等学校通力合作,共同抽调相关的科研人员及虎舞传承人组成专门的科研队伍,对虎舞健身操开发和应用推广等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选派各个市县大中小学教师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学习虎舞健身操,并将它在大中小学校园内及中老年广场上广泛推广普及,真正解决我国现阶段非遗文化进入校园难及场地设施短缺等问题,真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普及全民健身运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学校体育改革施策(一).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2018.02.016

[2]“人民太极”平台启动 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健康中国[EB/OL].(2019-04-01)[2023-11-02].https://www.sohu.com/a/305265731_498674

[3]非遗法制宣传 |《非遗法》解读(三十七):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规定[EB/OL].(2018-07-16)[2023-11-02].https://www.sohu.com/a/241566961_100007546

[4]倪雨囡.武术操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身心健康影響的实验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2023.

[5]马茂森,杨玲.拉斯韦尔模式下民族传统体育进高校的推广路径研究[J].体育科技,2020,41(2):71-72,75.

[6]戚跃,解煜,张天赐.皖北民俗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 2023, 38 (11): 12-15,20.

猜你喜欢
开发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