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交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初探
——以浙江省交科院为例

2024-05-16 05:12楼晓洁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4年5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浙江省资产

楼晓洁

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浙江·杭州

交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可以为科学实验提供物质保障,做好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可以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减少行政运行成本,对单位财务资产管理进行合理规范,保证科研工作全面开展。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交通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帮助科研单位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一、浙江省交科院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浙江省交科院是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直属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分科研、经营两大板块,以“一体两翼、双轮驱动”模式发展,在战略规划政策、智慧交通(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通用航空发展、轨道交通发展、公路水运技术创新研究、运输与绿色安全发展研究、工程技术审查评估、产业发展与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全院员工1000多人,拥有6大省部级科研平台。目前全院资产原值4亿,房产原值为2亿,占比50%,主要分两个园区,一个在青山湖科技城,占地42亩,5幢试验检测及办公楼;另一个在大龙驹坞占地60亩,6幢科研及办公楼。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1945项,原值为1.76亿,占比44%。车辆和办公家具等256件,0.05亿,占比第三。浙江省交科院国有资产管理,是对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清查、处置、核算等的全过程管理。其主要目标是建立和健全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推进资产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和促进省交科院事业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1.管理体系

浙江省交科院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领导机构,由省交科院书记任组长。主要职责为:贯彻执行国有及上级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监督全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研究制订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统筹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等工作;审议国有资产管理重大事项。

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务部,由财务部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制订院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负责组织院层面资产清查、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工作;负责全院资产信息管理和资产统计报告工作;指导、监督下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2.职责分工

浙江省交科院国有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相互协作”的管理机制。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国有资产的统一领导管理,财务审计部负责管理货币性资产,科研管理部负责管理科研仪器设备,党政办公室负责管理除科研仪器设备外其余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院属各部门、所、中心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二级管理单位,负责本部门归口资产的日常管理。

3.资产管理制度

根据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68号)、《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浙财资产〔2022〕160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浙江省交科院实际情况,由财务部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由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专项管理办法。相继出台了《省交科院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交科院业务用车管理办法》《省交科院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根据这些管理制度,促使浙江省交科院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清查、处置、核算等全过程管理的良性循环,保持资产良好的运行状态,增强使用部门的责任意识,杜绝出现小问题拖成大问题、老问题拖成新问题、隐问题拖成显问题。随着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国有资产的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4.搭建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浙江省交科院主要的信息系统是国家统一要求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产云”,但目前省财政厅要求采用的“资产云”系统,主要用于打通预算一体化、政采云、财务云、网拍云,实现省厅5大系统互联互通,成为资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推动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流程全优化和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从而实现全院外部流程管理的最优化。但浙江省交科院有两个园区,资产管理分部门分级管理,内部之前的资产调度、闲置资产有效协调,以及实现要求的办公资产个人化,这套“资产云”系统还无法实现,从而根据自身需要和特点,开发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解决上述内部资产管理的问题。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1.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难落实

浙江省交科院资产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缺乏细化管控,如采购、设备验收、资产盘点等管控制度。比如未建立资产盘点制度细则、不落实盘点要求,造成了账实不符的现象。浙江省交科院2017年对全院资产进行大盘查,发现仓库中存放报废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有56台,一直未做报废处置,账实不符。这足以说明资产细化管控缺失或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资产全过程管理有不利的影响。同时浙江省交科院缺乏内部监督机制,只有归属办公室内的院纪委,但针对国有资产内部监督较少,尤其对资产管理和资产使用的审查,没有掌握本单位国有资产的真实状况。每年通过“资产云”上报资产报表时,上级部门仅限于系统数据汇总上报,对下属单位的国有资产报表和资产状况的监管不足,外部监督往往流于形式。

2.资产管理机制不明晰

浙江省交科院资产管理职责挂靠财务部,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对于资产管理有效性和真实性而言,监督和实操都在一个部门,是不利于资产管理的。虽然目前已经通过职责再分配的形式,通过各职能处室(各科研所、中心)专项不专职进行资产管理,各职能处室派员参与管理机制,但这种模式下资产管理员对资产管理制度很难投入精力去研究,更不用说以专业的态度和水平去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目标仅限于不丢失。同时由于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也无法满足国有资产管理专业性要求。同时浙江省交科院对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及效果未设细化量化考核指标,未与个人考核及项目申报挂钩,导致资产购置贪大、求全、求新。

3.资产使用效率低,未建立设备管理平台

浙江省交科院内各科研所单独购置各自的科研设备,也有以科研项目组为单位进行设备购置,造成一些基础性科研仪器重复购置,以及一些专用仪器设备使用频率低。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设备信息共享平台,科研管理部无法统筹、协调资产管理以提升内部设备使用效率。如能建立实验室及检测中心设备的名称、数量、作用、使用方法、维护方法、管理人、使用状况等信息数据,就能大大降低内部设备的闲置率,从而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

4.资产管理手段滞后并且信息化管理落后

浙江省交科院虽然内部有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但系统涵盖范围只限于固定资产管理,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在建工程等模块还没有建立;信息化管理相对单一,无法保障资产信息数据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也无法真正便捷有效地服务于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同时内部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和浙江省财政“资产云”目前无法实现数据信息的互联和转换,无法支撑国有资产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四、改进措施

1.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细化量化流程管理

建立由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财务副院长牵头,各职能部门专人配合,成立院固定资产流程制度专班。对国有资产管理重难点进行梳理,管理过程如何记录保存,如何细化量化,每月一次专班进行问题汇总讨论,落实管理流程搭建和制度编写。国有资产制度体系从采购、验收、日常管理到报废处置的全流程管理,建立资产制度体系及功能框架,使得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环环相扣,每个环节责任到人。同时根据浙江省财政厅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办法,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出台兼具实用性、有效性和操作性的资产管理制度。

2.配备专职人员,建立清晰明了的资产管理机制

各职能部门应配置专职资产管理员,建立资产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学习培训,增强资产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及责任意识。加强制度宣贯和资产管理系统培训,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树立资产管理人人有责的理念。进一步健全资产管理责任体系,完善资产管理考核体系,促使资产管理政策落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及效果。如将资产管理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对注重合理使用、维护和保养管辖内资产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平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更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了解全院国有资产的闲置、调剂等具体情况。比如在某个职能部门申请配置资产时,系统会首先筛选院内同类型的闲置资产进行调剂,大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同时进一步梳理大型科研仪器及系统参数,对于3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按上级部门要求积极外挂官网,同步寻求本院所需的大型设备共享信息。同时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加强专用设备的规范性操作和保养,尤其是科研精密仪器,防范因设备过度耗损而破坏仪器的精准度和使用效果。

4.积极推进资产数字化改革构建信息平台

通过招标方式,聘请专业公司为浙江省交科院独立开发“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将原本单一管理固定资产扩大为全面覆盖院资产类型,如在建工程、对外投资、无形资产等,使其覆盖资产管理每个环节,具体细化到每个资产、每个岗位,授权不同岗位不同的使用权限,全面、准确、实时地掌握所有资产的具体情况,实现资产全过程动态管理。如通过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查询个人工作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离职或调岗时通过该系统进行退库或调整等服务。同时定期升级系统平台功能,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比如对资产卡片增加二维码扫码技术,通过扫描就直接掌握资产的相关信息,包括资产价值、购置日期、使用部门、存放地址等。

5.强化内外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资产监管,岗位落实在院纪委,加强监督力量。同时每年对专职资产管理员进行考核,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院纪委定期或不定期对国有资产进行全过程跟踪,参与设备的验收和盘点,深入了解资产管理,从而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同时发挥第三方监督力量,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从而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如进行往来款专项审计,确保3年以上应收款及时回收,对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确实无法回收的,进行账务处理,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核销或者坏账等申报工作。通过内外部监管,找到资产管理漏洞和死角,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从而确保资产管理的全过程管控不断落地细化,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结语

资产管理工作有其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在科研事业单位显得更为突出。随着数字化发展,资产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很大变化,也带来了资产管理理念的革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赋能资产管理,如何推进资产管理的流程化和标准化建设,将成为新形势下的新课题。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浙江省资产
《初心》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