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童声合唱的“情感表达”教学研究

2024-05-17 12:48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小学集团翻身小学叶燕好
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童声情感表达歌唱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小学(集团)翻身小学 叶燕好

素质教育注重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力培养教育、人格发展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着重点在于以人为本从内向外,“学生为本,面向人人”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走进童声合唱的世界。童声合唱既能引领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又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得到美的熏陶,是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为提升教师的合唱素养,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许多国家、城市和学校越来越重视,每年都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教授亲自指导训练。经专家教授指导的作品,学生们演唱出来的效果令我们赞不绝口。

其实歌唱的方法教师们都会,但是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交往互动。在训练童声合唱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更贴切学生的教学方法,让语言更加儿童化,使学生领悟得更快,从而唱出动听、美好的童声。通过这几年的观摩学习,笔者发现,合唱专家们在训练童声合唱时,通过贴切的语言和极富想象力的事物来调动学生们的情绪,调整歌唱的状态,学生们甚是喜欢。同时,我也注意到,合唱专家们在童声合唱训练中,更注重情感的渗入。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对于队伍建设,笔者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实践。

一、明确歌唱艺术的理念

著名音乐指挥家娅伦·格日勒曾指出,歌唱的声音和老师的理念都与审美相关,一个教师的理念审美是怎么样的,学生唱出来的声音就会怎么样。音乐是人类情感体验的表现,当我们失落难过的时候,会选择旋律平缓、安静的音乐来舒缓内心;当我们快乐激动的时候,会选择节奏欢快、明朗的音乐来表现情绪。而童声合唱艺术是通过人们的声音来传达内心的喜怒哀乐,这种声音的变化和演唱者本身的思想情绪密切相关。若只是单纯地演唱声音技巧,只会让听者觉得千人一面,所以,当我们拿到一首作品,要注重研究如何让学生演唱出纯真、优美、动听的声音,表达内心的真挚情感。

1.注重对作品的分析和情感的表达

学唱作品讲究方法。拿到一首作品,首先要欣赏歌词,通过歌词我们可以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歌词和诗歌散文一样,都具有一定的韵律感,我们用歌唱的状态对歌词反复朗读,合理分析歌词中的内容,这样有利于领悟作品的情感。其次,每一首合唱作品的思想内涵和风格都不一样,有的铿锵有力,有的优美动人,所以选定一首作品时,先准确地体会词作者的用意以及思想感情,再把这种思想感情传递给学生。如歌曲《送别》,是我国最早的学堂乐歌之一,歌词诗情画意,“晚风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配合返璞归真的曲调,加深了离情别恋的魂牵梦萦,曲调婉转流畅,令缠绵在怀的离别之情呼之欲出。因此在演唱时要注意:领唱声音要圆润清甜,情不可太强;合唱时要轻声地进入,领唱的感情才能得到延续;小段合唱不唱歌词,以逐句递减微弱,反映出此时已是余音绕梁之境,令离情尽在不言中。通过对歌曲的细致分析,领悟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如果演唱时歌手犹犹豫豫地说出作品的内容,没有清晰的表达思路、准确的语速及情感的变化,那么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

2.影响情感表达的重要因素——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心理的建筑工程师”。我们对歌曲的中心思想与情感进行分析后,最重要的还要有自信心去表达。我国著名歌唱家柳石明教授说过:“在台上要自信地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演绎出来,大胆地与观众交流,不可以盲目地自己唱自己听,要和观众进行交流。演唱的时候犹如和观众讲故事,讲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这样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只是有些学生不敢面对面和观众交流。”柳教授还强调,歌唱要大胆地面对观众,演唱就是你给观众一样东西,观众回给你一样东西。为你鼓掌,这就是观众给你的回报,观众聚精会神地听进去了,对你来说更是一个比鼓掌还要强烈的信息,你从他那又得到了一样东西,你再回给他一个更好的声音、更好的表现力,于是就这样交流起来。歌唱中的自信心就是要相信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勇气,让自己保持积极的歌唱状态。

二、童声合唱中和谐统一的“声”与“情”

周萌昌教授指出:“我一直觉得童声合唱特别有魅力,音色的稚嫩、歌唱的自然、声音的纯度,没有什么人的歌唱能和他们相比”。童声合唱中重视以情带声的歌唱是既理想又完美的,再高超的技艺,缺少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也只是停留在耳朵里,打动不了人心。因此,在童声合唱训练中要重视“声”与“情”的结合,尽量做到和谐统一。在合唱训练中笔者是这样做的:

1.全面掌握适合学生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因材施教

新课标下的学生观认为,每一位孩子都是发展中的个体,因此要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发声方法进行声音训练。

一是要拥有良好的呼吸状态。抓住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喜欢模仿的特点,在训练的时候,我会让学生站端正、脚生根,想象着闻花香,想象自己遇到各种场景—惊讶、恐怖、神秘,来训练歌唱的状态。我深知良好的呼吸状态是练好声的第一步。

二是要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在合唱训练中我是这样做的:练习三步操,第一步,把呼吸训练好,是声音练习的进步规律。正确的发声要和正确的呼吸一同进行,无论是我们说话或唱歌的时候,气息都是声音的重要保证。有了正确的唱歌姿势和状态后,再进行呼吸训练。无音高的呼吸训练—慢吸慢呼法;快吸快呼法;快吸慢呼法。有音高的呼吸训练—断音练习;长音练习;连音练习。合唱呼吸—整体呼吸;声部呼吸;循环呼吸;等等。采用不同的呼吸方法进行训练,让参训学员的声音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第二步,重视使用头声发声。童声没有经过训练,或者童声合唱团没有坚持以“头音发声”进行训练,学生们在演唱时就会显得格外起劲,多而白的喉音和高音喊叫声都会出现。这种声音,在合唱中既不和谐,又有害于学生们稚嫩的声带。我始终坚持“响而不燥、淡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的十六字诀来要求自己的队伍,“用什么样的声音去唱”“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情绪去唱”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步,让学生在歌声中产生共鸣。笔者通过哼唱弱音帮助学生们找到共鸣的感觉。哼唱也容易获得高音位置,特别是对于高音位置领悟不到的同学,通过哼唱最容易找到共鸣。对于童声合唱艺术来说,要想获得好的音质是重要的一环,而不是追求音量;弱声哼唱,把弱声练得炉火纯青,能真正掌握“唱得有节制”的技巧。

2.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推动演唱者的积极情绪的发挥,对歌唱起到促进作用。

第一,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对症下药。在平时的训练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歌唱中积极调节发声状态,从心理上消除害怕的紧张因素,让生理上的肌肉松弛下来,情绪更放松、更兴奋。在演唱时,可能会出现意外的失误,告诉学生不必过于紧张,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注意力继续演唱,把画面感呈现在脑海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景中去演绎作品。演唱时的深情投入,能把紧张的心理抛到九霄云外,以至于把真实的层次发挥到极致。

第二,扎实打好基本功。一切从基础做起,基本功扎实了,基础才能打得牢,才能唱得好。平时要多听自己唱歌的录音,找出自己的不足,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认真研究每一个问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一定要做好笔记,记录唱歌时要注意的问题、讲解的知识,课后要温习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每堂课要更新所学知识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三、结语

排练童声合唱的过程是幸福而艰辛的。学者的天职就是思考,作为学者,我们要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并且把自己的思考提出来和大家分享,传递给学生们。强调“声情并茂”的重要性,是我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始终思考和重视的问题。声和情,是主题和灵魂的关系,是一切歌唱的基础。童声是多么美的艺术,这“美的艺术”就是要把握好演唱中的声和情。最动听的唱腔,不是炫耀自己的唱功,而是发自内心地拥抱自己的内心。笔者保持学生本身具有的音色和真挚的情感,将生动纯粹的艺术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与他们的心灵产生共鸣,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情感。

猜你喜欢
童声情感表达歌唱
童声飞扬
夏 天(童声合唱)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浅析材料在绘画中意义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