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

1984-11-01 04:08张宗平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6期
关键词:粮食农民生产

张宗平

新中国诞生的前夕,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经预言:中国永远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只有靠美国的面粉,即是说变为美国的殖民地,才有出路。

新中国诞生三十四年了,历史已经作了最有说服力的回答: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初步解决了吃饭问题。

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都在注视着我国,因为以占世界7%的耕地,竟养活了占近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那么,奇迹是怎样出现的呢?

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我国是个农业古国。但是,旧中国的农业生产却十分落后,根本原因就是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竟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的雇农、贫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地主和富农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残酷地剥削农民,过着不劳而获、奢侈淫逸的生活,亿万农民终年辛劳,反而不得温饱,甚至卖儿卖女。农民完全没有生产的积极性,也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新中国诞生前后,党和政府先后在老解放区和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最大最彻底的生产关系变革。亿万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的热情迸发出来。新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1950年到1952年的三年中,我国粮食产量每年递增13.1%。接着,党又领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合作化的道路,使粮食生产得到继续发展。到195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3,855亿斤,比1949年增长70%。

靠天吃饭的时代过去了

几千年来,我国农业一直是靠天吃饭,在自然灾害面前,只能“听天由命”,没有抵御的能力。加上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腐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前两千多年中,我国共发生水旱灾害3,140次,几乎每次都是赤地千里,饿殍遍地。人们为了活命,吃野草、吃树皮、吃观音土,甚至人吃人。

解放后,党和政府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组织亿万农民开展了农田基本建设。国家还建立了治水机构,进行了大量的水文、规划、勘察、设计、科研、建设和管理工作。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我国已初步控制了一般洪水灾害;农田灌溉面积由解放初期的2.38亿亩,扩大到近7亿亩,全年灌溉面积上的粮食产量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二。由于多年修建的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因而大大减轻了灾害。198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400多亿斤,1981年达到6,500多亿斤,两个大灾之年均获得丰收。

插上科学的翅膀

旧中国的农业生产,老牛拉犁,耕作落后,品种退化,所以产量很低。为了用新技术改造农业,三十多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教育、科学技术事业。现在,全旧中国农民张玉云卖女契国地区以上的农业科研院所达650多个,拥有近三万科技专门人员。高等农业院校在校学生比解放初期增长近四倍,中等农业学校在校学生比建国初期增长近五倍。三十多年来,高、中等农业院校共培养了一百万余名农业科技人才。在县社建立起了近三方个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总结推广农业技术、繁殖引进优良品种、普及科学知识中起了重大作用。在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县建立了国营良种场,拥有种子基地200多万公顷。全国已有1,600多个地区和县建立了病虫测报站,初步形成了病虫测报网。

二是用先进技术装备农业。现在我国农村已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1万多台,手扶拖拉机230多万台,农用载重汽车20多万辆,农村机械总动力达到2.2亿多万马力,平均每亩耕地用电量已超过19度。

三是培育和推广良种。1973年我国首先在世界上育成强大优势的杂交水稻,随后又解决了制种技术。1976年至1980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累计达25,000万亩,增产粮食200多亿斤,平均亩产比其他良种增产100多斤。1983年南方十三个省市种植的杂交稻,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1.8%,而产量却占水稻总产的28%。

四是开展全国性的土壤普查。我国先后进行了两次土壤普查,不仅摸清了土壤资源,而且摸清了土壤质量,为土壤改良,因土施肥,因土种植,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一系列的科学依据。不少地方充分利用土壤普查成果,促进粮食增长。如广西自治区1980年应用土壤普查成果,因土施肥,选育优良品种,全区1981年上半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1.2%。这显示了科学种田的威力。

春风又绿神州地

十年动乱,曾使我国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改革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农业生产出现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局面。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82年突破7,000亿斤,1983年又达到7,746亿斤,创造历史最高纪录。两年共增产1,100亿斤,是建国以来所未有的。

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是建国以来又一次生产关系的大变革。正如河南商城农民王驾远写的一幅中堂所歌颂的那样:“耕种几亩责任田,种也由俺,管也由俺,丰收靠俺不靠天;大米白面日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安民政策喜心田!”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上有了相对独立性,改变了“种田人不当家,当家人不种田”的状况,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民们说,政策数现在好,方法数现在灵,人心数现在顺,积极性数现在高。

前景与课题

现在,我们虽然可以向世界宣布:我国十亿人口吃饭的问题已经初步解决了。但是也应看到,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粮食问题从狭义说是吃饭问题,即人的口粮问题。从广义说粮食问题包括了口粮、饲料、种子和工业原料等问题。我国粮食用作饲料的部分比重较小,我国人民肉、蛋、奶的消费水平是低的。今后发展粮食,扩大饲料比重,转化为肉、蛋、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必要的。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把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满足社会对粮食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国粮食生产今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从我国人多耕地少的实际出发,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主要特点,力求在育种、栽培、施肥等技术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要进一步开展农业基本建设,增加支农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更多更好地提供化肥、农药和其他技术装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

我国粮食生产今后发展的另一特点,是大力增加粮食商品量。我国农村人口多,劳动生产率不高,每年生产的粮食,70-80%为农村和农民自身所消费。同时,由于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提供越来越多的商品粮。解决这个问题,除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增加生产,提高商品率和采用合理政策,吸引农民多提供商品粮外,更重要的是加速商品粮基地建设。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批商品粮地区和商品粮县,每年能提供一亿斤以上的商品粮县已达400多个,占国家净征购总量的一半以上。国家将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些商品粮基地巩固发展,同时还将逐步投资,在一些地多人少、生产潜力较大的地区,建设新的商品粮基地,保证国家对粮食的需求。

在保证粮食总产持续增长的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要和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做到粮食品种多样化。要立足15亿亩耕地,放眼144亿亩国土,向山林、草原、海洋索取食物,开发利用食物资源,改变我国人民食物构成,这将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个战略目标。可以预见,随着上述课题的解决,我国的农业生产将会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

(摄影:胡晓泉)

猜你喜欢
粮食农民生产
耕牛和农民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农民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食品与水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