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佩奇《狄更斯指南》

1986-07-15 05:54秦亚青
读书 1986年11期
关键词:狄更斯佩奇编者

金 莉 秦亚青

在查理斯·狄更斯一百年后的今天,这本书引起了学术界和广大狄更斯爱好者的注意。该书是麦克米兰公司出版的文学指南丛书之一,作者诺曼·佩奇是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

现代文学研究手段往往涉及面甚广。《指南》一书,和以往的狄更斯研究专著比较起来,突出了一个“广”字。佩奇教授在一卷书的天地之间,为数以千计的问题提供了答案。他编写了《狄更斯年谱》,介绍了狄更斯作品的插图作家,列举了狄更斯小说地理考证的专著。引用了肖伯纳、罗斯金等名家的评论,同时还附有分类细致的参考书要目。史料不仅涉及狄更斯的小说,也包括根据其作品改编的戏剧、电影等,书中附录部分还收进了狄更斯私人生活的三个重要文件:《自传片断》、《和妻子分居的声明》、《遗嘱》。

《指南》富有特色的一部分是“狄更斯的交际范围”。这一部分以人名录的方式介绍了狄更斯私人生活和创作生活中接交的各种人物。在狄更斯的十几部长篇小说中,他对人物的刻画常常是入骨三分。而这些人物中许多都是狄更斯在其朋友、熟人的原始模型上加工塑造,使之成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狄更斯的交际范围”在介绍这些人的同时,也谈到了这些生活中人物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这就给研究人员提供了狄更斯作品的背景知识和人物的原始模型。在“约翰·福斯特”条目中,读者不但可以知道他是狄更斯的至交、传记作家,还可以明白此人正是《我们共同的朋友》中鲍德斯耐普的原始模型。而《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朵拉,则是以玛丽亚·彼德纳尔为模特儿的。她是狄更斯的第一个情人,也是狄更斯终生难忘的小娃娃。

以前许多研究狄更斯的文章都零零散散地提到了其作品中人物与小说人物的关系。佩奇却把这方面的材料收集在一起,编成了很有参考价值的“狄更斯交际范围”,这无疑是他的一大贡献。

《指南》一书的主体是“狄更斯作品”这一部分。在“狄更斯作品”的题目之下,编者对每一部作品的成书过程、出版形式、读者反应等都做了扼要的说明,并注明了该作品诠释和批评方面最有价值的资料和讨论汇编。当然,这一部分的重心是放在对该作品的批评主线上的。

狄更斯作品的社会性得到了肯定。以《小北丽》为例,尽管狄更斯有意把故事的时间安排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但佩奇肯定了小说是五十年代英国社会的真实写照。佩奇指出,明说的时间是几十年前,真实的时间是写书之际。小说中甚至提到了作者写作时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件。因此,“小说中的世界不是二十年代,而是五十年代。”另外,现当代对狄更斯的评论在《指南》一书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在对《远大前程》的述评中,就提到了狄更斯时代评论家和现代批评界对该小说属悲属喜的争论,但编者突出地指明了现代批评家趋于一致的意见,这就是该小说的深刻性和严肃性。

狄更斯作品的艺术手法,是佩奇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编者指出了狄更斯创作中的艺术突破。《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第一次用第一人称写出的长篇。狄更斯笔下的大卫以成年观童年,这样就产生了这部小说对其童年生活描写的双重性:童年的事件,成年的思索。同时,狄更斯在这部小说里开始放弃只用过去时态的叙事手法,而采用了过去时态,无动词句,现在时态的混用,这不仅使故事更为生动,而且突破了时间的界限和束缚。有趣的是,这些艺术手法的采用,竟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一八四七年十月出版的《简·爱》的影响。

体裁与效果的巧妙结合,也是狄更斯艺术手法上的重大突破。突破点则是《远大前程》。在《远大前程》以前的小说里,闹剧色彩和情感色彩往往是分别处理、互不相干。而在《远大前程》中,两种色彩却融为同一人物同一事件的不同侧面。在以后的作品中,狄更斯在这方面则更为得心应手。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在评述主线上,编者加进了名家的一些论评,如肖伯纳、A·赫胥黎、罗斯金等人,除此以外,编者还附上了一份作品人物名单,对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原始模型、人物之间的关系做了简短的说明,进一步把狄更斯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生涯联系在一起。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狄更斯作品”这一部分中,还收集了对狄更斯次要作品的评述。如书信、讲演、戏剧、诗歌等。其中不少篇章谈到狄更斯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见解,这对研究狄更斯也是颇有价值的。

指南一类的书,一般以收集资料为主,供专业研究人员使用,往往比较枯燥,因此,一般读者很少问津。而佩奇在《狄更斯指南》的序言中却指出,该书不仅可以服务于专业人员,而且也可以满足广大狄更斯爱好者的好奇心。佩奇在《指南》一书中,正是力图这样做的。

编者在介绍《老古玩店》时,谈到了读者对书中小耐尔的极大同情。一位认识狄更斯的演员在日记中写道:“求狄更斯发发善心,饶小耐尔一命吧。”另一位读者读到小耐尔之死这一章时,把小说狠狠地摔在地下,破口大骂:“(狄更斯这个)混蛋!恶棍!!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是他杀了我的小耐尔,我可怜的小耐尔!”《老古玩店》首先是以连载的形式发表的,因此,纽约的码头上挤满了人,等待运送《老古玩店》新一章的船的到来。他们一面翘首远望,一面焦急地大声喊叫:“小耐尔是死了还是活着?”《指南》还引用了一八四○年的一首流行歌曲的词:“她的灵魂再也不会哭泣/一颗善良的心/离开了人世;/天使的手指/弹出了不见的乐声/倍伴着灵床上安睡的小耐尔。”

类似的记录,书中多次出现。如狄更斯因《匹克威克外传》的成功而一举成名,《大卫·科波菲尔》定名的推敲之功等等。这看起来象是作家的趣闻轶事,有人甚至会认为研究专著加进这些东西未免欠严肃,但正是这些生动的记录,使《指南》不仅高居学者的书斋,而且走进了广大狄更斯爱好者的世界。何况,严肃中揉进几分轻松,枯燥的史料反倒活了起来,这也许正是编者的良苦用心吧。

除《狄更斯指南》外,佩奇还著有《卡普林指南》、《D.H.劳伦斯:采访与回忆》、《亨利·詹姆斯:采访与回忆》等多种文学研究专著,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

(NormanPage:ADickens,CompanionMacmillan,1984)

猜你喜欢
狄更斯佩奇编者
我家有一只佩奇
佩奇换零钱
我看见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狄更斯钓鱼
你能变好,我则安心
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
狄更斯诡证脱困境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