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絮语

1986-07-15 05:54
读书 1986年11期
关键词:共识学术文化

因为讨论中国文化问题,读书界的兴趣不由得被吸引到海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讨论上来,这可能是因为海外在这一类问题的研讨上着手早一点,而更可能是因为中国文化是一个所有炎黄子孙都关心的问题,大家都有话要说。

于是,《读书》就顺应这个势头,向国内读者评介一些有关的作品。前期谈到余英时先生的大著,本期则讨论牟宗三先生的论述。以后还打算发表一些——如果组写顺利的话。

在两种社会制度下: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是不会全同的。文化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在社会体制,在这些方面要完全取得“共识”真是谈何容易。但是“两制”究竟是在一国之中,大家多年来所读、所见、所闻都是一个祖先传下来的文化,因而也不能不有许多方面的“共识”。随着彼此了解的加深,见闻的扩大,我们相信,“共识”必然会逐步增加,而这是大有裨益于整个中国文化的繁荣、滋长的。

为了使这种绍介和评述取得成效,我们力本学术自由原则,就学术谈学术,不攻讦,不谩骂。但是,既然中国大陆的学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然会对不少问题有自己的看法,这一点,我们也不讳言的。

尽管以后发表的这类文章不会太多(限于各种条件及本刊的性质),我们还是希望读者重视它们:耐心阅读(由于不少人看不到原作,只读评述,所以是要“耐心”的),提示意见。自然也希望听到海外读者的反应。

猜你喜欢
共识学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BEIJING CONSENSU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d education(Ⅲ)
谁远谁近?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文化之间的摇摆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