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颠:行进方式和搬家法门

1997-07-15 05:30冯世则
读书 1997年4期
关键词:走法济公佛法

冯世则

乱翻书的伴随习惯之一,是乱买书。几年前从摊上捡回来的一部“破书”(家长和老师昔日的评语,这话表明他们当初既不看,又不何以知其“破”?)是《济公活佛》。付钱之际瞥见还有一部《济公后传》,便也都买了。回家后不敢放在家里,怕儿女见笑,说老爹返老还童;带到班上也怕同事见笑,就塞在乱书堆里。坦率说一句,那书里大量的故事实在不高明:皇权与佛法相结合(活佛身为相爷的“替僧”);神通与无赖行径相结合(抓起新出笼的包子佯作要咬又放下,说是买不起;但既已留下了黑指纹和黄牙印,行为者又是出家人,又气又笑的小贩只得索性布施给他,他便拿去权当送相爷的寿礼);皈依三宝的妖精(“悟禅”)与归顺朝廷的绿林好汉(“多亏徒儿杨雷陈”)相结合。这几结合中浸淫且滴流而出的小市民低级趣味全然压倒了他们在苦难中对侠的仰慕和渴求,愚昧淹没了神话,成为对一卷卷佛教经典的嘲弄。但我还是买了,而且至今不舍得扔掉,因为书中有两个细节我一直挂念。

细节之一讲的是济公生擒了一个强盗——用定身法固定了他,然后把他扛在肩上,穿过闹市,直奔官府而去。路上行人见而诧异,问和尚怎么回事。和尚答曰:庙里搬家,小和尚搬大和尚。

另一个讲的是从官府出来,不是奔官府而去:和尚与两个差役当堂领下海捕公文,到外地捕盗。在大堂之上和之下时,大约他还是正常行走的罢。一出衙门口那走法便别出心裁:走三步,退两步;再走三步,再退两步。两差役显然着急了,问道(多半是怯生生的罢?当差者中可算难得一见):这样走法,多咱才能到?答曰:路都是这么走的。

“路都是这么走的”,书中未必有这句话,有也未必是这个说法。但我懒得去查。老实说,我估计是按自己的理解对故事的总结。然而,济公既行此寓言,则说不说出来、由说书人说出来或众看官循美学原理自行补充以完成认识过程,结论都是一样的:世路如斯,世人行路如斯。放眼历史,这恐怕是如实的写照。所以阮籍哭穷途,鲁迅咏叹“人间直道空”。而济颠笑着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这玩世不恭恐怕比后现代派的黑色幽默还要超前。鲁迅先生有名言:有人走了才有路。先生又有“名问”:“娜拉走后怎样?”恕我大胆学舌:有路之后怎样?思路和世路岂不都是这样的么?先行者的仁爱加上后来者的困顿,法相庶几得其全。

至于济公实践的搬家方式,那似乎恰恰是“佛法精严”的解读。“佛法”之“法”,与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之法至少有一点相通:都要“制下”,而“佛法精严”则包括等级森严在内。不信,就到任何的大雄宝殿去“随喜”一番罢。众佛像不但上下有序,坐立有别,就连个儿大小也都不同。这后一条每每令我不解:这从大至小的系列终不成是在娘胎内有序地定做的么?岂不为难煞人?而且,如来佛慈祥而且含笑,罗汉们有些便已横眉怒目;及至看到山门内外、左右两廊,则护法诸神无非手持凶器,凶像毕露。既有这样的一种排列组合,则庙里搬家若不失序,小和尚势必只得扛着大和尚走。而如若众看官记得前面提到的情节,想到济公肩上端坐如塑像的并非打坐修行的和尚而是一位强人,那就尤其有意思。从强人的角度来看,端坐别人肩上由别人扛着走,自是高人一等且省气力。但这算得什么趣味、属何种的享受或幸福,同样费解。虽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济公身体力行的这种行走方式和搬家法门,在原书原属不同章回,在我的思绪中这两种形象却叠印而重合。众庶人进三退二乃至进二退三之际总是有诸侯高踞肩背之上的;如果踉踉跄跄,颠踬困顿,又有什么办法?思路和世路从来如此,历史写满了无奈。

转述细节,原应查书,书也已找出来放在案头,却发现早已失去了童年的胃口。那就凭半个世纪前的记忆随便说说如上,幸而不过是闲话。

猜你喜欢
走法济公佛法
数对与象棋
法雨辰??吕逸雪??贾欣悦等
济公传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济公传
马踏连营
济公传
许银川先胜万春林
一共有多少种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