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雅事 等

1998-08-20 09:06
中国青年 1998年6期
关键词:雅事机务段评刊

路边雅事

有些地方,不去也罢,比如滕王阁。读王勃赋,那“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那高朋满座胜友如云的文坛盛事,令人遐思万千。而实地一转,崔巍倒崔巍,文章雅事却没了,难道真的“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了吗?

然而,在南昌,有一个地方,我是每去必至,那就是铁路局机务段。在那里,总能参加到不亚于“吟诗题对”的雅事。

第一次听说南昌铁路局机务段有一个评刊小组,是1994年7月。其时,团中央在井冈山开青年志愿者工作会议。我因刚接手杂志社工作,想听听各地团干部对杂志的意见,也上了山。各地团委的同志,古道热肠,就像志愿者一样,每天晚上聚在我房间里七嘴八舌为我们“支招”,使我从懵懵懂懂中始见头绪。可是,这些意见能不能真正代表广大基层读者,我心里没底。这时,发行处的同志告诉我,南昌有一个青年工人组成的评刊小组,专门评议《中国青年》杂志。我们决定前往一看。

座谈在机务段的会议室里进行,耳边不时掠过机车的轧轧声。十多位青年发言一个接着一个,拘谨中透出自信,没有热烈的赞扬,也没有空洞的批评,每一个观点后面,都有刊物的内容作例证。印象中这次座谈谈到了办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当时《中国青年》杂志的致命弱点,“定位太高,我们够不着”,涉及到杂志思想的深刻性、前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及读者接受程度的关系,也涉及到严肃读物如何通俗可读的问题。还有如《中国青年》杂志的改进方向,“要面向市场,坚持特色;不要跟着市场跑,丢失自已”,涉及到杂志的市场形象和市场定位。如此重要而且专业的问题,出自一个青年工人评刊小组,对我的震动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这在我当天写有“出差感受”标题的日记中有记载。

我们有个规定,出差回来,要把读者的反映研究消化;读者的来信来稿凡是批评建议,都汇编起来,供编辑部参考。这些措施,很有利于版面的改进。南昌机务段评刊小组的每次刊反,都是我们必读之物。我们的联系没有断过。第二年,我去南昌出席全国刊协的一个会议,又去了机务段。老友重逢,倍觉亲切,他们的人增加到了28名,气氛更是活跃。评刊小组内部作了分工,有评言论的,有评特别企划的,也有评封面版式的等等。发言依然严肃认真,言之有据,不因我们相熟而迁就,不以刊物有所进步而宽容。这一次,我作了详细记录,在杂志社的办公会上,作了转达。那时,我们正酝酿改刊,把题目留了下来。果然,试刊号出来以后,编辑部很快收到了他们的系统意见。作为编辑,能够遇上这样的读者,是何等的幸运!

如今,这个集结在铁路边上的评刊小组,已活跃了近5年。从稿评质量的提高中,我们感觉得到这个小组的成熟;从间或的联系中,我们得知,从这个小组中,已经走出许多人才。他们不是编辑,胜似编辑;不是文人,胜似文人。他们伴着列车的轰鸣,编织着自己的文化梦,成才梦,在随俗的世相中弃俗,不亦雅乎!

石国雄

警惕以“前”谋私

自九届人大通过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后,近期在中国最受瞩目的事情之一就是干部的精简分流。前一阵子,对于工人下岗谈论的人很多,关心的人似乎也不少,但是天知道有多少真正能帮上忙,倒是有一些企业组织打着“为下岗职工××”的旗号,表现了一番“爱心”。但看来都不过是拿下岗职工“说事”,就如同当年动辄拿希望工程“说事”一样,只不过是一种公关策略而已。与职工下岗命运不同,各部委干部分流倒真的成了众企业目光的焦点。人还没下来,“人才争夺战”已经展开。近期各大报纸及刊物中,这类以“高薪聘官”为噱头的广告一个接着一个,“下岗干部到企业去”已经成为某些新闻媒体的热点。

尽管各企业对招聘各部委分流干部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如工作经验丰富,对政府工作程序熟悉等。但企业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总让人心存疑惑。

我们不否认,在众多精简分流的干部中,的确有着很多能力与才干都相当突出的人才。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行政管理与企业的经营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精简分流的领导到企业中去,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只能说是一门新课程。对于这些“学生”,是否值得高薪聘请呢?

精简分流的领导干部在工作经验上,领导组织能力上是会强一些,但是,应该说,某些企业看重的则是他们与“前单位、前领导、前部下、前同事”之间的关系,也许这才是这些人才的价值所在,才是某些企业投重资的兴趣重点。

企业的目的是以“前”谋利,而以“前”谋利很容易就会带出一系列的以权谋私。但愿这是杞人忧天。

北京肖文海

高招

很早以前听到一则新闻,说是南方某沿海城市整顿社会治安,打击“三陪”,但没有想到三陪小姐销声匿迹了,该市银行里的存款也被大量提现,该市竟一度出现财政危机。原来,三陪小姐们到他乡寻找“解放区”的时候,把她们的存款也带走了。为了防止财政危机的出现,当地政府只能采取了一种折衷的办法,向三陪小姐征收高额所得税。于是,双方皆大欢喜。

消息未经证实,只当笑话而已。

但后来得到一则确切的消息,1997年4月1日起,凡在沈阳市娱乐、服务业(包括歌舞厅、咖啡厅、桑拿浴、洗头房以及其他场所)提供临时性服务取得报酬的人员,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每人每月300元……凡上述人员应到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证》,必须随身携带纳税证上岗。据称到今年1月,沈阳税务部门已经征得税款600多万元!

很快就有新闻媒体对此事作出了反应,“三陪小姐合法化了”“三陪小姐持证上岗”……但是制定这项法规的有关部门对这类新闻颇为不满,他们的理由是,酒店里的临时性服务人员不能说全是“三陪小姐”,因为还有如乐手,歌手,调酒师等等。

我们实在无法将这些临时性服务人员里到底有多少是“三陪小姐”弄清楚,但一定有。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事。

前一阵子报上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陪小姐异常愤怒地呼吁:天天都抓三陪小姐,打击色情服务,为什么不查一查那些接受服务的“消费者”?据她的从业经验来看,那些“消费者”除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大款外,还有很多人是用公款来消费的领导,即便不是用公款来,也是大款们花钱请来的。

我忽然想,既然如此,沈阳的收税真是一件好事,首先,陪唱陪跳加上陪其他什么的,就可以一个月拿几千元,钱的来路就不正,该收。第二,打击三陪的难度太大,收税全当是罚款了,该收。最重要的是,既然在下岗问题尤为突出的东北还会有那么多的人到歌舞厅去娱乐,税就收了数百万,那这里面的公款消费一定占有相当的比例。索性,那些“消费者”咱也甭查了,嫖娼用的公款通过税收的方式再回流国库,倒也是反腐倡廉、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新招哩!

一举多得,高!高!实在是高!

江苏无锡周立帆

猜你喜欢
雅事机务段评刊
明湖深处的琴人雅事
广州机务段生活小区唐代砖室墓M30的发掘
岁月感吟
《红楼梦》里的雪中雅事
电子联锁在机务段综合管控系统中的应用
贯通式机务段加油产生火花原因分析及解决
机务段在调整列车运行图中的运用组织
评刊表
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