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与“感悟”不可偏颇

2003-04-24 08:32倪惠君
人民教育 2003年9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训练

倪惠君

仔细阅读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你会发现一个显着的变化:在原来教学大纲中出现8次的语言文字训练,出现9次的昕说读写训练、听说训练、读写训练已踪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体验、领悟等说法。于是,部分语文教师对语文课是否需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产生了疑问,以为语文课只要让学生自己读一读、体验体验就行了,以致对学生感悟不当也不敢加以纠正,因为课程标准提倡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言下之意,好像纠正了学生的误识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此,本人深感忧虑,认为必须对课程标准有个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处理好感悟与训练的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贯彻课程标准,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提语言文字训练,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当前语文界有一些教师只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在语文课堂上一味进行简单孤立、刻板机械、枯燥乏味的纯技术性训练。但是,没有提语言文字训练绝不是不要语言文字训练。事实上,《语文课程标准》把母语学习作为语文学习不变的目的。仔细体会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这三句话,分别表明语文教学的目的具有三层意思:一是出发点或终极目的,二是特定目的,三是各门学科的共同目的。终极目的是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共同目的的内容也比原来的教学大纲的内容更加具体、全面,凸显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但与此同时,关于特定目的,则增加了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与丰富语言的积累的内容,强调要在思想情感的培养上,促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突出语言积累在学习语言文字中的重要性;理解、积累、运用等词指明了学习语言文字的正确途径。因此,课程标准淡化了悟言文字训练的提法,实际上一点也没有削弱学习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既然语言文字的教学仍然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之一,那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处理好感悟 与训练的关系,把握好两者的度。

什么是语言文字训练

为了能踏踏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们有必要先来理解其正确的涵义。这里所谓的语言文字不是语言学里狭义的悟言和文字,它指的是广义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我们可以从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找到佐证。那么,训练又为何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之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田本娜解释道:训是教导、教诲的意思,圳是教师的事,教师的讲、说、读、指点、教导就是训:练是学生的事,学生反复、多次的操作就是练。教师必要的基本知识传授也包含在训之中。由上述阐释可知,所谓语言文字训练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掌握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叶圣陶先生指出:口头为语,书面为交,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在语文课上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既符合悟文的本来要义,又赋予语文新的内涵:第一,学习语言文字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体现了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二,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但更要着力于培养技能,即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的能力和听说读写的能力。第三,训与练辩证联结,指明语文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准确把握感悟与训练的关系

训练侧重于部分的,侧重于理解,是共性的、可测的、程序化的、技术性的。它是一个由外到内的学习过程。感悟则侧重于整体的,侧重于感知,是个性的、模糊的、意象化的、情感化的。它是一种由内到外的情感的体验过程。虽然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并不是水火不相容、完全割裂的。训练与感悟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摆正训练与感悟的关系,把握两者的度,才可能纠正两种偏向:重训练而弃感悟、重感悟而忘训练,改变过去语文学习费时低效 的现状,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1.训练中促进感悟。

在语文课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不等于主张进行孤立、机械的字词句的操作和演练,而是要通过训练,感悟一些东西。比如:文章语言的表达形式、文章内容熔铸的思想、形象透發的意蕴、作者蕴涵的情感,等等。因此,正确的语言文字训练讲究的是科学性,即站在立人的高度,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既要以学习语言为主攻方向,以培养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着眼点,又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爱国情操、爱美情趣、个性品质、思想方法和创造能力熔铸其中,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整、和谐的体现。因此,科学的语言文字训练必以促进学生的感悟为目的,否则,进行孤立的字词句训练,就不能通过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去领悟语言文字深处的社会的繁荣昌盛,民族的荣辱辛酸,个人的悲欢离合。

例如,课文《你们想错了》中有一句话: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方志敏淡淡地说。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第一步:让学生读读这句话,看有什么疑问。结果学生提出:句中用了感叹号,为什么又说琰淡地说?应该为愤怒地说才对。

第二步:教师出示下面两句话,让学生反复品读,比较两加点词的重音、语速有何不同,想想哪种表达方式更能使人物形象鲜明。

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方志敏淡淡地说。

要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方志敏愤怒地说。

第三步:引导学生从朗读比较中领悟到:课文用了淡淡地说,凸显了方志敏那种临危不惧、从容镇定、蔑视敌人的大将风度。如果用愤怒地说 就会逊色不少。

这样的训练过程,就不仅仅是孤立的、纯技术的朗读指导,而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学情给予必要的、恰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在读的训练中去自悟、体会,其效果是练得扎实、读得投入、悟得深刻。

2. 感悟中结合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有的老师对此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感悟是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点,把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惟一目的,因此出现了课堂上单一的个性学习、情感体验、以文感悟的现象,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则退出了自己的舞台,造成教学的浮躁空虚、华而不实。

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必须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以文性,使之达到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感悟中结合训练,训练中加深感悟。

比如,我是这样教《看冰灯》第四段的:

第一步:反复读读这一段,看自己能发现什么?(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结合眼前的文章,看学生有什么体会。)

第二步: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点滴发现。(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生思维碰撞,反省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三步:让学生再次自由读书,感悟刚才自己没发现的但其他同学发现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只有通过内化,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让学生再读,就是给他们内化吸收的时间。)

第四步:抓住學生悟到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扩展训练。如:用一个词概括某一动物的特点,如憨态可掬的小熊猫;模仿大象冰雕具体描写的方法,具体介绍冰雕动物园里别的动物。(将学生悟到的知识点加以扩展练习,一方面可以读写结合,达到积累、运用的学习目的:另一方面也让那些感悟还不是很深的同学通过运用,进一步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第五步:再读读这一段,有什么新的体会?(这时学生对这段文章的结构特点、语言表达特点都已掌握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感情才得以尽情倾吐。学生从理解这段文章到喜爱这段文章、理解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感悟——训练——再感悟的过程。)

工具性与以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训练与感悟是落实语文学习中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途径,因此,只强调训练或感悟而丢弃另一方都会有失偏颇。训练使之熟,熟则能悟,悟则能化,化则更熟。这反映了两者之间互相促进的关系。它们之间没有孰轻孰重之分,而应相互交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至于训练在先,还是感悟在先,要视学生、教材、教师以及具体的教学侧重点来决定。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训练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