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选萃

2005-07-01 07:41
瞭望东方周刊 2005年46期
关键词:格林斯潘税率全球化

经济学家

(2005.11.5)

厌倦全球化

尽管全球化已使得上亿人摆脱了贫困,融入世界经济中,但还是很难让公众和政客完整认识到开放的好处。美国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舒莫向国会提出,应该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中施加27.5%的惩罚性关税,如果中国不能让人民币升值的话,在他看来,中国走出贫困的农民可能太多了。

中国、韩国、智利和印度的经验表明,对抗贫困最有效的经验就是效仿美国、西欧和日本的手段,用开放的市场经济和完整的资本主义组织结构,在政府制定的法规下运转,换句话说,就是要靠全球化。套用塞缪尔·约翰逊的说法,谁厌倦全球化,谁就是活腻了。

瞭望新闻周刊

(2005.11.7)

中国宏观调控新走向

经济增长大势已定的2005年还剩下最后两个月,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在筹备之中。而在此之前公布的中国三季度统计数字,已让人预感到,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宏观调控后,中国经济如同天气的乍寒还暖,也似乎走到了一个最难将息的节骨眼上……

时代周刊

(2005.11.14)

喂鸟而不是怕鸟

我们这些长羽毛的朋友,其实是今年冬天遭受最多危险的动物。在亚洲,从鸟类转到人类身上的病毒已经杀死了60多人,中国在两周内已经有了三次病例。上周,上千人参加了英国皇家爱鸟协会组織的喂鸟节,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很多鸟将会因为饥饿死亡,而不是感冒。你后院里飞来的鸟儿,它们患流感的可能其实很小。

环球

(2005.11.7)

格林斯潘与三座大山

今天,世界人民头上也有三座大山,就是学费、医疗费和住房——连美国中产阶级也不例外,三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在帮助金融寡头掠夺财富方面,格林斯潘甚至会被人说成狼心狗肺。但作为中国人,我们似乎无权批评格林斯潘,因为我们的医疗费也是飞涨,远高于一般物价的增长速度。

东洋经济周刊(2005.11.5)日企避税

“政府口口声声地说要以制造业来立国,但制造业却在这里受不了这么高的税率、这么高的基础费用。”日本电产总裁永守重信说。该公司自1990年开始把工厂转到了海外,让公司实际税率到2005年第三季度降到了22.5%,成为上市公司中最低一家。他们准备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让更多的工厂搬迁到亚洲国家,最终让税率降到20%。

明镜周刊

(2005.11.7)

欧洲怎么了?

法国警察和消防队员们对抗巴黎郊区街道上的暴徒们已经11天了,暴动似乎还在蔓延。不过法国的这次动荡似乎是欧洲在接受新移民问题上遭遇困难的最新一页。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2005.11.14)

皮肤深处

我们宠爱它、保养它、改善它,但经常是低估了它。作为人体最大的一个器官,皮肤是人类设计的最好传感器、保护膜和通讯机。

证券市场周刊

(2005.11.5)

陕股探症

2005年上半年,陕西省26家上市公司净利润为负0.87亿元,首次由盈转亏,净利润同比下降125%。当上市公司的整体运行与全省经济12.2%的增幅出现明显偏差,利润指标低于经济欠发达的青海、甘肃时,应该如何解读?

南风窗

(2005.11.5)

校办产业的高科技迷途

毫无疑问,高校的校办产业属于国有资源,连高校的校名也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但目前的普遍现象是高校的公共资源日益被集中操控在行政权力机构手中。尤其当行政权力缺乏制约的时候,公共资源就有被滥用的危险。

南方人物周刊

(2005.11.10)

吉雪萍:白雪的性格就是我的性格

吉雪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普通家庭里的孩子,身上有着典型的上海印记:非常现实,很少回头看,也很少展望未来。因为“这样想很浪费。如果我觉得思考没有必要,我就不去思考它。这个事情对我有好处我就做,没好处我就不做。”

猜你喜欢
格林斯潘税率全球化
增值税税率正式下调16%调为13%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中国自7月1日起取消13%增值税税率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格林斯潘的答案
2011年将开始个税改革
格林斯潘与六任总统
格林斯潘:四朝元老再度连任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