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学地位的缺席

2006-07-28 05:57祝晓辉傅宗洪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5期
关键词:书籍文学教师

祝晓辉 傅宗洪

前几天,我的一个弟弟(现为某建筑大学大一的学生)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说:“姐,我现在很困惑,总感觉自己的词汇很贫乏,说话一点‘水平都没有,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能让我的口语表达能力快速提高。”我问他:“你平时都喜欢看什么书”,他说:“除了专业书,基本不看什么书,没有这个习惯。”弟弟挂断电话之后,我沉思了一段时间,归根结底原因出在哪呢?恐怕不只我弟弟一个人有这样的困惑吧?在冥思苦想之后,结合自己的经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是大学以前的教育出了问题,是文学在我们的中学校园中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而造成的。

虽然本次教材改革,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明显增加,占据了一定的份量,但是治标不治本,文学仍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文学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如果长此以往,这种现象得不到改善,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但我们新一代的青年素质会每况愈下,我们泱泱大国几千年的文明有可能被中断,而且世界文化的精髓恐怕也会被阻隔在国门之外,这不能不再引起教育者的沉思了。

这里我所说的文学地位的缺席主要指两方面:一是就语文自身而言,文学教学的失败;二是课外阅读不被重视,学生文学底蕴不足。

现就以上两方面作如下分析:

一、语文课堂中,文学教学“失魂落魄”

(一)文学教学出现急功近利式的现象,技术化、应试化痕迹浓厚。当前文学教学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很多教师最擅长的就是“分析”,“分析”占据了文学教学的主要空间。一篇美文到手三五分钟就被肢解得七零八落,成为一道道试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了如此“分析”,看到一篇文章,不需多加思考就可以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见”了。

一篇文章走马观花阅读完之后就马上进行理性的分析,是不符合阅读基本原则的。文学以语词为媒介,文学的阅读并不是对字词表面含义的被动接受或单向的信息收取,它一定要从文字意义走向艺术意味,引出深层的蕴涵或韵味。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家沃而夫冈·伊瑟尔指出,在文学阅读中“整体文本的各个部分绝不可能在任何一个短暂的瞬间被同时感知……只能通过对不同序次的段落依次逐一阅读的方式来进行想象”。而且文学作品不是由概念、推理和判断构成,而是由情感、形象等感性质料构成,其思想内容总是表现为一种模糊的、多义的、丰富的状态,这些都对阅读时的细心体味、深入揣摩有较高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让学生走进文学作品,必须使他们拥有较充分的阅读时间和良好的阅读心态。

另外,过于理性的“分析”,还忽视了文学鉴赏过程中感情的作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鉴赏是这样要求的:“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因此,得出几个简单的结论作为文学教学的目的显然背离了这些基本原则。文学鉴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在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于漪老师曾提出:“语文课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每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造就学生的健康人格。” 因此,那种用机械、冷漠的传统文章解读法来“分析”文学作品,注定了文学教学要失去其“灵魂”。

(二)“目中无人”的文学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老是想着一堂课下来要让学生“掌握”点什么,于是背景介绍、情节划分、人物形象分析等就一股脑地塞给学生,这些分析无论是现成的资料,还是教师自己的心得,都是进行处理过的,成了一个个权威的“答案”,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成了接受答案、“消化”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的是“硬”的,即由教师硬性灌输;有的是“软”的,即通过学生象征性的讨论获得的,但都是以获取“答案”为目的的。这个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真正与作者、作品进行对话,学生只不过是完成教师预设情景的工具而已,并没有作为“人”来与作品、作者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和交流。

另外,教师在进行文学教学过程中特别喜欢用“贴标签”的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形象。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定阶级”;二是“划时代”,就是把文学形象定性为某一时代或某一阶级的代表,然后概括出某一时代或某一阶级的属性。如“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压迫、摧残的劳动妇女的典型”;“路瓦栽夫人的悲剧是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悲剧” 等等。经过这样一处理,文学形象就自然不成其为“人”了,只成了一个个“符号”,只有某些共性,而根本没有了生命和个性。

二、课外阅读被拒之门外,学生文学底蕴严重不足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卡莱尔说:“好书是人类灵魂最纯洁的精华”。可见书籍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特别是一些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但就了解来看,现在中学生的读书现状很不乐观,除了语文教材,几乎不读课外书籍已成了普遍现象。作者认为课外阅读被忽视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一)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使我们的学生都沉溺于题海而望书兴叹。这是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教师、家长都围着考试转,一切跟考试无关的书籍统统被列为“禁书”,他们所青睐的是各种辅导书和考试题,把孩子放在“书山题海”当中他们的心也就塌实了。什么“四大名著”,什么《读者》,什么《中学生阅读》,统统要给数、理、化等考试科目让路,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就算有一点时间“偷”着看一点“闲书”,被老师或家长发现也要乖乖上交,而且还要被冠以“不识时务”之称号。家长以孩子学习比别人强,能升入一个名牌学校而“自豪”,教师以班级的升学率高来体现他的工作能力和拿奖金的重要手段,此种目的课外阅读又怎能有一席之地,恐怕连在夹缝中生长的机会都没有。

(二)网络、电视等多媒体严重冲击了文学阅读领地。信息时代,网络技术高度发达,当然我们的教育也不能与时代脱轨,我们也要引导孩子掌握信息的手段,以适应未来的社会。诚然,网络等多媒体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鼠标一动,遥控器一拿,世界就会尽展眼前,但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电视以它特有的声音和色彩效果强烈吸引着我们的学生,坐在电视机前,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想象,声音、图象、节奏一切都设定好了,他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所以孩子们宁可看电视剧的《水浒传》也不愿去翻那厚重毫无刺激感的书页;另外网络的神奇世界也成为一个不可抗拒的诱惑,学生的业余时间都被“网”住,打游戏、聊天、灌水,在梦幻的世界里遨游,书籍里单调的文字自然也就无人问津;卡通漫画、通俗音乐甚至一些庸俗音乐,破坏了儿童对低级文化与有害文化的抵抗力,严重影响着广大学生对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吸纳与继承。他们不是从唐诗宋词、文学名著中汲取营养,而是在娱乐消遣乃至庸俗作品中获得情感陶冶和人生慰藉。

(三)教师自身文学素养低下。许多教师自进入教师角色之后,已经失去了关心文学发展、文学现象的兴趣,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文学研究的进展,其知识仅停留在大学读书时的知识域内,他们对文学的了解有的甚至落在学生的视野后面;其次,在进行文学作品教学时,习惯于现成的结论,一切以教参为依据,不愿也不会认真品味文学语言;再者现在迫于升学压力教师任务繁重,仔细研究考试题的时间都不够,更无暇翻阅课外书籍了。一个缺少文学素养、文学感悟的老师怎能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阅读课外书籍?

(四)学校“文化场”的建设阻碍了学生的阅读自由。一些学校由于图书价格和学校经费的限制,更由于管理者思想认识上的落后,学校几年甚至于几十年都没有一个图书馆、阅览室。但有些学校图书馆修建得很好,图书在架册数也很多,可惜这只是为了充充门面或应付上级检查,很少或几乎不向学生开放,美其名曰“怕影响学生学习”。我们相信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这是当今学校一个最重要的教育问题。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的、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使人终生都入迷地同书中的思想、美、人的伟大精神、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打交道,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学校这块“圣地”都不向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场所,怎么可能让他们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

著名作家王蒙受聘担任南京大学的兼职教授,在授职仪式后的演讲中,他指出:“一个懂文学的人比不懂文学的人感情世界要更为丰富多彩,心理结构亦更加完善;通过文学阅读,人们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调节自我的心理素质。”现代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振天响,如果一代人都不读代表民族文化精华的文学名著,还谈何素质教育。

文学是人学,文学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同时,文学阅读又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书的人是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的人。对于中学生,较之成年人来说,他的直接经验相对来说比较少,更需要间接经验来补充、丰富他的人生体验、激发他的想象力,这种间接经验还是写作和表达的一个重要来源,很多孩子之所以常常觉得作文没东西可写,说话没“水平”,很大程度上就是读得太少。“腹有诗书气自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这个道理。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2006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这一思想势必要贯彻到我们的教育中,又要通过教育来感染我们的学生。当然思想政治课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笔者认为文学是一个最佳的载体,因为在文学的世界里,学生可以领略人生之美,使人的知识层次的提升和精神层次的提升同步化,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明白、理解了什么是“荣”,什么是“耻”。

语文教学期待着文学的回归,素质教育期待着人文精神的回归,校园给文学一席之地吧!

(祝晓辉 傅宗洪,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书籍文学教师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文学小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