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师德与师能

2006-12-27 03:44
中学理科园地 2006年3期
关键词:师德教育教师

胡 宁

有人这样诠释师德与师能:“师德,教师之魂;师能,教师之翼。”还有人将师德与师能的要求概括为十六个字:“敬业思想。勤业精神。精业能力、创业作为。”良好的师德是充分发挥和施展师能的内在动力,精湛的师能是集中反映和展示师德的外在表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是良好师德和精湛师能互为渗透,互为融合的统一体。

一、塑造崇高的人格魅力。以师者风范去影响学生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人民教师的肩上担负着托起明天太阳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今天影响将决定了学生的明天。优秀教师应该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举止等等,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因为知识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改变。

很难设想,教师在大讲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好学的同时。自己却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在大讲诚实守信的同时,自己却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在大讲遵纪守法的同时,自己却经常上课迟到早退;在大讲大公无私的同时。自己却为了一点回扣而强行向学生推销无价值的复习资料等等:这样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不仅要说,更重要的还要去做,不断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因为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品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塑造青少年灵魂中。教师人格魅力所形成的教育价值是其它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也是其它教育手段所难以替代的。一个有威望的教师,他的影响甚至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信服、敬重、景仰教师,那么教师在班级工作、课堂教学、物理实验、竞赛讲座以及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所倡导的精神文化、科学文化的种种之“道”,学生必然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优秀的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作为物理教师。还应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具有“物理味”的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过程中。让学生受到物理情趣的感染,例如:电场中演示人体带电后头发竖起散开,新课程动量定理中演示“瓦碎蛋全”;用物理学质朴的深层次的美学内涵去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浓厚了。对科学的求知欲增强了。为学生学好科学知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作为物理教师无论在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态度上,还是在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的精神上。都力求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努力在学生面前身体力行,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牛顿等伟人治学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废寝忘食的求知精神,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培养学生成才的神圣使命感一定会感动上帝;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一定会发愤学习,从小以科学家为榜样,树立敢于攀登科学高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二、构筑爱的桥梁。用真情关爱与学生心灵相通

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讲过:“教师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确实,爱心是教育的基石,爱心是教师的灵魂。教师应努力用“爱心”这个跳动的音符去演奏自己人生的乐章,用“爱心”这个教育准则去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一位教育家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

爱从来就是双向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从来就是互相的,这是师生之间心灵相通的基础。首先教师用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用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来回报教师,乃至对待他人,对待社会。所以教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以心换心,以情感人,通过感情力量优化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的。互敬结同心,相爱情谊真。与学生心灵沟通,教师要学会率先把自己的心扉向学生敞开,让学生了解你,进而相信你。应经常和学生谈心,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可同他们谈起知青生活的艰辛;在培训尖子生时,可同他们谈文革时期学生中断学习对知识的渴求。“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让学生在互尊互爱、水乳交融的感情环境和人际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激励学生在比较中重新认识自我、设计自我、超越自我。心灵沟通让师生感情的河流不干涸,爱的风帆永不落。

爱应该是一视同仁的,爱的阳光必须普照每一位学生,不能留有遗忘的角落,这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要求。一般来说。喜爱优秀生是每一位教师容易做到的事,而热爱后进生,特别是问题生就显得比较困难了。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社会人。他们都具有追求进步的欲望和实现成功的潜能。教师要摈弃偏见,摘掉有色眼镜。努力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用真情点燃他们心中进取的火花,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长处、优点和内在潜力,鼓励他们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曾经有一位学生,酷爱体育活动,行为散漫,学习差,一位优秀教师发现他的特长就推选他当体育委员。从此他自我责任感和约束力增强了,违纪现象明显减少,学习也逐渐进步了。最后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本科大学。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上个世纪就指出了人的本质里有被尊重和被承认的需要。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渴望自己有个好成绩,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和同学的认可。教师对后进生的一个冷眼或一声喝斥有可能会扼杀了未来的一个牛顿或爱因斯坦。当孩子蹒跚学步不小心跌倒时,没有一个家长会喝斥责打,而是扶他起来,鼓励他再走,这应该是教师对待后进生教育的最好方法。

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我国由工业经济走上知识经济,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由传统的学校教育逐步迈进包括现代网络教育形式的现代多元化教育的大转折时代。新的时代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除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外,还应该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开阔思路,自如的驾驭教材,将“死书”教活;才能把自己的课讲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才能及时发现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才能把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才能高水平地指导科技活动和社全实践活动;开设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俗话说:一切东西懂一点,某一知识懂一切;既要百门通,又要一门精。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除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教育理论知识:①多元智能理论,②建构主义理论,③人本

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的知识,学科教学论与学习论知识,教学评价知识(学习成绩分析统计评价知识)以及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等等。

高素质的教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设计与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堂讲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评价能力等。中学开没的研究性课程、选修课程和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的各学科竞赛活动等都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作为指导者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充分认识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识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就是要保护和尊重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决不满足于上好一节课,而是力求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教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你讲我听的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多向交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应不强行把学生的思维圈人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而是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给予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物理学科的特殊性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特殊的素质。这种特殊的素质表现为:一种对了解自然奥秘强烈追求的愿望,一种不满足于事物的表面理解,善于调动各种手段特别是实验手段去探求其究竟。强调理论观点的实验验证的习惯,实事求是地对待事和物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种素质的形成就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作为当今改革开放年代的教师更应该更新观念,给学生一个天地,让他们自己去设计未来,去选择,去竞争,去锤炼,去创造,去做他们想做而且应该做的事情。而教师只须是一个沉稳的指导者、从容的引导者、灵活的组织者、积极的判断者和进步的推动者。

江泽民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唯有创新,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唯有创新,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唯有创新,我们的人类才有希望。”新时代呼唤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将为师德与师能注入新的内涵。作为教师。唯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发展、为人类造福的新一代人。

(责任编辑:邱金章)

猜你喜欢
师德教育教师
致良知与师德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