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教育学院改革刍议

2008-01-13 07:08付八军彭春妹
大学教育科学 2008年6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设置学院

付八军 彭春妹

[摘 要] 当前,地方高校的教育学院的发展受到了桎梏,一些关于“教学不是专业”之类的不 和谐声音重新高涨。教育学院在地方高校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必要性,应该在充分展示教育学 院师范特色的基础上发掘其丰富的潜在功能,实现由教学专业向教育专业的过渡,由教师职 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分离向教师教育一体化推进。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育学院;教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6-0022-04

目前,几乎所有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大部分由师范院校转型而来的综合院校,以及少数没 有师范教育传 统的综合院校,都开设了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各级各类教师。这些培养机构,其称谓、培养 层 次、专业设置以及功能定位等均不尽一致。本文将这些培养机构统称为教育学院,并以培养 本专科层次的幼师、中小学教师为主的地方高校的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教育学院”)为研 究对象,来探讨发展的困境和走向。

一、教育学院面临的三大冲击

在完全封闭型的旧三级教师职前培养体制下,我国地方高等师范院校里的教育学院还属 于养在“象牙塔”里的“保护动物”。而当前,不管是独立设置的地方师范院校、由地方师 范院校转型而 来的综合院校,还是没有师范教育传统的地方综合院校,其设置的教育学院都承受着扑面而 来的市场冲击,不少教育学院因此陷入改革与发展的困境。

1贝统专业萎缩,新兴专业不畅

目前,不少地方高校的教育学院仍然承袭原有的教师教育模式,设置了本科层次的教育学、 心理学等专业。但是,随着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或者说旧三级师范向新三级师范(取消中师 层次,增加研究生层次)的转型,培养中师、师专等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师的渠道已经堵 住了,从而导致本科层次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更低。为了 拓展市场,走出困境,许多教育学院尝试设置了不少新型专业,或者改造了传统专业,如心 理健康教育专业、综合文科/理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心理健康 教育专业是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遵循了国家关于每所中小学应该设置心理咨 询师的规定。但是,许多中小学编制有限,财力有限,通常以兼职的形式聘任心理咨询师。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校更愿意招聘一名专任的科目教师同时兼心理咨询工作。综合文科/ 理科专业的设置,符合世界科学技术以综合化为主导的趋势。但是,这个专业在理论与实践 上的差距还很大:一是开设综合科目的中小学并不多;二是教育学院开设综合专业的条件并 不具备,只是几门课程的组合;三是由于教育学院综合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从事中小学单 科课程的教学,从而在一所高校内部出现教育学院与其它专业学院培养相同科目教师的局面 ,导致教师教育专业的重复设置,造成两个教学学院的冲突与内耗。教育技术学与公共事业 管理专业,均属于交叉学科专业。但是,这个“交叉点”在理论上应该偏向技术与管理,而 不是教育。如果将它们设在综合院校的教育学院,则像前些年许多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挂靠 在历史系下面一样不伦不类。而在许多高校,这两个专业确实分别设在计算机学院与管理学 院。针对教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人曾选择了三所地方高师院校 的两 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1]。总之, 在新形势 下,地方高校教育学院的传统专业不断萎缩,而新兴专业掣肘甚多,毕业生的出路并不畅通 。

2弊矢裰な樽既耄学科专业胜出

自1995年我国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以来,教师资格证书逐渐成 为中小学教师入职的第一门槛。应该说,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职业走向社会化的开始 ,是教师教育体制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起点。因此,尽管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体制在严格意义上 还属于封闭型——综合院校的师范生大都实行定向培养,但是,教师资格制度的颁布与施行 ,预示着“只要符合教师入职的条件,谁都可以当教师”。于是,一位非师范类的大学生不 一定要去教育学院攻读教育课程,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就可以当教师。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高校教育学院的毕业生,例如综合文科/理 科 以及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第二类是高校各个专业学院的师范毕业生,但他们也在该所高校 的教育 学院学习教育课程;第三类是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他们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后担任 中 小学教师。第一类毕业生,仍然以担任中小学各科目教师为指向,但是,除了初等教育专业 外,在学历相同且课堂教学表现相当的条件下,初中和高中更愿意招聘第二、三类毕业生。

3敝扒芭嘌多元,职后培训混乱

建国后,我国每个地级市基本上都建有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成为当地培养中 小 学教师的主阵地。近年来,这些学校升格或转型,成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或者具有师范 教育传统的地方综合院校,大都继续承担培养当地教师的重任。“计划经济,讲身份, 你是 什么,你就只能做什么。而市场经济,讲能力,讲水平,讲竞争。谁能把事情做好,谁就来 做”[2]。于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国家政策鼓励教师教育的多元主体办学 的前提下 ,承担职前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主体,不仅有师范院校和由师范院校转型而来的综合院校,还 有不少有条件的非师范院校、一些尚未归并到普通高校的独立设置的教育学院、某些地区保 留的中等师范学校等。因此,地方高校的教育学院由以培养教师的教师为主导转向以直接培 养幼儿园、中小学等一线教师为主导之后,面对的竞争对手更多更强。

由“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变,意味着要遵循终身教育的思想,实现师资职前培养 与职后 培训的一体化。因此,在“教师教育”时代,应该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统一规划 ,考虑两者的侧重点和连续性,尤其要解决谁最有资格培养与培训的问题。而在当今,教师 职后培训的市场并不规范。有些由当地高校的教育学院组织实施,有些由当地独立 设置的教育学院或者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实施,有些则被外省地方师范院校获得教师培训 的主导权,还有一些则由教育行政部门亲自举办,临时聘请教师上课。总之,在晋级、 福利等直接利益的捆绑下,教师职后培训的市场并不健全,教师专业成长的效果并不显著, 许多地方高校的教育学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教育学院设置的必要性分析

在地方高校的教育学院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的同时,教师教育领域中有着一种 淡化甚至取消教育学院在高校的设置的趋势。这一点,在由师范院校转型而 来的综合院校中最为突出。大部分师范院校转型为综合院校之后,设置了教育学院,但随着 师范特色的消解,教育学院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部分师范院校转型为综合院校之后,取 消了教育学院的设置(例如由岳阳师范学院转型而来的湖南理工学院,少量的几门教育类课 程放在公共教学部)。而且,这种趋势在国外还要明显,比如“教师教育解制”(Dere gulation Agenda of Teacher Education)认为语言能力和学 科专业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是最重要的,继而否定了教育学知识的 价值,否定了教育学院的作用[3]。面对这股强大的改革呼声,有人质疑教育学院 存 在和发展的理由和信心。在我们看来,部分高校设置教育学院,有其必要性。

1鄙柚檬堤寤构,培育教师文化

要当好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远远不只是理解和传授一些学科知识这么简单,与其它行业 相比,它需要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以及教学技能等基本功。这些品质的塑造与技能的培 养,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在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里,师范特色鲜明,教师教育文化氛围 浓厚,学生毕业后从教的心态稳定,职业归属感强。师范院校转型为综合院校之后,不再 设置教育学院的实体机构,而是将教育课程放在公共教学部,如此同样可以培养中小学各科 目教师;但是,这样易削弱学生的师范性,使之不仅缺乏教育教学技能等教师基本功的 训练,而且缺 乏“为人师表”、“默默奉献”等优秀教师文化的熏陶。殊不知,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 源,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培育一个尊师重教的文化环境,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而 设置教育学院,恰恰可以营造这样的文化环境。

2庇涤杏攀谱ㄒ担促进学科建设

在高等院校,尽管没有设置教育学院,只要有开设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各个专业学院(如人 文 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等)也能够培养语文、政治、英语等相应科目的教师,但是, 它 们不能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等方面的教师。而且,对于小学教师,一般要求能够胜任小学 所有科目的教学,其师资的培养适宜由教育学院的初等教育专业来承担。因此,在一线教师 的培养上,教育学院也拥有自己的优势专业,不能因为公共教学部而否定其存在的必要性。在世界教育史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已经积累了丰硕的教育理论成果。在今天世界各国的学科 分类中,尽管标准不尽一致,但是大都有教育学门类。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高校设置教育 学院,发展优势专业,丰富教育理论,促进教育学科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3痹滩囟嘀止δ埽推动教育发展

虽然,高校教育学院的传统专业在萎缩,其人才培养目标由教师的教师直接转向一线教师; 许多新设专业不仅就业不畅,而且与其它专业学院存在冲突,导致在同一所院校内的专业重 复设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学院穷途末路,因为教育学院的“功能远比培养教师丰富 得多”[4]。例如,研究教育实践、教育政策以及教育理论中的各种问题,开展教 师的职后 培训和教师资格的认定工作等,都属于教育学院应有且独特的职责。总之,不能只将教 育学院理解为开设几门教育课程,它还蕴藏着多种功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教育科学和 教育实践的发展。

三、教育学院发展的路径选择

尽管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教育学院的发展受到了诸多制约。但是,如前所述, 高校保留教育学院的这一实体机构具有必要性,而发展保留下来的教育学院,亟需着手进行 的便是寻找出路。

1闭孟允Ψ短厣,稳定生源市场

和师范院校一样,教育学院以师范性作为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所谓师范性,换个角度来 说,即教学专业。它对应于师范生的本体性专业——学科专业,主要回答“如何教”,指向 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之所以出现“教师职业不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教育解制”等不 和谐声音,根本原因在于“教学专业”不专业。当前提出教师专业化,实质上指教学专业的 专业化。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言:“教师专业化的本质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5 ]对 于新办本科院校来说,要发展教育学院,必须彰显教学专业,让教学专业成为真正的专业。 而彰显教学专业,必须有载体。当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均是新办本科院校,以本专科 生 教育为主体。对于这些院校来说,这个载体正是本专科层次的师范生。事实上,只有当教育 学院有了自己的师范生,才存在实体设置的必要。因此,一方面要发展学前教育、初等 教育等优势专业,让教育学院有3年或者4年制的学生;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3+1”或者“3 .5+0.5”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行,使学科专业的师范生在教育学院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时间 。 总之,如果没有自己的学生,任何一个学院都难以作为实体长期存在;如果不能彰显自身的 优势,任何一个学院都难以获得长足的发展。

2狈⒕蚯痹诠δ埽创设教育专业

教育学院,不等同于教学学院,其蕴含的功能远远超出教学范围。如果要将这些功能用一个 词语全部囊括进来,那么这个词语可用“教育专业”。教育专业,不仅包括教学专业,还包 括教 育研究、教育管理以及教育新闻、教育编辑等非常宽广的领域。因此,对于有条件的教育学 院,可以提高办学层次,开设教育研究、教育管理等教育专业。当然,对于就业状况不甚 乐观的本专科层次的教育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等),开设专业时必须慎重考虑。

在美国,学生倾向选择商科、社科和教育等,而不愿意选择理工科,这虽然与美国学生追求 轻轻松松的教育有关,但更与美国注重通识的本科教育有关,与美国社会不追求所谓的专业 对口有关。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高校的专业可能会越来越细,但是,另一方面高 校的专业越来越综合化,学生择业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对于我国地方高校的教育学院来说 ,虽 然不宜盲目开设新型专业,但是可以拓宽培养口径,提高学生的市场应变能力。例如,从理 论上讲,教育杂志的编辑岗位,教育学毕业生比新闻学毕业的学生更能胜任;学校以及 教育行政单位的管理岗位,教育学毕业生比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更有竞争力。这些都是 教育学院在稳固教学专业的基础上创设教育专业的稳妥方式。

3笨展职后培训,提高办学活力

当前,不少地方高校的教育学院称之为教师教育学院/系,如江苏大学的教师教育学院、三 明学院的教师教育系等,鲜明地体现了以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作为工作重心的办学特色。在一 些重点师范大学(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由两个不同的院系承担,一 方面因为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是两种需要区别对待的教师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教师 的职后培训是一块很大的市场。在教师职后培训主体的资格认定不明确、培训内容和形式与 职前培养对比不突出等情况下,地方高校的教育学院仍然要创造条件,针对不同类别的职后 教育 ,以质量求生存,赢得教师教育的培训市场。这不仅有利于地方高校教育学院获得 经济保障 ,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而且能够为教师教育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从而推动教育学院教学 与科研的发展,使两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闫建璋,等.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系)办学模式改革[J].大 学•研究与评价,2007,(5):62-64.

[2]袁贵仁.加快师范院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5-08-30(01).

[3]周钧.解制:当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另一种声音[J].外国教育研究,2004,(5 ):29-32.

[4]胡艳.新形势下大学教育学院的功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 (6):30.

[5]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3.

(责任编辑 黄建新)

On the Reform of Teachers' College of Local

University in the New Situation

FU Ba-jun,PENG Chun-mei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Ji',an, Jiangxi 343009 , China)Abstract: Currently, teachers' college of local university is in trouble and som e disharmonious voice, such as "teaching is not professional", is rising again.Teachers' college of local university should explore its rich potential functionon the basis of fully displaying its characteristics, turn teaching professioninto education profession, and make the separation of pre-service training and o n-the job training of teachers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y; teachers' college; teaching professi on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设置学院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