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不畏浮云遮望眼

2008-06-21 10:12张秀德赵会文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8年6期
关键词:陶醉命题作文审题

张秀德 赵会文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因为作文符合题意,是基础等级评分标准对审题的要求,而切合题意则是作文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也是作文设置亮点的关键。

1.找关键字法

这种审题方法适用于命题作文,因为命题作文的题目是已经规定好的,如果不审清题目中的命题人给予的关键字,就有可能离题。找关键字的审题方法要求我们对给予的题目进行解读,确定题目中最重要的字眼,然后围绕关键字眼确定文章的中心,选择材料和安排文章的结构。如,请以“我心中的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写这题目要抓住题眼“窗”,“窗”的含义极为丰富。有了窗,世界显得明亮,显得真实,看得透彻,此为实物之窗。而我们心灵之窗又何尝不是沟通友情,接纳世界,互通有无的跳板呢?所以,抓住题眼,扩散开去,你的思路会因此大开。】

2.补全题意法

对半命题作文往往采用这种审题方法。在对半命题作文进行审题时,要善于联想,尽可能把可以补充进题目中的内容罗列出来,这样经过比较最后确定最佳补充内容,把自己感受最深和占有材料最多的题目作为写作的题目。在补题过程中,要注意对话题提供的材料进行充分阅读,明确命题人给予的材料要求。如,请以“又一次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不少于600字。【题目“又一次”中的“又”,表示不止一次,是前一次类似事情的重复和继续。读懂了题目的前一半,我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补全题目。比如可填上:相逢、落泪、跌倒、想起你、见到了他、使我感动、得到启示、感受父爱、战胜挫折、让老师失望、伤了妈妈的心、尝到成功的喜悦等等。文题补充完整后,要从语意、语法、语感的角度作一番检查,做到简明、生动、准确。在此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的题目去选材立意、构思,这样的文章绝对不会偏题、跑题,并能快速准确切题,节约时间。】

3.化大为小法

这种审题方法适合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往往指明写作范围或谈论的中心,其他方面没有严格的限制和要求。写作时只要能紧扣话题作文,抒写真情就可以。但是由于限制少,许多同学审题不准,写起来跑题,甚至出现转换话题的失误。要克服这种弊端,我们可以化大为小,把话题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开口小的新鲜话题。如,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个做人处世的问题,这就是“自我与他人”。 “自我”与“他人”之间演绎出多姿多彩的生活,它展现的是交往的过程、情感的聚焦、利益的取舍、思想的撞击……面对这一人生课题,你或许有过切身的体验,领略过其中的幸福与欢乐、苦闷与彷徨,而产生心灵的冲动与震撼;你或许有过思索与探究,迸发出洞察的火花,形成独有的见解与彷徨,而产生心灵的冲动与震撼;你或许有过思索与探究,迸发出洞察的火花,形成独有的见解和发现;你或许有过情感与理智的交汇,酿成富有诗意的憧憬和遐想,引发许多的感慨……从生活与思想的积淀中,撷取有意义的题材;以“自我与他人”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以“自我与他人” 为话题,就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写作的范围很宽,我们可以转换一个思考的角度,从小处切入:如写你有过的切身体验,与他人之间的交往的过程包括情感的聚焦、思想的撞击、利益的取舍。把自我与他人转换成具体交往的实例叙述,写起来就容易把握。借助一个具体的形象点描写,把一个很大的话题主旨揭示出来,是审题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个技巧。】

4.化虚为实法

指有些话题是抽象的概念(虚),我们要把它具体化,朝“实”的方面去拓展,可以通过写一件具体的事,或编写一个具体的故事来演绎话题。如,请以“陶醉”为话题,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陶醉”是一个很虚很宽泛的话题,作为一个形容词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很满意沉浸在某种境界、情景或者思想活动当中的那种状态。通过审题可以发现应该叙述一件或几件让自己高兴的、欣慰的、豁然开朗的、柳暗花明的、心清气爽的、难忘的事,来传递自己的陶醉之情。而生活中令你陶醉的事情太多了:靠自己努力拼搏,攻克了学习上的一个难关,你会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你帮助老师做了一件很有益的事情,使老师工作顺利,你会陶醉于助人为乐的喜悦中;家庭中父母的体贴、呵护,使你常常陶醉于爱的海洋……总之,把一个很虚的话题“陶醉”用一些具体的实例演绎出来,以达到化虚为实的目的。】

5.正反权衡法

即审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力求选择最佳角度作文。如,请以“面对批评或表扬”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针对该题目,我们就应该想到“批评”、“表扬”是否都有益处?“批评”、“表扬”是否都有害处?显然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从不同的角度辩证地看问题。若写成议论文,观点要正确,不能片面。若写记叙文则可选取一个方面去写,看哪方面自己感受最深,最能写出自己的真切感悟,就确定下来,然后再作文。】

6.联想引申法

这种审题方法特别适用于抒情散文的审题,因为许多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可以写成抒情散文。如:鲁迅先生在《故乡》结尾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的左边是“足”,因此路是用脚走出来的;路有两个口,路又是用口问出来的。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路,行走的路、人生的路、心灵的路……请以“路”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命题者要求以“路”为话题,并且在提示语中出现了“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路,行走的路、人生的路、心灵的路……”这样一句话,由此可以激发我们使用联想引申的审题方法,由生活中人“行走的路”,联想到人生的路、心灵的路、社会的路、民族的路……由实到虚,写作的立足点可以引申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让每一位同学有话可说。例如可以写一家三代人所走的不同的路,由此揭示出深沉的历史感受和责任感受;可以写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得到不同的结局;可以写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灵荒漠化现象,呼吁充满真诚的心灵之路;可以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选择什么样的路,决定了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还可以跳出人的圈子,可以写森林中动物们对未知路的探索,讴歌一种充满开拓和进取的精神。对话题“路”的引申和发散联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题,确定写作的思路。】

猜你喜欢
陶醉命题作文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Task 1
初三
云,令我陶醉
初三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公园一角
命题作文“过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