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

2008-06-21 10:12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8年6期
关键词:易安眉头愁绪

【考题回放】

题目:动力来自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满分作文】

动力来自你的愁绪

一考生

李清照,你作词的动力来自你的愁绪。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国破,一壶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浸汀州。流离苦,几时休。

这样的一首词,道出你李易安生活的艰辛,何易何安啊。于是我去寻找那清约婉丽的身影,那才智过人的背影,那晚境凄凉的红颜。

我流连在露浓花瘦的塘边,看尽塘中的绿肥红瘦,只见一女子泛舟湖上,桨声冷冷,惊起一滩鸥鹭。我目送,目送她向莲花的更深处漫溯;我远眺,藕荷连天,江月满星辉。

我伫立在烟波浩淼的江边,望江楼上,见那冬日凝眸,肠断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两处闲愁。有谁体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纵有横世才情,却更希望与丈夫,比翼双飞,朝夕相对。无奈世事难料,愁绪变成动力,释怀在词中。

你在一个又一个梧桐夜雨之时,无法安息。你看着吹箫人已去,玉楼已成空,你肠断无人可倚,折得一枝梅花,你却天上人间,无人堪寄。多想陪你焚一炷香,斟一壶酒,陪你南山采菊,三月踏青,九月登高。

我站在满地黄花堆积的庭院中,看你吟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失落在人比黄花瘦的伤感中,风中的梧桐抖着深深的寒意,低泣着岁月的沧桑,我似乎看见晚来风急中,易安斟上三两杯淡酒独酌。哎,我能拂去匍匐枝杆上的落叶,拂不去你心中荡起的尘埃;我能抚平黄土上朔风奔过的痕迹,抚不平人世变迁,韶华飞逝在你额头上留下的印迹啊。

易安,你作千古名篇的动力来源于你的愁绪,是吗?

【点评】

一、在读者心中“愁”是李清照的代名词,换言之李清照是“愁”的代言人。每每忆起,不禁为这个才女的命运多舛而叹惋。而这位考生却把她写的昂奋向上,诗与人连在一起,人与社会连在一起,社会与情感连在一起。愁绪与动力连在一起,顽强与成就连在一起,历史与眼前连在一起。你怎样去推测,会想到愁绪与成就会有关联吗?仅此一点,不难看出考生的创意。

二、文中引用的大量诗句,或说文中诗的语言,谁不叹服考生的传统文化的积累,在考场上的短时间内,他把词人与词整合得浑然一体,说是一篇散文诗不为过吧?作者岂止是易安的粉丝,你不觉得它也是陶渊明、柳咏等的追星族吗?

结构上的严整、缜密,我们也能读出作者的用心。读书、积累、交流,对写作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读过此文,一切都明白了吧。

(佚名)

猜你喜欢
易安眉头愁绪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风起了
李清照与赵明诚
杨兵
影 子
卜算子·诗之恋
加班摔倒引发脑出血算工伤吗
患职业病的退休老职工生病怎么办
给愁绪取个好名字
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