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忽悠”了保险公司

2008-08-11 08:41卢志坚
资治文摘 2008年7期
关键词:修理厂殷红赔款

春 红 征 旋 卢志坚

从2004年7月开始,至2006年12月,在江苏苏州,以山海尖汽车修理厂老板李镇沛、租赁山海尖汽修厂场地的汽修老板殷红海为首的20多人,合伙诈骗苏州13家保险公司100多次,骗取理赔款达140多万元。

今年4月3日,苏州市虎丘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了判决:分别判处李镇沛等人19年至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为首的几人被剥夺政治权利1年至3年,所处罚金最高达7.4万元。

购买了车险的机动车如果因交通事故造成了损失,只要符合保险合同相关规定,就可以由保险公司负责理赔并支付相应理赔款。但保险理赔需要经过公安、保险公司查勘,赔款审核手续等过程。李镇沛、殷红海等人又是如何“闯”过这层层关卡,从而骗取到巨额保费的呢?

合伙制造交通事故

《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保险公司理赔的关键,也是保险公司理赔时必备的单证。为了这份认定书,李镇沛一伙精心“导演”了一场场车祸。在李镇沛、殷红海等人的圈子里,经常听到诸如:“老张,借你一部车,给你5000元,让我追一下尾。”合伙制造事故的前后两车司机通过电话进行商量:“你从后面顶一下,我们撞一下,可不可以?”

“怎么撞?撞哪个角度?在哪条路上做事故?是有讲究的。我们事先都要出去看的。”具体负责撞车的驾驶员必须“艺高胆大”,殷红海的驾驶员王建刚就是其中一员。

案发后,据王建刚交代:“2005年2月26日晚九点钟左右,我和殷红海、张国民、李镇沛、姜华等人一起开了好几辆车到园区。事先我们已商量好,‘事故地点就定在机场路东环路高架出口的地方。我们安排牌号为苏EAH49X的车辆在下面违章调头,正好与从高架下来,由我驾驶的沪AS5872X车相撞。我们是有分工的,殷红海他们坐另一辆车,他们通过电话指挥,让我先开慢一点,关照要撞对方车的左侧。等到撞上后,他们就让我速度快一点,可以下高架了。”说起这些,王建刚颇有些得意,“殷红海叫我负责撞车,因为我胆大,车技好,人家不敢撞,我敢。撞完我就不管了。我当时正好遇到离婚,心情很不好,所以撞得很猛。”他又补充说:“不过也蛮危险的。有一次我给人做事故,不小心前额撞到风挡玻璃上,都撞出了血。”撞车后,由其他人以驾驶员的身份报警,并向出警的民警介绍撞车的经过,将被撞坏的车开回修理厂,对汽车扩大损失后,就等着保险公司来定损,以及领取保险公司的理赔款了。

除了策划车辆相撞,李镇沛他们有时也策划危险性小一些的事故来骗保。2005年8月,殷红海以5000元的价格,安排从没有出过事故的驾驶员李某,到盐城滨海做一次汽车落水。汽车被推到水里后,殷红海指挥李某:“汽车掉到水里,哪有驾驶员身上干的?你也到河里湿一下。”不会游泳的李某果真跳到河里后再爬上来。殷红海发现河里的车灯还亮着,想到汽车正常掉到河里应该是熄灯的,再指挥另一个会游泳的司机跳到河里将车灯关掉。

2006年2月开始,李镇沛看到殷红海通过制造假事故赚了不少钱,就想到用自己的奔驰、宝马车做事故。李镇沛拥有奔驰S320、宝马5系列轿车以及日本大发越野车。他亲自驾车到苏州园区制造追尾或相擦事故。做事故之前,李镇沛将自己奔驰车的两个气囊拔出来,光做这两个气囊保险理赔就有几万块赚,再撞一撞加起来就能赔7万多元甚至10多万元。保险公司定损后,气囊可以塞回去再做事故。为骗保,李镇沛动用了自己的所有车辆,而京GA1436的高档尼桑车,则是殷红海特意买来做事故的。在李镇沛、殷红海的带领下,他们手下的员工,也纷纷将自己的私家车作为制造交通事故的工具。

莫名其妙的“肇事者”

王建刚说过:“汽车修理厂靠正常修理汽车能赚到多少钱?主要是靠骗保险,骗保费在修理行业早就有了。但殷红海确实太疯狂了,整天动脑筋做事故骗保险。”

李镇沛等人作案以山海尖修理厂为根据地。用李镇沛自己的话说:“刚开始还有点收敛,但发现这种事情操作起来如此容易,没办法让人不疯狂。”光利用自己的宝马、奔驰车骗保远远不够,只要有车开进山海尖修理厂大门,就难逃他们骗保的“专业眼光”;如果是高档车,那就更好,因为高档车修理费更贵,理赔款数额更可观。某房地产老板的宝马车就被他们做了一次事故。殷红海派同伙姜华把宝马车开到马路上,与自己人的一辆破面包车轻轻一撞,再报个警,骗到事故认定书后,回到汽修厂里将宝马车的引擎盖敲得弓起来,将气囊拉出来,再把汽车大灯砸碎,就成了一桩“大事故”。简简单单来这么一下,殷红海就骗到了4万元理赔款。

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驾驶员作为当事人要签名、做事故经过笔录,并向保险公司提供驾驶证等。李镇沛、殷红海一伙不断做事故,就要有不同的人员冒充肇事驾驶员报警,因此需要储备尽量多的驾驶员。他们的员工都持有驾照,李镇沛、殷红海等人手里常备着不同的驾驶证复印件,以作为“肇事驾驶员”的证件。由自己的员工冒充肇事驾驶员还不够,只要客户到山海尖修理厂提供了一次身份证,就有可能在客户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有心的李镇沛、殷红海复印下来,然后被反复使用冒充肇事驾驶员。在100多起骗保案中,被冒充肇事者的客户竟达216人,还不包括其中被反复使用的。由于李镇沛、殷红海一伙留给保险公司的被保险人或车主的电话都是同伙的电话,保险公司没法与真正的车主进行核实。“我没有接到保险公司理赔核实电话”,是200多位证人说的最为一致的话。

在200多名被冒充肇事者的客户中,大多是被蒙、被骗的车主,但也有少数人成为了同案犯。李镇沛、殷红海一伙很好地利用了车主的贪利心理:“小维修不要你出钱,做个人情”,“大维修,修理厂有能力快速获得保险公司理赔,省掉你的修车钱,只要你提供身份证、驾驶证、保险单就行”。车主不仅乐意而且感觉这个油揩得很体面。李某在另一家修理厂工作,他单位隔壁就是山海尖修理厂。李镇沛经常到他们厂来串门,李某对李镇沛等人骗保的事也有所了解,自己心里也痒痒的。2006年4月,李某的福特天霸车左侧的叶子板和前保险杠都有点损坏,便将车开到山海尖修理厂。李镇沛问这车是否有保险,机灵的李某知道李镇沛想让保险公司承担修理费。两人心有灵犀,李某随即将车子的行驶证、保险卡给了李镇沛。李镇沛说:“我做个事故把车修好。”过了两三天时间,李镇沛要走了李某的身份证复印件。又过了几天,李镇沛将修好的福特车送还给李某,不但没让李某支付修理费,李镇沛还给了李某2800元“好处费”。案发后,李某悔之莫及:“我只因贪小利而成了被告人,还被判罚金2万元。真是不值得!”

搞定保险公司员工

有了虚构的交通事故、驾驶员的配合、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要想顺利骗到保费,还要过重要的一关,那就是保险公司的定损员。定损员的权力不可小视:定损员发现事故有假可以拒绝理赔,对损失的金额有核对、确认的权力。但这么大的定损权力却缺乏监督。

正因为定损员的权力不小,殷红海一伙深知此项“投资”不可少。涉案的几位定损员经常跑山海尖修理厂,与李镇沛、殷红海等人都很熟悉。一位定损员说:“李镇沛在2005年底给过我一条硬中华烟,一个500元的红包。另外李镇沛从泰国回来给过我一件T恤衫。”另一位定损员也交代:“2005年过年的时候,殷红海给过我一个500元的红包。”

正是有了这些红包和小恩小惠,定损员们在定损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不奇怪了。案发后,警方询问定损员:

“你有无看见交警的事故认定书?”

“没有。”

“你有无联系车主或驾驶员?”

“没有。”

“你有无调查事故的真伪?”

“没有。”

不止是一位定损员这样回答侦查人员的问题。

过了定损员这关,还有提取理赔款的问题,也需要保险公司内部人员的配合。按保险理赔规定,提取理赔款要有车主的身份证,但由于保险公司内部人员的“关照”,只要提供车主的身份证复印件就可以了;贷款车理赔不能提现金,但只要某保险公司业务经理仲某出场就能提现。当然仲某也不是义务劳动,每笔要收取15%的手续费和开票费。反正理赔款本来就是骗来的,割别人的肉不心疼,有钱大家赚。就这样,李镇沛、殷红海等人的骗保一路绿灯,最终成功诈骗了苏州13家保险公司100多次,骗取理赔款达140多万元。

(摘自《检察日报》2008年5月8日)

猜你喜欢
修理厂殷红赔款
信息化时代设备维修企业精细化管理分析
凶手的证据
父爱
凶手的证据
那张被口罩勒伤的脸
纵观晚清赔款史
去修理厂
月朦胧
谋杀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