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学理论开展德育工作

2008-08-23 10:58李葆芝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8期
关键词:归因心理学规律

李葆芝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摒弃了传统的说教式方法,尝试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主要做法是:

一、运用期望理论,激发其强烈的上进心

所谓期望理论是说,人们由于对环境的认识,产生了目标感,目标感导致需要,由于需要引起动机,由于动机才产生相应的行为。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世界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抱着希望而做成的。”要想让学生做得好,我们必须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较高且合理的期望值,即“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同时的期望是什么。为此,我们应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经常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确立远大、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学生的目标会因人而异,如有的学生想当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有的崇拜爱因斯坦,想当一个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家;有的想做比尔•盖茨第二;有的想当平凡的劳动者,等等。有了目标,他们就会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就会在整个人生过程中付出艰苦的努力,并且会始终如一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拼搏。

二、运用归因理论,帮助学生自我激励,增强信心

归因论是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理论。一般可作出四种归因:一是努力程度;二是能力大小;三是任务难度;四是运气与机会。

心理学家们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如下几种看法:

1.如果把失败归于自己脑子笨和能力低这一类稳定的内因,这样失败后则不能增强今后行为的坚持性。2.假如把失败归于自己工作不努力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内因,则可能增强他们加倍努力去工作的坚持性。3.如果把失败紧因于不稳定的偶然的外因,不一定会降低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坚持努力行为。4.假如把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重,太难等稳定性的外因,则就可能会降低当事者的自信心、成就动机和行为的坚持性。

根据这一道理,我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在与他们分析已往的工作或学习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的时候,注意避免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任务难等稳定因素,以免使学生对自己和前途丧失信心,甚至放弃努力而半途而废。而是尽量从努力程度不够或粗枝大叶等不稳定因素,以及其他一些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态度等方面寻找失败的原因。以使他们保持和增强信心,增强努力程度,并做到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比如有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我一直以来都努力学习,语文、英语、化学等科的成绩较好,但数学考试总是不太理想,这可能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因为父母都是文科生。”事实上,这位学生也确实是让数学科拖了后腿,但她的这种归因却让我感到不安和担心,因为她正在不自觉地把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归因于遗传这个稳定的因素。于是我找到她,详细地了解了她学习数学的情况,并和她共同找出了症结,即她对数学科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兴趣,学习方法也不对头,不主动预习和及时复习,做练习较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鼓励她只要努力学习和注意方法是完全可以提高成绩的。后来,她的数学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运用遗忘规律,引导学生及时合理进行复习

心理学研究发现,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即人们记住的材料,在第二、三天忘得较多些,以后依次递减,越往后就忘得越少。根据遗忘规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复习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趁热打铁,及时进行。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平时往往是按照上课听课、课后做作业的轨迹生活,好像没有复习功课的任务,一般是到了期中或期终考试临近时,开始停课复习迎考了,他们才匆匆地复习。当然这种学习方法的成效就不会大,因为这种做法本身就违背了及时复习和分散复习的原则。

我在做学生的工作时,不仅对他们讲学习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目标意识,更重要的是,我还给学生讲记忆的有关方法,其中特别注意讲遗忘规律对我们的启示,要求学生们必须做到:1.及时复习,做到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千万别学《明日歌》,宽容自己,放纵自己。2.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平时以分散记忆为主。3.适当运用多种复习方法,如阅读、背诵、练习、比较、归纳等多种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要经常复习。知识不是只识记一次就能掌握的,应该经常反复识记。一位心理学专家曾经说过,要熟记一个单词必须要反复七次。通过这么讲道理,学生知道这是科学的记忆规律和方法,就容易自觉地接受和实践,从而使他们能更合理地安排和利用时间进行学习和复习。

四、运用迁移律,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迁移是指以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造成影响。迁移有两种:一种是正迁移,即先前的学习可以促进以后的学习;一种是负迁移,即先前的学习会妨碍以后的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会打篮球的人学打排球较容易,数学好的人学理化较易,语文好的人学政史较易,这都是一种正迁移的表现;相反,我们也发现一些平时丢三拉四的人在学习上难以做到周密细致,爱看小说杂志的人,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是一种负迁移的表现。

不言而喻,正迁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负迁移则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注意对学生讲正迁移和负迁移的规律,并强调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学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什么意义,而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则会给他们的现在、将来甚至终生带来什么恶果。比如,有一位男生,在假期时,打电脑游戏成瘾,学期开始回校后,一到教室上课,做作业就觉得没劲儿,大脑里整天出现的都是如何打游戏闯关的东西,学习成绩因而一落千丈。我找到他,指出了这是一种负迁移的现象,并且指出了危害。要他不再上网玩无聊的游戏,如果上网,也应该用在有益于学习和身心健康方面,并鼓励他在网上收集有关学习的资料、信息。后来这位学生真的在网上进行学习,并在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一显身手,他撰写的研究性学习论文在学校评比中获奖。

总之,在德育工作中,恰当地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去教育引导学生,既减少了说教性和强制性,又可以增强其科学性、可信度和说服力,学生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从而能够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ィㄗ髡叩ノ唬汉颖焙馑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归因心理学规律
“没有用”的心理学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虐待对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找规律
跟踪导练(二)5
巧解规律
找规律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