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深化教学改革

2008-08-23 10:58张军梅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8期
关键词:人格师生关系师生

张军梅

ソ淌τ胙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的基础,老师要充分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才能形成培养关爱学生的合力。为此必须建立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我曾经看过一份关于中学生心里状况的调查报告,当心里存在问题时只有二成的同学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知识的传授渠道在不断的拓宽而感情的大门却不断的缩小,多年来因受“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生关系被扭曲,师生对立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要求下,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到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因为师生关系必然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教育的途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所以必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的、在相互活动中是民主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里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是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1.要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一种巨大力量当教师主动接近学生,一次次待以真情实意时,学生就会受到感到、感染。自然而然缩小了师生间感情的距离,产生了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愿意吐露真情自觉的接受教育。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感受学生,把握需求。应该了解学生,熟知学生。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对于这些,教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经常换位思考,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刚当班主任时,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我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读书,直到我发现一位老教师经常在放学后将那些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进行认真辅导,并在其他老师面前表扬他们,慢慢的,这些学生竟开始主动向老师问题了。迟到的现象少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才发现热爱学生是多么重要。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记得一次集体劳动后,我在全体学生面前表扬了一位性格内向、平常说话声音很小的男生,我说:“同学们要向他学习,他体现了男子汉的魄力。”以后他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表现越来越出色,成绩也稳步提高,与我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没想到一次不经意的表扬竟然会改变他。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

3.要赏识激励学生。要努力找出学生可赏识可激励之处,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和个性、特色进行赏识激励,力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特点和半导体场合,选择不同的赏识激励方法。有的同学希望老师当众表扬。心里才舒服过瘾,有的喜欢老师个别进行导向性赏析,觉得这样才真实。称赞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选择何种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里需求。个性特色和具体场合来确定。在平凡平庸之中捕捉闪光点,把常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在进步提高中评价赏识成功因素,强化欲望,激励内力,扬长补短。在成功卓越之中品味,赞扬其特色优势,以促进开发个性特色,在失误挫折之中寻找正确和有力因素,增强自信,开发内力。

新课程开发的过程,要求教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在与学生民主、平等交往中进行互动式指导、诱导、疏导,建立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释放自由学习的能量,才能在学习共同体中实现教学相长,才能在互动教学中共生共创,深化教学改革。

ィㄗ髡叩ノ唬汉颖焙馑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人格师生关系师生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