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美国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

2008-09-06 14:23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43期
关键词:对华政策布什外交政策

周 琪

奥巴马竞选团队中的亚洲政策和对华政策顾问大都对中国有相当深刻的了解,都深知延续美国对华政策主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主流政策就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应同中国建立良好、稳定、互信的外交关系

奥巴马在竞选中一再表示,在当选之后,他将在外交政策方面做出重大调整。这不仅是因为布什的外交政策在美国已经丧失人心,而且还因为作为民主党人的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理念与身为共和党总统的布什大相径庭。

概括各方面的信息,迄今为止奥巴马的基本外交政策构想可以概括为:恢复美国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改革并增强国际组织;加强美国与同盟的关系;加强北约以对付21世纪的威胁;促进在亚洲的持久安全;与其他国家一起同全球气候变化作斗争。

从以上的词句中,我们不难看出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框架将同布什总统有显著的区别,它是对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全面否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奥巴马认为,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以及通过军事力量和先发制人在一些所谓的非民主国家实行政权变更的做法,已经使它在国际上丧失了人心,这使得美国难以承担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因此美国必须放弃这些做法,改变自己的形象,重新恢复其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

具体的改变就是:在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进行改革的前提下,更多地在国际组织的框架下行动;更多地与美国的欧洲和日本盟国协调立场、密切合作,而不是一意孤行;把北约作为是美國推行其外交政策、同恐怖主义和其他全球性问题作斗争的最可靠的国际组织;改变以往布什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忽视,同其他国家合作来应对这一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共同问题。

奥巴马同布什政策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他主张在美国领导世界时,不仅要应用硬权力,而且还应更加重视软权力。他反对布什政府实行的在国外强加民主的政策,建议制定一个全面的指导国家构建和促进民主的计划,运用美国的软权力,通过美国民主基金会和建立其他新的机构,来帮助解救和重建非洲、亚洲和中东的失败国家。

为了增强美国的软权力,奥巴马许诺要在2012年把美国的对外援助翻一番,达到每年500亿美元。他计划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进行投资;到2020年时帮助建立起一个“全球医疗基础设施”来同传染病作斗争;并建立一个20亿美元的全球教育基金。

据分析,伊拉克、阿富汗和伊朗的核问题将是奥巴马政府对外政策中的三个重点。朝核问题对于新政府来说可能是排在第四或第五位的问题。其中从伊拉克撤军是当务之急。奥巴马许诺,在他宣誓就职之后,他将立即着手撤军。但为了扭转在阿富汗的不利局面,美国政府可能会向阿富汗增兵。在伊朗核问题上,奥巴马也改变了布什政府的处理方法,表示为了美国的利益,愿意在必要的时候同伊朗领导人进行会谈。

奥巴马可能采取更积极的中东政策。他想要帮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协议,他还支持当前土耳其外交部长倡议的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谈判。

除上述变化之外,美国外交政策可能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能源和环境变化的问题将成为关注的重点。有可靠的消息来源指出,与以往的美国政府不同,奥巴马政府将开始重视这一问题,能源和环境变化问题将会成为其国际对话中的主要议题。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戴维·兰普顿曾说:“布什在所有的对外政策上都犯了错误,惟独在对华政策上做对了。”有人补充说,可能还要加上对日政策,意为美国在对待日本处理其同主要亚洲国家关系的问题上,采取了督促它与这些国家改善关系的政策。当然美国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它想要日本在亚洲发挥更大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日本必须能够同该地区的主要国家包括中国保持良好关系。

可能除了美国的极右翼之外,大多数美国政治家和中国问题专家都认为,现行的美国对华政策是明智和务实的。奥巴马也接受这样的观点。奥巴马竞选团队中的亚洲政策和对华政策顾问大都对中国有相当深刻的了解,都深知延续美国对华政策主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主流政策就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应同中国建立良好、稳定、互信的外交关系。因此,可以预料,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将有很大的延续性。在台湾问题上,奥巴马表示将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支持马英九与大陆建立更加密切关系的努力,并认为这些努力将为海峡两岸更加稳定和可预料的关系打下基础。但同时他也许诺,美国将不会放弃向台湾出售武器。

美国的对华政策可能发生的变化是,作为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可能将在中美贸易中更加强调劳工权利;更加重视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在例如西藏、新疆和法轮功的问题以及达尔富尔和津巴布韦的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有更多的批评。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政治室主任)

猜你喜欢
对华政策布什外交政策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默克尔的“德式”风格外交
奥巴马时期中美关系的变与不变
美国《外交政策》:美国错判中国的强大
本 期 导 读
布什召开任内最后记者会
为什么是布什
“离布什远点,你就不会有事。”
布什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