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新课程 努力让每一位学生享有“新教育”

2008-10-07 11:34许建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9期
关键词:新教育新课程生命

许建军

北京市怀柔区第二中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倡导“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教学就是对话的课程理念”,使得教育教学因“自主而有序,合作又高效”而领跑一方,在北京市新课程改革中异军突起。

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者

“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者”,已逐渐成为新课程语境下教师必然的生存状态。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教案的拟定,课堂的设计,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分析、判断、定位,教学后的反思,无不伴随着研究、创造。

教师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主体,也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增强课程意识,转变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育手段和技能,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研究,不断提升;要求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课堂,熟知课堂标准和考纲要求;要求教师关注学情,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学施教;要求教师紧紧围绕课堂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作用的发挥,从深层次和教学的细节入手,上好每一堂课;要求教师落实“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当堂达标”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将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放在当堂达标意识、效率意识和学生参与度上,将评价的焦点集中在学生课堂上的掌握效果上。

学校倡导的“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者”有利于促使教师由无意识的被动研究,向自觉的主动研究转化;有利于促使教师由隐性状态的研究,向显性状态的研究转化;有利于促使教师由惯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教”转化;有利于促使教师把自己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升为系统的理论;有利于促使教师走向教学反思,促进教育教学行动研究,实现“教——学——研”的一体化;有利于为教师工作正名,使学校的教育科研走向“专业引领”,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生命的活力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叶澜教授早在1997年就发出的心灵呼唤,也是新课程本质诉求下的人性回归。关注生命是新课程的中心理念。新课程的崇高使命,就是使人回到教育的视野中,让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以达成人的社会,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人性化的课程,呼唤人性化的课堂;而人性化的课堂,则要求给教育以生态关怀。从教育生态学,即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是新课程语境下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新课程的人性化课堂,要求教师从“特殊认识说”的传统教学观的框架里跳出来,把“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文本(教材)——学生,机械、固着、僵化的知性课堂,转变成以教材为文本介质的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互动、探究的感性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力求做到“六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过程活动化、结构开放化、氛围民主化、教育个性化。

强调知识传授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师在预设教学过程时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将新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不过,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没有激情的学习是低效的。“情感”是深化教学的催化剂。

“情感”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师情感和学生情感。学生总是在教师的感染下,逐渐迸发出对教师的爱以及对学习的追求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如何用自己的激情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去学习。

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生命的活力,是课堂教学的极致,并带有鲜明的乌托邦色彩。雅克·德洛尔说:“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这正是人类的希望之光。我们要给知识注入生命,让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让生命因此而厚重。

让每一个学生

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

“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融合了“成功智力”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从人的文化本质来讲,人天生就有寻求意义的本能,都有学习的愿望,都存在成功的潜能,都有追求成功的愿望。“创新思维之父”德·波诺说:“思考的最大障碍是自我。”进一步说,自我的障碍是思维的定势。一旦人们被归入相应的“盒子”里,他们就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里,我们倡导“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就是为了打破和超越适应工业化时代的“大一统”(统一思想、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班级、统一教学、统一方式、统一进度、统一模式、统一考试……)的学校观、教育观所形成的“定势”。

“人教网”中《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一文指出,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强调的“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强调新课程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和疑难等。以上的新课程理念对我们的备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学校坚持整体工作突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中心。学校要实现两个转变,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公平地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实现由单纯的知识教育向全面发展教育的转变。学校要狠抓三个内容,即狠抓队伍建设,狠抓规范管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做好四项工作,即做好高考、会考的备考工作,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细化与落实,做好德育工作的养成教育的培养,做好新课程改革的总结工作。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流行口号。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这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

“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引领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自主学习。

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

“教学就是对话”的课程理念

要实现“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者,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就必须让每一位教师都树立“教学就是对话”的课程理念。

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教育和“震撼式”教育。我们的教育总体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的“感化式”教育,“当头棒喝”的“震撼式”教育运用得较少。

“震撼式”教育在形式上与“感化式”教育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对于很多“问题学生”来说,他们的不良习惯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的教育对他们来说,收效甚微或几近无效。这时“震撼式”教育如果运用得当,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人在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时候,那些恶习顽疾才可能崩溃,新的道德规范才能更好地建立。但是,运用“震撼式”教育方式必须避免一个副作用,即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疤痕”。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从而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话”的前提是真诚、人格平等和心理安全。倡导“教学就是对话”的课程理念,有利于突破“独白”讲授式的教学观,有利于凸显多向思维、多层次的课堂多元价值取向,有利于“教师、文本、学生”课堂三要素的真情互动,有利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建构和达成,有利于教师教学伦理观的养成。□

(作者单位:北京市怀柔区第二中学)

编辑 杜 锐

猜你喜欢
新教育新课程生命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走进新教育,拓展“大阅读”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