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长三角区域体育旅游资源途径研究

2008-10-29 06:49窦淑慧徐燕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年9期
关键词:长三角途径

钟 华 窦淑慧 徐燕华

摘要:体育旅游产业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对其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长三角地区如何利用旅游产业自身优势,开发其体育旅游资源途径的研究目前还无人问津。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从民间传统游资源、产品商务游资源、惊奇探险游资源、赛事观摩游资源、活动参与游资源、健身度假游资源、项目培训游资源、休闲娱乐游资源八个方面进行了开发途径的研究。

关键词:长三角;体育旅游资源;途径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9-1188-03

Study on the way of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ZHONG Hua,DOU Shu-hui,XU Yan-hua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Jiangsu, China)

Abstract:Sports tourism industry, as a pillar and sunrise industr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researches on how to use the advantage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tself to develop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re still no buyers.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data and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From the eight aspects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sports、products commercial tourism resources、surprise and adventure tourism resources、sports Tournament watching tourism resources、active participated tourism resources、tourism resources of Holiday Fitness、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training project、leisure Entertainment tourism resources,this paper do a study on way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way

我国体育旅游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也正在以30%~40%的速度快速发展[1]。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在20世纪70年代列出世界六大都市圈,其中就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2]。研究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途径,加大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力度,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拉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对增加旅游经济收入,开拓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创新经济增收渠道具有重要作用。

1挖掘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游资源

1.1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项目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其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渐进增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热衷于赛龙舟、舞龙和舞狮运动。要做大做强龙舟、龙狮项目,应加大开展力度,各大体育院校应积极开设舞龙舞狮专业,为开展龙狮运动提供专业人才。在宣传龙舟文化方面,除了推广龙舟运动,扩大赛事规模,建设龙舟强队之外,还应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如:南京为了拓展龙舟市场,在莫愁湖公园花巨资购进了8条国际型新龙舟,并打造了龙舟赛码头,串通了3公里环湖路,修建了“水上飞虹”长廊,方便市民临水观看比赛[3]

1.2推广弱势项目,挖掘面临遗失项目调查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腰鼓、秧歌、太极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目前仍局限在自发组织状态;而像气功、石担、滚灯、拳船、摇快船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着遗失的困境。长三角地区应加强政府的引导,加大推广宣传力度,不断扩大规模和影响力,办成具有参与性和观赏性的民间盛事,开发竞赛观赏型和游客参与型产品,凸现项目的花样性和趣味性,将弱势项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广。

1.3举办“民间传统项目体育节” 长三角地区可利用得天独厚的水域条件,将各民间体育项目融合贯通,开办“长三角民间传统项目体育节”。传统项目体育节可在太湖、长江、黄浦江、苏州河等较为开阔的水域举办龙舟竞赛,拳船、摇快船等水上项目,在岸边举办舞龙舞狮竞赛,或将龙狮作为节日的开幕式表演;开展拔河、放风筝、毽子、秧歌等大众参与性强的体育项目,不断扩大声势,办成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盛会,打造长三角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品牌。并通过大众传媒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旅游吸引力,促进体育旅游各组织要素协调发展。

2引入时尚多元的产品商务游资源

2.1提升博览会销售理念,引导大众游客介入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体育用品博览会普遍础薄弱等问题。2006年长三角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期间,真正参加体育博览会内容的群众寥寥无几,导致了体育项目产品商务游缺乏群众基础。我们应学习、借鉴国外的做法,把体育器材销售与使用指导等进行售前、售中、售后 “一条龙” 服务培训,让广大群众了解体育产品,主动参与到体育产品博览会中来,拓宽体育消费领域。

2.2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开发体育用品新模式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业现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但大量新生品牌的涌现无法掩饰这一行业整体质量的相对不足,特别是运动功能性产品的研发能力更是各品牌共同的“软肋”。群众体育用品在设计思路上无法打破传统模式,体育健身器械进入家庭,把实用与装饰结合起来,通过组合与折叠能否把体育健身器械变成一件精美的家具,美化家庭,提升生活质量,这就要求不断提高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

2.3优化产业结构,冲击国际客源市场长三角地区拓展体育项目产品商务游,必须放眼世界,在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中运筹中国体育用品商务游,发展大思路和新战略。应学习借鉴国外知名企业品牌成功的经验,树立“品牌意识”,从产品质量、文化内涵、科技含量、商标造型、营销策略、资源配置等多方面下功夫,集中精力创建几个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客源市场。

3推出加入高科技元素的探险游资源

3.1利用高科技产品,打造探险旅游新境界在一些探险旅游(森林探险、野外生存、密境探幽)中,开设丛林狩猎,巧妙的引入声学与光学系统,在路线的隐蔽之处安放形象逼真的动物模型,配备动物的各种声音,游客手端猎枪进山寻宝……。因此,利用自然资源条件,引入高科技的手段,开发人造漂流场所,并积极创造瀑布,峡谷、悬崖等适合开展探险旅游的外环境,将静态水转化成动态水,开展峡谷探秘、峡谷溯溪、高山溪降、悬崖速降、激情漂流等一系列探险活动。

3.2开发体育旅游主题公园主题公园中各种新奇刺激的运动项目,如太空梭、激流勇进、未来时空、云霄飞车、太阳轮、地狱神鹰等体育旅游项目正日益吸引探险游客的眼球。美国著名旅游研究组织ERA研究员chris L·yoshwii认为,中国主题公园的市场发展潜力最大,每年至少有1亿人次的潜力,“目前还远没有开发出来”[4]。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主题公园开发应加强游客消费项目的建设,不能单纯依靠门票收入作为维护主题公园运营的渠道,主题应构建体育旅游文化体系,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主题公园的生命力,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4推广和促销体育赛事观摩游资源

4.1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体育赛事旅游国外学者Turco, Riley和Swart的专著从管理学角度对体育旅游管理和营销进行了分析[5]。长三角地区竞争力的加强,繁多的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被囊括其中。实地调查得出,长三角地区对大型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了体育旅游消费停滞不前。香港旅游协会的资料显示, 每增加1 美元的宣传投入, 就可增加123 美元的旅游收入[6]。因此,长三角地区在体育旅游在宣传上要不惜巨资, 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传播渠道,采取“上星、上影、上网、上报”等手段对体育旅游产品进行促销宣传,实现促销联合经营, 达到整体促销,方便游客的目的。

4.2依据游客类型,开发不同赛事旅游产品赛事旅游的游客可分为纯观赛型和赛事观光型。纯观赛型指游客专门到比赛现场观看体育赛事。该类型的开发重点,主要借助赛事机遇,策划和组织以此为主题的包价旅游产品。利用体育明星的资源优势,策划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与名人交谈、合影,与明星过招,获得明星签名的旅游纪念品等。赛事观光型游客在观赏体育赛事的同时,还希望了解赛事所在地的文化、观赏赛事所在地的风光。开发重点要加强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的合作,捆绑销售体育比赛和旅游景点的门票,使游客利用一票制既可以观赏精彩的体育赛事,还可以领略该地的著名旅游景点,了解当地的民风习俗文化。

4.3实现赛事联合开发,形成区域辐射长三角地区许多城市依托资源优势,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有效提高了该地的城市形象,盘活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大型国内外体育赛事运动员数量多、比赛周期长、比赛项目多,举办城市的客流量大增,使当地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压力剧增,城市承载能力下降。对此,长三角地区应推出区域赛事联合开发的策略,形成地区辐射。如上海承办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可以把苏州、无锡作为分赛场进行预赛,实现资源和赛事的共享。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承办地的压力,而且能促进周边地区旅游的发展,最重要是形成体育旅游的区域联合体,大大提高承办赛事的竞争力,避免场馆重复建设和闲置的体育资源浪费。

5开发大众参与的健身活动游资源

5.1整合资源优势,开展大众健身项目长三角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高,闲暇时间多,健身休闲意识前卫,为开展具有大众参与性的健身体育项目活动参与游资源奠定了基础。在开展全民健身热浪中,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不断涌现。依据自然资源条件可开发游泳、垂钓、登山、游艇、温泉康复等休闲娱乐项目;借助人文资源条件,广泛开展赛龙舟、舞龙舞狮、放风筝、秧歌、太极剑、气功、抖空竹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长三角地区还应积极推广全民健身体育项目,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将广泛开展的项目纳入到运动会中来,这样不仅有利于体育旅游产品项目的丰富,而且能有效促进健身项目活动参与游的发展。

5.2借明星、场馆设施优势,推广奥运项目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体育运动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并涌现出大批著名的体育运动明星,如姚明、刘翔、王励勤、周苏红、赵蕊蕊、陈艳青、张军等。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长三角地区体育场馆设施不断完善,很多场馆免费向群众开放,为开展大众喜闻乐见的奥运优势项目提供了基础。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为推广奥运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好的契机。奥运明星所在的城市也为该项目的普及发展注入了催化剂,各地掀起了吃运动餐、玩运动员项目、住运动员公寓的热潮。利用奥运明星资源优势,是开展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体育项目活动游的另一条途径。

6拓展城乡镇周边健身度假游资源

6.1打造国内体育旅游度假区品牌长三角度假区在准确定位资源的基础上,应将度假产品和体育旅游产品积极结合,实现旅游产品向高层次转化发展方向,突出本土的异质性。首先,把健身+娱乐、休闲+会议组合起来,采取多样的方式,增强整体竞争力。其次,要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高端市场为目标,与水上休闲、温泉保健、气功养生等相结合,推出“健身度假游”、“高尔夫度假游”、“休闲保健游”等产品。再者,度假区应发挥城市的文化功能,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增加军体训练项目,开展野外生存、夏令营、自行车健身休闲游活动,重点吸引假期学生客源市场,也针对老年市场和专业市场,开展“健康长寿游”和水上垂钓等体育休闲项目。

6.2开展国外健身度假旅游资源长三角地区利用飞速增长的经济和世界接轨的发展优势,积极开展国外健身度假旅游,组织旅游者到全国各地的奥林匹克花园进行参观,亲身感受奥林匹克花园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奥林匹克文化,在奥园运动城和健身连锁店接受专业有名望的体育教练指导,感受世界先进的体育设施和享受和体育明星一样的优良服务。组织者应积极与国外体育旅行公司合作,推出健身度假与著名景点旅游的联合开发,提高国外健身度假游的吸引力。

7开展健心智情的培训游资源

7.1建立培训机构,规范市场管理虽然长三角地区的培训项目不断增多,培训场所不断涌现,但教练水平和培训质量、收费情况却不容乐观,甚至扰乱了培训市场的有序进行。根据这种情况,长三角地区应建立统一的培训和咨询机构;对开展培训项目的场所予以注册;配备专业的教练指导;对培训场所和培训人员进行详细的介绍;对学习者的咨询进行细心解答;依据市场定位,提供合理的收费标准,使每位学员能够熟悉该项目的市场状况,教练水平、收费标准等相关基本情况。

7.2繁荣培训市场,拓展培训项目长三角地区可依据经济优势,积极倡导各系统、各行业、社会组织及个人举办各类体育专项俱乐部,扶持一批有资质、重信誉、讲品牌的体育培训机构,辐射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鼓励创建各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展夏令营、冬令营及课余培训活动。成立体育旅游文化、科技公司,进行攀岩、溪降、漂流、野外生存、极限运动等探险旅游项目的培训,传授专业的探险知识、生存技能等。

7.3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进程长三角地区应加大体育培训市场监管力度,使体育培训业步入规范管理、有序竞争的发展轨道。从体育培训机构资质、培训内容、培训考试和培训证书颁发等方面入手,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进程,根据不同项目实行分类指导,从综合性理论培训,向单项运动技术等级培训转变,逐渐使体育培训业步入正轨的市场。

8建立放松身心的休闲娱乐游资源

8.1依水体优势,开发游艇产业长三角地区水体资源丰富,水域广阔,政府部门应加强水域管理,在游艇产业上加大开发力度。上海规划,将建设一心(市中心)、两网(黄浦江、苏州河)、四区(外滩、淀山湖、长江口、杭州湾)的游艇产业布局[7]。杭州已经开始规划筹建游艇码头,主要以提供游艇的停泊、维护保养、租赁、代驾、陪驾等服务为主[8]。江苏早已也在围绕太湖区域的苏州、无锡开发了游艇码头和俱乐部。

8.2开展自驾车休闲旅游长三角地区旅游城市多,城市间距离较近,适合开展自驾车休闲旅游。当下,长三角地区高速网的沟通建设和交通一体化体制的出台,使自驾车旅游将会更加方便快捷。相关部门应积极策划体育休闲旅游路线,以便游客开展自驾车休闲旅游。另外,房车旅游是一种高端舒适的现代旅游方式。上海博览会业内人士透出,将来房车有望进入汽车租赁业,游客只需花费一笔合适的租金,便可带上全家老少用房车度假,停靠在远离城市的野外,在尽情游玩之余,能够感受家一般的温馨和舒适[9]。长三角区域自驾车休闲游潜力发展前景空间大,是休闲旅游的另一途径。

8.3推广高尔夫运动大众化据旅游行业统计,1997 年经德国旅行商组织的高尔夫旅行总数达 5 万人次左右,德国的旅游业界的几个“大玩家”——图伊旅行集团(TUT)、内曼旅行社(Nechmann)、德国旅行社(DER)、杜赛尔多夫航空运输旅行公司(LTU)等把高尔夫旅游作为群众性旅游活动大力推展,有些旅行社的门市甚至有专门的高尔夫旅游柜台[10]。长三角地区应利用先进的球场和经营优势,抓住高尔夫发展的机遇,提高和完善高尔夫产业本身素质,降低价格使高尔夫走向大众,转变国民对高尔夫高消费的观念,提高高尔夫行业服务水平,完善高尔夫产业的市场竞争与运作机制,构筑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将各地区蕴涵的资源优势和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形成行业发展合力,构筑起高尔夫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新格局,将高尔夫产业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品牌项目。

长三角区域16个城市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城市——国际大都市、六朝古都、山水城市、古镇、现代化新城镇、文化名城等。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多种功能。资料表明,在观光旅游的人群中,对同一个地方进行过两次以上旅游的仅为21.3%,而选择两次以上体育健身娱乐消费活动的人群占89%,充分体现了体育旅游的价值[11]。开发长三角区域体育旅游资源途径,应充分利用其区位、经济、人文等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分类挖掘、重点开发,发挥资源的多途径功能,开发代表长三角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满足体育旅游者的需求,贯彻大众健身与奥运同行计划的实施,使长三角区域体育旅游资源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 孙东敏.体育旅游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6-7.

[2] 董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体系的结构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6(4):78-79.

[3] 莫愁湖悄打“龙舟”品牌[EB/OL]. http://tour.xhby.net/system/2007/06/08/010062723.22K,2007-6-8.

[4]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的主题公园时代来了[EB/OL].http://finance.QQ.com, 2006-09-18.

[5] Mike Weed, Chris Bull. Sports Tourism.戴光全等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3):2-4.

[6] “入世”与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EB/OL]. http://www.itsqq.com/a/mu/ ... /39870.html 23K,2006-8-3.

[7] 邓旭.上海迎接邮轮经济时代[EB/OL]. http://www.sina.com.cn ,2007-8-20.

[8] 袭立华,张丹丹.中国私人游艇业能做大蛋糕吗?[EB/OL].http:// my.poco.cn/myBlogDetail-htx-id-734108-use ... 68K,2007-7-16.

[9] 俞剑文.首届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开幕[EB/OL].http:// www.cnsz.com/article.php?tid=1184455 19K,2007-8-12.

[10] 中国旅游网. [EB/OL]. http://www.cnta.com.

[11] 张鲲,张西平,朱恺.关于我国开展体育旅游的市场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5):607-609.

猜你喜欢
长三角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个途径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2014年8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年七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4年5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3年12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