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雨催程,煦风拂面

2009-01-05 10:01乐玉成
世界知识 2009年24期
关键词: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外交

乐玉成

唐家璇同志的回忆录《劲雨煦风》一问世,便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喜爱,媒体和网络好评如潮。唐家璇同志是外交战线深受爱戴和尊敬的老领导,也是国际舞台上深孚众望的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我曾有幸在他的领导和指导下工作,亲聆教诲,受益匪浅。现在阅读老领导的著作,倍感亲切,启发良多,感慨系之。

《劲雨煦风》一书回忆整理了唐家璇同志从1998年3月任外长到2008年3月从国务委员岗位上退下来十余年间的外交亲历,精选11个专题,以点带面,基本涵盖了我国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大国关系,与印度、印尼、越南等周边国家交往,与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以及在联合国舞台上的多边活动等跨世纪中国外交的方方面面,同时还涉及做媒体工作、公共外交、领事保护等广泛领域。全书内容丰富,思想精辟,既反映了重大事件的历史经纬,又体现了决策过程的深层次考虑,既有对历史事实的详细描述,也有决策者、参与者特别是作者本人的看法、感受,对于现实外交工作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实现了作者孜孜以求的“存史、资政、育人”的目的,是唐家璇同志为新中国外交六十年奉上的一份厚礼。

《劲雨煦风》一书涵盖的十年正值世纪之交,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关系深刻调整。国际局势总体稳定,但世界并不安宁。围绕国际秩序的较量深刻复杂,大国之间激烈博弈,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我国日益融入世界,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劲雨煦风》一书撷取的11件具有代表性的大事,折射出世纪之交中国外交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宏的跨世纪中国外交画卷。仅从我与主要大国关系看,中美关系历经“炸馆”、“撞机”等严峻考验,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得以峰回路转,不断前行,两国由“战略竞争对手”到互为“利益攸关方”,为今天两国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中俄关系以解决黑瞎子岛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突破,在世纪之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俄战略协作日益得到加强,两国务实合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我国同欧盟关系实现了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向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跨越,还分别同英国、法国、德国等建立不同形式的战略伙伴关系,世纪之交的中欧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中日关系因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受到严重伤害,我方积极努力为中日关系转圜蓄势,并抓住日本首相易人机会顺势推动,终使中日关系重新回到稳定发展轨道,开创了战略互惠关系新局面。跨世纪中国外交的这些精彩华章如同一串耀眼的珍珠在劲雨煦风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令读者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劲雨煦风》一书道出了唐家璇同志在处理重大外交事件中的亲身感悟,他对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的深刻思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纪之交的中国外交,而且对我们妥善应对当前的国际风云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唐家璇同志处理中美关系的“大局观”就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他在书中写道:“处理中美关系这样重要的双边关系一定要着眼大局、立足长远,因为中美两国在国际上的影响都举足轻重,世界的和平与繁荣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中美关系。”他同时指出,“外交往往是这样,该斗争就斗争,该合作就合作。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一语道破“斗而不破”对于中美关系风雨之后见彩虹的重要性。对于中俄黑瞎子岛谈判,他也是一语中的,鲜明地提出“解决复杂敏感的边界问题,需要极大的政治魄力”的重要判断。的确,黑瞎子岛作为中俄边界问题中最大的难点,积淀了两国关系半个多世纪的恩恩怨怨,早已经不是一个条约法律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影响深远的重大政治问题,需要中俄领导人从两国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做出政治决断。黑瞎子岛问题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也充分证明了唐家璇同志“大局观”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唐家璇同志称日本是他“渊源最深的国家”,他对中日关系的意义、特点、基础、动力和发展道路的认识也十分透彻。他从历史高度和现实角度出发,睿智地指出:“两千年的友好交往已赋予中日关系一个独特优势,这就是中日友好的深厚民间根基。每逢中日关系遇到困难,总是这支友好力量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强调:“亚洲正面临全面振兴的新形势”,“与亚洲其他国家一起迎接亚洲的新时代是中日双方共同的历史使命”。“携手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中日两国必须走和平、友好、合作与共赢之路。”面对小泉连续参拜靖国神社对中日关系造成的严重困难,他秉持中日关系“需要登高望远,不以一时一事而喜,不因一时一事而悲”的思想,继承周总理以民间外交打开中日关系的经验,坚定不移地以民间友好为龙头,对日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广做工作,为推动中日关系转圜倾尽全力,对两国关系破冰解冻、迎春暖春做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

杨洁篪外长在为《劲雨煦风》一书所做的序言中指出,世纪之交十年,国际形势如“劲雨”催程,而中国外交则如“煦风”拂面。我认为,中国外交的“煦风”与唐家璇同志刚柔并济、谦和儒雅的外交风格密不可分。1998年印尼骚乱华人华侨受侵害时,他坚决斗争,善于斗争,通过当面交涉,公开谈话等各种方式关注、保护华人华侨的正当权益,并在撤侨行动中亲自部署、一抓到底,成为落实“以人为本、外交为民”方针的范例。1999年“炸馆事件”发生时,他冷静坚强,迎难而上,“有理、有利、有节”地捍卫国家利益。他在深夜为赴南联盟专门小组召开壮行会时的讲话不仅让在场的全体同志感到温暖,即使十年后的今天读来也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在“印巴核试验”等复杂的国际关系博弈中,他原则坚定,策略灵活,张弛有度,挥洒自如,既代表中国政府立场鲜明地反对印度进行核试验、并针对印度无端攻击中国的做法做出必要和适度反应,又不失时机地引导中印关系向前发展,全面展示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在与发展中国家交往过程中,他真诚、友好的外交风格跃然纸上。他用传神的笔触,描绘出风光奇特壮美、民风淳朴热情的非洲风情画,字里行间浸透了对大有希望的非洲大陆和勤劳勇敢的非洲人民的亲近之情。他深情回顾与拉美领导人推动友好交流、互利合作的情景,那棵他在巴西伊泰普水电站亲手种植的钟花树苗如今已枝繁叶茂,成为中巴友谊以及蓬勃发展的中拉关系的象征。

《劲雨煦风》一书和所有的经典一样,让人回味无穷,常历常新。读着那平实舒展的文字,仿佛亲耳聆听着唐家璇同志的谆谆教诲。我深深的感到,《劲雨煦风》不仅是唐家璇同志丰富外交实践的真实写照,是一部极富价值的外交文献,也是一部对在外交战线上工作的同志来说不可多得的教科书,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和学习。相信读者朋友们会像我一样,从这本书里得到知识的增益,情操的陶冶,思想的升华。怀着对唐家璇同志这位当代中国外交家的感佩之情,我向广大读者诚荐《劲雨煦风》。

猜你喜欢
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外交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