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细节和象征中的含蓄美

2009-01-08 10:13陈一鸣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象征诗歌

陈一鸣

摘要:吴乔在《围炉诗话》里写道:“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这就是司空图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含蓄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下面就围绕细节和象征来体味诗歌的含蓄美:

关键词:诗歌 象征 含蓄美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4-

一、细节中的含蓄

诗歌中的细节在传情达意、刻画形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于细微处见精神,因此,我们在诗歌阅读鉴赏中,关注细节描写给我们带来的“含蓄美”,关注“以小见大”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体味细节中寄托的深情,发现这“有限”中包孕着的“无限”。我们从李清照《点绛唇》中可以体会细节里包含着的“无限”因素是什么: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的大意是:初夏,清晨的院中,太阳刚刚出来,枝头露珠闪烁,花儿快要凋谢了。一位少女从秋千上下来,疲惫地整了整纤细白嫩的双手,满脸汗水,身上的衣服也汗透了,正站在院中休息。这时突然看见一位异性客人走进了庭院,她来不及穿鞋子,弄丢了鞋袜和发钗,带有几分羞色,赶紧往房间奔跑。倚在门边,回头看来人,却假装嗅手中的青梅。李清照这个早年作品,栩栩如生地写尽了美好的少女情怀。画面清新,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主要通过一系列戏剧性动作,表现了青春少女的天真、活泼、好奇、淘气、矜持的性格,透露出一位年轻的异性客人突然闯入在她内心激起的感情涟漪。作品中的“倚门”“回首”“嗅”三个细节(也可以说是运用了白描手法),把此刻少女心中那想见又羞见来人、只好借嗅青梅来掩饰内心慌乱矛盾的心理真切地描绘出来了。是自己的衣冠不整?是内心的羞怯?推门进来的是谁?这些“意在言外”的问题都留给读者去揣想,很容易让读者想起“青梅竹马”的典故。

唐朝诗人崔国辅在《怨词》中借用宫女当初在春风里飘舞的“罗衣裳”已经挡不住秋天里的寒冷了这样一个生活细节,写出了昔日的春风得意与现时倍受冷落的辛酸人生。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先是看刀,接着是拍遍栏杆。这里的两个细节描写,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立体地显现在读者面前。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是文学创作不可忽视的技巧。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容量有限,就不能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古诗词中选择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有“点铁成金”之妙。

二、象征中的含蓄

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中赋予了“象征”一词美学上的精确定义,他认为“象征的呈现是直觉呈现的一种,象征是以类比作为媒介,把概念间接地呈现出来。”歌德认为象征是以“特殊”来呈现“普遍”,它不是梦幻,也不是阴影,而是把不可思议的东西在顷刻间生动地呈现出来。 歌德说的这“特殊”是指具有个人主观的内心世界,其“普遍”是作者复杂、曲折、朦胧、多变的情感。象征是作者借助明暗配合、扑朔迷离的意象,表现作者暗示性事物、暗示性思想感情,形成独特新颖的意境而由读者去推想的一种方式。具有象征性的诗歌极力避免一般性的描述,尤忌赤裸裸的说教。我们来看看唐朝诗人朱庆馀(是张藉的学生和朋友)写的《近试上张水部》,体会体会作者象征手法中透露出来的含蓄美。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歌的大意是: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员水部郎中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作者的本意——希望自己这个应试举子,面临考试能够顺利通关,有个理想的政治前途。而在作品中,其“客观对应物”是这样的,作者对应着新嫁女,张籍对应着“夫婿”, 主考官员对应着“舅姑”(公婆),新妇希望得到公婆的喜爱,确立自己在新家的地位,过上好日子。作品中的“入时无”给人联想的空间可够大的,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欢心,最好先问问新郎。如果真正考取了,就有非常广阔的前途,如此精心设问,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李后主在《乌夜啼》中用“林花”象征自己,用“胭脂”美人象征国家,内容是哀伤自己失国太快,长恨自己失国不能复国。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用“无数山”象征不图恢复只求苟安的南宋小王朝内大大小小的投降派,用“毕竟东流去”象征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用“鹧鸪”的悲鸣象征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形象鲜明,语言简洁,含义深刻,耐人咀嚼。

诗歌如果使用了象征手法或者比喻修辞格,就有可能为作品带来“朦胧”感。朦胧,本义为月光不明,看不清,如朦胧的月色。引申义为不清楚,模糊。文学上的朦胧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二是指一种美学境界(常指梦想或单纯的爱情)。1980年诗坛出现了 “朦胧派”,代表诗人有五个青年诗人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在内容方面,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塑造了富有理性、敢于怀疑、敢于反抗、敢于探索的主人公,表现出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切。

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注意了解那些象征物、喻体的特征,并准确地与象征对象或比喻对象建立联系;鉴赏到以小见大的诗歌,能够善于识别诗人创作的匠心,明了诗人的谋篇构思的特点;鉴赏到诗歌中局部具有含蓄特质的诗句,能够善于把它放在整个诗歌的大语言环境之中去思考。

猜你喜欢
象征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小小诗歌汇
安托瓦内特的悲壮宿命:《茫茫藻海》中红色的象征意义
《愤怒的葡萄》:主题与人物形象的探析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一个诗人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