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活动的设计研究

2009-01-11 07:39黄国雄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11期
关键词:知识建构设计研究

黄国雄

【摘要】学习的本质是知识建构,网上学习资源及网络学习环境便于知识建构的开展。文章利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探索出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活动的有效设计方法。研究中的《中国货币金融博览》专题学习网站是“151工程”的第一批立项项目,该研究依托这一网站,开展三轮教学试验,最终形成一套有效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专题学习网站;知识建构;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1—0054—03

一 前言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习是一种在学习者内部发生的事情,强调学习者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建构。专题学习网站作为一种网上教学形式,将信息技术整合到专题学习中,为如何设计网络化学习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专题内容的整合,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便捷的网络学习环境,给传统教学方法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促使整个教育环境快速地发生变革。本研究利用设计研究法(Design Research,有时候也被称为基于设计的研究DBR),探索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活动的有效设计方法。

二 概念界定

本研究依托专题学习网站,利用设计研究方法,探索知识建构活动的有效方法,因此需要厘清以下三个关键概念。

1 专题学习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内容上围绕某门课程或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具有网址,能面向社会开放的网站,该网站至少必须具备如下四个方面的功能:①本专题基础知识的结构化展示;②与本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资源的整合;③进行交流、讨论、答疑的空间;④学习者进行自我评测的数据库。该网站可以是某门课程中主要的知识单元,也可以是不同课程的共同的知识单元,能为广大学习者上网学习提供方便,也能供教师查询和检测。本研究依托广东金融学院肖茂盛教授主持的《中国货币金融博览》专题学习网站开展项目实践。

2 知识建构

关于“知识建构”的内涵,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解读。Law和Wong(2003)认为知识建构是一种协作的、有目的的活动,通过对有关知识的优点、缺点、应用、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以达到提高知识本身的目的;张建伟(1999)指出知识建构是指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知识建构研究的鼻祖Bereiter和Scardamalia在2003年也给出了知识建构的定义:对社区有价值的观点和思想的产生和不断改进的过程。

知识建构过程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解释:个人知识建构过程和社会知识建构过程。本研究中的知识建构涵盖学习者个人知识建构和社会知识建构两个过程。

3 设计研究

基于设计的研究(DBR),有时候也被称为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或者是开发研究(Development Research)。指的是致力于发现理论和创新性的学习环境如何能够结合在一起从而支持人类学习和绩效的研究。与传统实证研究相比,设计研究有着数量更多和层次更深的教育实践者,比如老师和教学设计者的参与。基于设计的研究往往包含多于一个的研究设计循环:研究者和实践者根据前次研究的结果,总结经验,对研究对象问题,解决方案和方法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投入下一轮的研究当中。

Reeves认为,在高等教育中的教育技术研究中采用DBR将有助于产生对社会有益的研究。主要原因在于:

(1)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研究相比,DBR往往致力于解决更为复杂和广泛的问题;

(2)DBR强调设计原理和可用技术的结合;

(3)DBR着重于改进学习环境和揭示新的设计原理;

(4)DBR要求长期的研究投入和对研究方法地不断改进;

(5)DBR要求研究者之间,实践者之间,以及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大量密集的合作与互助;

(6)DBR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致力于发现新的教学与学习理论。

而目前设计研究在我国实践层面的应用较少,因此本研究在深刻掌握设计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具体实践研究的需要,尝试在实践中应用这一研究方法,使老师、研究者、学生等多方广泛参与,以实现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

三 《中国货币金融博览》专题学习网站概述

专题学习网站作为一种网上教学形式,将信息技术整合到专题学习中,为如何设计网络化学习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专题内容的整合,给传统教学方法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促使整个教育环境快速地发生变革。广东金融学院肖茂盛教授主持的《中国货币金融博览》专题学习网站,是广东省教育厅“151工程”第一批立项项目之一(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是指在“十五”期间,组织全省高校研制开发100个专题学习网站,建设50个专业公用资源库,开展100项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经过课题组的共同努力,网站已建成,顺利通过验收检查并进入使用阶段。

1 专题学习网站内容整合

中国货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厚重的历史孕育着丰富多彩的货币文化,特别是对金融学生的货币知识的熏陶,本项目研究开发的《中国货币金融博览》专题学习网站体现五个知识点的优势:为学生打下扎实理论根底(形象直观);欣赏货币、收藏研究;培养识别假币能力;货币印铸技术的科普教育,旨在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同时学生培养四个能力:货币历史综合分析能力;货币识假辨别能力;货币收藏鉴赏能力;货币实践应用能力。

2 专题学习网站环境创设

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网络资源可以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扩大学习者的知识面,丰富学习者的视野。在《中国货币金融博览》专题学习网站中,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例如视频、音频、动画、图形、图像、文本等素材资源以及多媒体课件、网站链接和网络通讯工具等,使网站真正能够成为学习者获取信息、探究情境、协作交流、自我评测的认知工具。

3 专题学习网站特色提炼

立足广东,广开收藏渠道,不断丰富收藏实物。目前收藏的货币及金融票证有:古钱币、纸币、股票、债券、保单、土地证、银行信用卡、购物卡、电话磁卡、老票证等,洋洋大观,颇具货币金融特点。

立足货币收藏,弘扬钱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使其了解中外悠久的货币历史,激发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收藏文化品味,颇具收藏鉴赏特点。

立足货币科技知识普及,了解现代中国人民银行制作新技术。中国货币史不仅体现为货币文化史(文字史、艺术史、书法史),科技内涵也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货币材料史、货币金属史、货币铸造史(印刷史)、货币防伪技术史、当代货币印制新技术等,立足于货币文化的国内外交流,扩大《中国货币金融博览》专题学习网站的社会影响和科普效果,颇具科学普及特点。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新技术,制作专题学习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货币网络教育,共享网络成果,提升学生的货币反假,货币鉴赏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综合素质,颇具实践特点。

4 专题学习网站框架搭建

《中国货币金融博览》专题学习网站的框架及首面截图,如下图所示:

四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学习的本质是知识建构,是学习者通过系统的学习活动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的过程。知识建构一般包括个人知识建构和社会知识建构两个过程。个人知识建构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面临新的学习任务时,产生认知差距,学习者就要弥补原有的认知图式,达到一种新的理解层次,从而完成知识建构。社会知识建构是指学习者将个人的问题或观点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使各种观点进行充分交流,最终达成对知识的一致理解,完成知识共享,实现社会知识建构。

专题学习网站则提供完成个人知识建构和社会知识建构的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便捷的网络学习环境,如货币博览、货币防伪、中国货币文献、金融博览等专题学习知识,师生互动、在线测评、BBS讨论、在线调查、教学互动交流等互动教学环境。

因此,设计本研究方案为针对具体的专题知识,开展学习者知识建构活动(包括个人知识建构与社会知识建构)的设计,按照已有的设计方法,通过设计研究,不断地收集研究结果,不断地修正设计方法,最终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基于专题网站的知识建构活动的设计方法。

1 第一轮循环

实施:本轮循环依托《中国货币金融博览》中的专题知识点“中国古钱币”、“汉唐明清钱币”、“农民起义军货币”。 引导学习者利用专题学习网站中的专题知识栏目,自学相应的知识,然后鼓励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中的师生互动区进行在线讨论交流,最后在在线测评中完成所学知识的评价。

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学生的在线测评结果,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不透彻,只是停留在知识表面,难度系数偏高的题目,得分率都相对较低;通过分析学生的在线讨论交流情况,发现学生一般都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在讨论、辩证阶段不够积极,论坛缺乏活力。

修正:在基于专题网站的知识建构活动的设计中,适当增多教师的有针对性的策略/指导方面的支持,如提供学习指引,提供共享策略、传授讨论技巧、激发论坛活力等。

2 第二轮循环

实施:本轮循环依托《中国货币金融博览》中的专题知识点“金银铸币”、“中国古纸币”、“国民党时期货币”。在专题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学习的主导,适时地提供相应的策略/指导支持。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专题知识点,完成个人知识建构、社会知识建构。

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学生的在线测评结果,发现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对所学的专题知识掌握较好,但是成绩差异较大;通过分析学生的在线交流情况,发现讨论较为活跃,但是通过在线调查,反映学生对知识建构的理解较差,认识不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与实践。

修正:针对学生对知识建构的不理解,将知识建构的具体的步骤逐一细化。即个人知识建构包括理解问题/任务、修改认知图式、形成新的理解、完成个人知识建构;社会知识建构包括共享问题/观点、小组讨论、观点澄清、达成共识、完成社会知识建构等过程。

3 第三轮循环

实施:本轮循环依托《中国货币金融博览》中的专题知识点“根据地货币”、“人民币” 。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理解了知识建构的基础之上,开展知识建构活动。

研究结果:通过分析学生的在线测评结果,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很好,且成绩普遍有所提升;通过分析学生的在线交流情况,也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通有所提高,且提问、讨论、观点共享、结论达成的深度都有所改善;通过访谈部分老师和学生也发现,学生基本理解了知识建构的本质,提高了学习兴趣,觉得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建构的过程。因此得出基于专题网站的知识建构的设计方法,如下图所示。

五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目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往往被忽视了。教师要适时恰量地提供相应的策略指导与方法帮助,以提升学习的学生水平。同时,虽然基于网络的学习得到日益推崇,但是不能完全脱离教师的面授,使学生产生一种孤立感,应提倡多种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其次,在教学中,应适当处理好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摆正技术的位置,技术更多的是一种学习手段,要提供更多的便捷与支持,而不是凭空增加教师与学生的负担。最后,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应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目前在国内较少,但本研究方法能调动一线教师及各方研究者的参与,因此应大力提倡,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胡睿,做对社会有益的教育技术研究——Thomas C.Reeves学术思想介绍[J].现代教育技术,2009,(7):5-10.

[2]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5.

[3] 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实施方案.粤教高[2001]108号[S].广东.

[4] Reeves T C, et al. Design-based Research collective [EB/OL].

[5] Reeves T C, et al. Design-based Research EPSS [EB/OL].

[6] Kang, M. & Kwon, Y. (2001).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 Webbase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Support System.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 41, No. 4.

猜你喜欢
知识建构设计研究
学生知识建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知识”“过程”“情感”的巧妙融合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
办公大楼环境景观设计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