葑田考释

2009-01-20 02:08刘树友

刘树友

摘要:葑田、架田,同属五代以来尤其是宋代地狭人稠的江南水乡农民立足实地、因地制宜开发的两种情况不同的耕地资源。元代以来学者对葑田的理解出现偏差,或者将葑田与架田混同为一。葑田、架田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漂浮在水面上,而后者则是固定在水中,高出水面一定的距离。

关键词:葑田;架田;漂浮在水面上;固定在水中

中图分类号:K871.44;F3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6-0094-03

一、何谓葑田

葑田是指五代以来尤其是宋代地狭人稠的江南水乡农民立足实地,因地制宜开发的一种可以移动的漂浮在水面上的耕地资源。它的出现,是宋代人口剧增背景下人们与水争地的具体反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集中体现。北宋末年学者蔡居厚在其《蔡宽夫诗话》中对葑田作了较为具体的解释:“吴中陂湖间,茭蒲所积,岁久根为水所冲荡,不复与土相着,遂浮水面,动辄数十丈,厚亦数尺,遂可施种植耕凿,人据其上,如木筏然,可撑以往来,所谓葑田是也”。[1]190稍后,南宋初年的著名农学家陈旉在其《农书》中对葑田也作了记载:“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坵,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坵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渰溺”。[2]记录这两则材料的作者蔡居厚、陈旉俱系江浙人,其中蔡居厚为今浙江杭州人,陈旉为今江苏仪征人。[3]这些地方当时均有葑田存在,这即是说他们都亲睹过葑田,因而,他们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这两则材料具体说明了葑田的形成过程,不同的是,一个纯属自然形成,另一个夹杂有人为的成分,但都揭示了葑田相同的根本特征在于“随水高下浮泛”,“如木筏然,可撑以往来”。这一点尤其重要。

二、元代以来学者对葑田的误解

但是,时隔二百年以后的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在其名著《农书》中对葑田作了如是记载:“架田。架犹筏也,亦名葑田。集韵云:葑,菰根也。葑亦作湗。江东有葑田,又淮东、二广皆有之……考之《农书》云: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坵,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坵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渰浸”。[4]很明显,此处作者所引用的《农书》无疑是指陈旉的《农书》,因为较诸前引陈旉《农书》原文只差最后一字,即后者将前者的“溺”字变成“浸”字。王祯在记载葑田的同时,还绘制了插图(见图1)。问题是:在这里王祯将葑田等同于架田。而架田也是宋代江南水乡农民立足实地、因地制宜开发的另一种的耕地资源,与葑田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用木桩将有限的耕地固定在水中,高出水面一定距离,不可移动。此后历代学者竞相因袭,以至于今。例如时过三百年后的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在其名著《农政全书》中关于葑田的描述则全文照录了王祯《农书》中对葑田的记载[5],并绘制了插图(见图2),但并未给予质疑和稽考,从而说明作者徐光启是赞同王祯将葑田等同于架田的说法。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徐光启在插图中增加了一条较粗的绳索,将葑田用绳索系于水池岸边的一棵大树身上(见图2)。这就表明在作者徐光启看来架田也是可以移动的。在此,作者徐光启一方面赞同王祯将葑田等同于架田的说法,一方面又承认架田可以移动,显然将二者混为一谈了。此后学者们多承袭王祯意见,直至今日,仍然如此。

三、宋代学者对葑田的记述

其实,要说对葑田的了解,笔者以为还是当时人亦即宋人最为直接和最具有权威性,所以要了解葑田的真相,最主要的还是得依靠当时人亦即宋人对它的记述。那么,在宋人关于记载葑田的史料中,前引蔡居厚《蔡宽夫诗话》、陈旉《农书》已经将葑田的形成过程及特征说得十分具体而又清楚。此外,宋人笔下之某些记述,既可进一步丰富人们对葑田的认识,也从新的视角更生动地揭示了葑田可移动的根本特征。

蔡居厚《蔡宽夫诗话》又记载:“尝有北人宰苏州,属邑忽有投牒,诉夜为人窃去田数亩者,怒以为侮己,即苛系之。已而徐询左右,乃葑田也,始释之”。[1]191

范质《玉堂闲话》记载:“广州番禺县,尝有部民牒诉云:‘前夜亡失蔬圃,今认得在于某处,请县宰判状往取之。有北客骇其说,因诘之。民云:‘海之浅水中,有藻荇之属。被风吹沙,与藻荇相杂。其根既浮,其沙或厚三五尺处,可以耕垦,或灌为圃故也。夜则被盗者,盗至百余里外,若桴筏之乘流也。以是殖蔬者,海上往往有之”。[6]

杨亿《杨文公谈苑》记载:“两浙有葑田,盖湖上有茭葑所相胶结,积久厚至尺余,阔沃可殖蔬种稻。或割而卖与人。有任浙中官,方视事,民诉失蔬圃,读其状甚骇。乃葑园为人所窃,以小舟撑引而去”。[6]

这些史料告诉我们,葑田至迟在五代或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玉堂闲话》作者范质本身即为五代时人(他在《玉堂闲话》记载广州番禺县民“夜亡失蔬圃”形同葑田),《杨文公谈苑》作者杨亿系北宋初年人,这说明葑田至迟在五代就已经出现了;宋代始终未曾有人将葑田叫成架田;宋人笔下的葑田,都是漂浮在水面上,是可以移动的,“夜为人窃去田数亩”、“夜亡失蔬圃”、“民诉失蔬圃”,都生动而准确地揭示了葑田可以移动的特点。

综上所述,葑田、架田,同属五代以来尤其是宋代地狭人稠的江南水乡农民立足实地,因地制宜开发的两种情况不同的耕地资源。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漂浮在水面上,而后者则是固定在水中,高出水面一定的距离。

附记:1982年秋,先师杨德泉先生为我们讲授《中国古代史(宋辽元金段)》。在讲到宋代农业发展成就时,涉及“葑田”、“架田”,先师曾明确说道:“葑田”、“架田”根本不是一回事,并以图示意。从那时起,这一问题就一直萦系于笔者心头,不曾忘怀,兹者全以此文表达对先师的纪念,只是未知是否符合先师之意,念此惶悚不已。

参考文献:

[1][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M].卷二十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宋]陈旉.四库全书•农书[M].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74.

[3]杨德泉.杨德泉文集[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23.

[4][元]王祯.四库全书•农书[M].卷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418.

[5][明]徐光启,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M].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7.

[6][宋]吴曾.能改斋漫录.[M]卷十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