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铺就脱贫路

2009-01-25 05:44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贫困家庭职教用工

佚 善

文化素质低、缺乏职业技能成为制约这些来自农村的初中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主要瓶颈。

今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达到860万,总体超过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最近,教育部传来消息,从现在开始,中职学生资助工作将覆盖到所有农村贫困初中毕业生。那么,国家为何专门为农村贫困生的职业教育买单呢?这一政策对于我国农村贫困生又意味着什么呢?

生存的选择

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龙合村的覃振确,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今年7月,在接到当地一家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时,他却高兴不起来。

原来,9年前,覃振确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覃继忠就成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他靠打零工,供养3位老人和一个读书的孩子,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供覃振确读高中。

看着班上其他同学都已经陆续念高中了,覃振确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把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压在枕头下面,每天都要拿出来看看,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感觉到自己离学校并不遥远。

覃继忠心里一直觉得很对不起儿子,可是面对贫困他别无选择。

在广西的一些村寨,很多贫困家庭和覃振确家一样,几乎是家徒四壁。

凤山县杨洞村罗起忠家,房子是单砖结构,房顶在一些细木头上只搭了薄薄的一层瓦片,不仅没有任何家具,甚至连门窗都没有。

据了解,广西全区的贫困人口就达到298万,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不少贫困的村寨都位于大石山区,受地质环境影响,土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0.5亩,而且这些土地干旱贫瘠,很多农民形容自己是“在石头缝里刨食吃”。

覃振确一家五口也只有一亩土地,因此在家务农根本不可能解决温饱问题,为了维持生计,他最终选择了跟父亲出去打工。

其实像覃振确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据了解,我国每年初中毕业生有1800万人,其中因贫困无法继续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逾百万,而他们大都集中在我国中西部的贫困地区。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需要交纳学费才能继续学习,一些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继续上学的问题,就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凸显了出来。外出打工则成了这些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们的主要出路。

覃振确做建筑工人这样的工作很辛苦,可是挣得的工资却少得可怜,而这样的工作要是没有熟人推荐也很难找到。

出路在哪里?

在那坡县,不少初中毕业的孩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都已经背上行囊,到广东等发达地区打工了。在那些用工需求比较大的地方,他们的就业情况又怎样呢?一些家长说,他们已经准备让孩子回来了。

据了解,今年我国经济开始回暖,不少企业陆续开工,珠三角地区用工缺口多达10万人,可是这些孩子为什么还会面临就业难呢?

在一些用工企业,他们对于招收的工人都有了学历要求,而那些不要求学历的工作,往往是技术含量很低的工种,工资也比较低。

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提高智能化水平,逐步完成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过渡。在一家当地较大的化工企业,烧锅炉这样的工作只要6名员工在电脑前进行操作就可以完成,这就要求员工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像这样的工作,对于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农民工来说很难胜任。

企业的这种逐步提高的用工标准将是大势所趋,这些来自农村的初中毕业生职业技能匮乏,与企业用工高技术含量的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将会日益凸显,就业难度自然增加。

文化素质低、缺乏职业技能成为制约这些来自农村的初中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主要瓶颈。那么,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未來生存和发展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初见成效的免费职业教育

教育部将中职学生资助工作覆盖到所有农村贫困初中毕业生意味着什么呢?

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技师占企业技能人员的比例为15%,而我国只有4.3%,仅400多万人,各种技术工人缺口近千万人。对这些贫困家庭子女进行培训,让他们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填补用工市场的空白,实现稳定就业,将有效促进贫困家庭增收,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贫困。

为了让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走入社会前能掌握一项熟练技能,适应市场用工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对职业教育学生进行培养。经过两到三年的专业培训,这些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至少掌握一技之能后再走上工作岗位。

为了让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职业教育,我国对参加职业教育的学生每年补贴1500元,但是一般的职业学校每年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加起来至少需要5000元,这么少的补助对于一些农村贫困家庭来说,难以保障他们完成学业。针对这一情况,广西全区今年又安排3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发起了大石山区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试点工程,对每生每年追加补贴1500元,连续补贴两年。这项新政策解决了2000名贫困学生到职业学院的求学问题。广西理工学校的罗凤却就是第一批享受这一政策的学生。

罗凤却三兄弟都在外地读书,父母每年靠打工能赚到3000元左右,他们所有的花费几乎都是从亲戚朋友家里借来的。这些资助虽然解决了他的学费,但是懂事的罗凤却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依然节省各项生活费,甚至有时候都不吃早餐。

广西贺州市教育部门从2003年开始,针对当地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土窑族同胞的子女,实行职业教育免费,并且解决了他们的生活费和住宿费。他们探索职业教育免费的路子,现在正在逐步拓展,并已经初见成效。

其实,对贫困家庭子女实行职业教育免费并且减免生活费和住宿费的帮扶方式,在我国其他地方也已陆续开始实行。

就业的保障

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教育的优越性已经逐渐体现出来,并被社会认可,有越来越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下,走进了职业学校的大门。在国家一系列资助政策的扶持下,目前中职贫困家庭学生受资助面已经达到9成,高职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受资助面超过2成。

那么,每年有几百万经过培训的劳动力进入社会,这些学生毕业后,就业问题是否能得到保障呢?

在贺州市某电子企业上班的邱忠勤,初中毕业后,在政府和学校的帮助下完成了职业教育,现在他成了这家企业的一名工人,他的收入相当于当地一个普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而百色市某化工企业的黄尚冠,同样也是在政府的资助下完成职业教育的,毕业一年以后,现在已经当上了该厂的销售经理,月薪近5000元。

据了解,我国职业教育就业率达到92%,不少在国家有关部门资助下现在已经成为技术工人的贫困家庭子女,目前都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了原来的生活。这些人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改变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从纯粹依靠劳力赚钱迈上了技术求财的道路。我们也希望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可以更加完善,能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子女早日通过接受免费的职业教育,得到更多的实惠。

编辑:万晓艳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职教用工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
城市贫困家庭的孤独感分析
环首都贫困带农村贫困家庭识别及其特征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