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稳定是促进灾后重建顺利推进最根本的保障

2009-02-04 03:38潘祖龙
四川党的建设 2009年10期
关键词:都江堰市市级全市

潘祖龙

“5·12”地震發生后,都江堰市受灾极其严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维稳工作面临多条战线作战、多种矛盾叠加、多重困难聚集的严峻复杂形势。

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全市人民在灾难中坚强屹立、在困境中坚定前行,夺取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开创了灾后重建的崭新局面。

截至2009年8月底,全市9万余户农村灾损住房维修加固率达到100%,7万余户城镇灾损住房维修加固率达到85.1%;全市近230万平方米的安居房、廉租房和拆迁安置房全部开工建设,有望提前完成任务。自去年6月以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首次出现同比增长,今年上半年实现GDP42.8亿元,同比增长12%,以服务业为龙头的灾后产业呈现强劲复苏的势头。

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凸现出维护社会稳定对于促进灾后重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始终打牢群众工作的基础

“5·12”地震发生后,大量社会矛盾集中显现,形势异常严峻。都江堰市抽调了5名副市级领导分片负责5个最为突出的矛盾群体的维稳工作,同时抽调近2000名信访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村组干部等组成强大的群众工作队伍。

按照“统一宣传、同步实施”的原则,工作队走村入户,开展“一对一”的政策宣传、心理疏导、帮贫扶困,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在全市198个板房居住区、灾民安置点建立了警务室和矛盾纠纷调解站,第一时间收集情况、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在20个乡镇、17个重点部门、243个村(社区)建立维稳信息直报点,落实了维稳工作每日报平安制度,使维稳信访工作实现了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置在原地。

高度重视和努力改善灾后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实施人文关怀

为切实改善民生,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困难,都江堰市将灾民安置、过渡救济作为灾后的首要任务,用最短的时间建成全国第一个板房集中安置区,并先后安置灾民16万余人。

同时,加大了社会保障、就业扶持、医疗救助等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城乡低保制度改革,不断扩大覆盖率,实现了城乡低保的“应保尽保”;通过多种渠道,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2.6万户,及时恢复卫生医疗机构,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地震受伤人员实行了无障碍的免费医疗救助,对致残人员制定了长期康复治疗扶助和社会救助机制,经常性组织送温暖活动,为受灾群众送米、送油、送月饼、送粽子、送慰问金,帮助他们走出悲情,重新生活。

严格落实信访逐级负责制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

地震发生后,都江堰市信访量大幅上升,仅2008年市级信访部门就接待来访11855件(人)次,较2007年同比增长430%。为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江堰市不断建立完善“大信访”、“大调解”工作格局,严格落实信访逐级负责制度。

在震后第5天,市区就建立起了“帐篷信访大厅”,自始至终坚持了市领导每周定期接待来访群众制度,始终坚持市领导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检查督促,带头包案化解、带头深入群众的“包案调处”、“带案下访”等工作制度:市级各部门、各乡镇,甚至是村(社区)都建立起了信访逐级负责制度,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属事管理”的原则,坚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初始:通过“绿色邮政”、“网上信访”、“走村下访”等形式,形成多部门参与、跨行业履职的会商联动调处机制。

地震发生至今,都江堰市没有一起大规模群体性聚集、没有发生一起规模性越级上访,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充分发挥群众主导地位作用,积极推进灾损房屋重建

由于全市城乡因灾毁损的房屋点多、面广、量大。且权属关系、利益诉求多元化,矛盾极其复杂。

都江堰市科学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全力推进灾后住房重建。在农村住房重建方面,制定了原址自建、统规统建、引进社会资金联建等5种重建方式让群众自主选择,同时又探索出“指标换住房”等10种重建模式,极大地尊重了群众意愿,有力推动了农村住房重建工作。目前,全市农房重建已实现全面开工建设,维修加固已经全面完成。

城镇住房重建情况更为复杂、矛盾更加尖锐。都江堰市将全市城区分为5大片区、28个社区、39个街区,建立“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片区指导、市级领导分社区负责、市级部门分街区具体组织实施”的三级工作责任体系。

从全市各机关单位抽调200余人,由市级领导带队,分成39个工作小组,派驻乡镇、社区一线,全方位开展政策宣传、引导重建等工作,为执行政策、畅通信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灾后重建意愿选择、补助资金发放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严格实行全面公示公开,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选择权,有效调动了群众主动参与重建的积极性,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猜你喜欢
都江堰市市级全市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都江堰市:社保服务“贴心暖心”
都江堰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就业
都江堰市:突出“四心” 强化农民工服务保障
四川省都江堰市友爱学校
四川省都江堰市友爱学校
市级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市级电视新闻报道中同期声使用的技巧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