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标点出五彩大视界

2009-02-13 05:31李雪萍
甘肃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天水市培训农村

李雪萍 李 唐

几年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就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的全部家什了。几年后,轻点鼠标,瞬间便可通览国内外信息,且随时能与全国各地的同行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探究教学策略。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归功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这一工程要求“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于是,一个由星与网、点与线构架的工程,在陇原大地上飞架延伸......

手刻蜡纸印制考试试卷

在距离天水市区30多公里的秦州区铁炉学区,在这里工作了17年的该学区副校长石冰讲述了曾经的教学环境:“上世纪80年代初,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粉笔就是黑板,无论学校或大或小的事情都是通过这两样工具通告出来的,当时也没感觉有什么欠缺,但是每逢期中、期末考试时,印制大量的试题就成了令老师头疼的事情了。刻蜡纸、印试卷,老师人手不够就叫几个学生帮忙,一次考试就得提前几天准备,在刻蜡纸过程中,稍不小心,就会划破蜡纸。刻好印制时,如果油墨调不均匀,印出的试题墨色或太重或太浅,不仅会造成一定的浪费,而且还会拖延时间,这种古老的方式一直持续到了上个世纪末。”

农村学校均离市区较远,几乎没有与外界的直接联系,没有获取信息资源的平台,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制约着孩子们的认知程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说,一次上课时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人在乘坐飞机时,是坐在飞机的哪个位置?”一位同学不假思索地回答“坐在机身两边的翅膀下面”,孩子的回答令老师瞠目结舌,看着孩子得意的笑容,这位老师不由得一阵心酸。老师心里清楚,不是孩子无知,是孩子缺少获知的信息渠道。

绚丽彩虹普照陇原大地

2003年国务院召开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投入100亿元在全国农村35万所中小学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并要求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当年,我省顺利开展了14个市(州)、76个县(区)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

几年来,国家陆续向甘肃投入工程资金43777.6万元,拉网式地在全省14个市(州)87个县(区)建设三种模式远程教育学校:模式一学校即光盘播放点5565所,模式二学校即卫星收视点11454所,模式三学校即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学校1588所,全省农村100%的小学从此被纳入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体系,439万学生受益其中。我省的远教工程项目,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心与支持,在2003年工程启动之前,就把我省列为三种模式集于一体进行试点示范的5省之一,并于2004年在天水市召开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现场会。

这5年,是甘肃省各级领导和教育界人士为工程倾注满腔热忱的5年,也是陇原父老乡亲深切感受工程带来巨大实惠的5年。正是这项工程,承载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深切关注,搭建起传递优质教育资源的宽广通道,蕴含着全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让千千万万身处高山峡谷、密林草原、大漠戈壁的乡下娃娃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徜徉在浩瀚的知识海洋。

单一授课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甘肃广大农村学校送来了现代的教育手段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改变了农村学校长期以来“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单一授课方式,使教师了解了全国各地的课改新信息,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新颖的教学模式,确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逐步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育教学观念在这里有了全新的改变。同时,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手段和环境,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在教学应用的逐步开展中,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在学生中逐步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有效促进。

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中心小学校长甄自玉告诉记者,制约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的主要因素是经济,而其根本因素则来自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传统观念。受旧的思维方式影响,许多教师对教育信息化与国民素质提高的迫切性认识不够,仍然按照传统方式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对此,该校通过向教师散发宣传材料,观看三种模式示范课例等各种方式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渗透现代教育理论,充分发挥三种模式的功能,让三种模式走进课堂、面对学生、用于教学,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让农村学生能够与城市的学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天水模式”走向全国

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是远程教育“模式一”的故乡。从2000年起,天水市启动实施了“边远山区学校电教扶贫工程”。根据天水市的实际情况,他们采取单位帮扶、社会人士捐资、教育内部自筹、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等办法,在边远山区学校建起了VCD光盘教学播放点。一台电视机,一台VCD播放机,一套教学光盘,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形式,以声和光的速度,把优质资源、把特级教师送到了每一个农村学堂。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以来,天水市遵循“配备为基础、管理为关键、培训为重点、应用为核心”的原则,从教师队伍培训、服务支持体系建设、教学应用评估等各方面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保障制度,以管理促应用,以管理促质量,保证了设备的高效运转,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天水市的成功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给了这里的教师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从2003年9月开始,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中心小学在教学光盘播放点利用VCD设备开展英语、美术、音乐等课程的教学试验,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本学期,该校在三年级以上的班级普遍应用光盘辅助开设了小学英语、美术、音乐等课程。利用远程教育项目开设小学英语课程。今年,该校组织观看三种模式应用课例,组织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较好的教师承担公开课,在全校开展学习和评课活动。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多媒体课件评选中,该校颜萍老师的课例荣获基础教育类二等奖。

教育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要求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因为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当时秦州区仅能在城区学校和部分乡镇中心小学开设英语课。对于学生来讲,这是一大损失,对教师来讲,这又是一大隐痛和遗憾。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开始实施阶段,秦州区就将农村学校普遍开设小学英语课程当作发挥工程效益的一项基本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工程项目配备的光盘播放设备和资源,在通过跟进其他措施,在农村小学广泛开展了英语教学。经过几年的摸索,他们不断积累经验并广泛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小学英语开课率由2003年的15.8%提高到2007年的99.5% ,有效改变了当地农村中学学生英语水平起点参差不齐的现状,为全面提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远程教育为山里娃编织希望

2008年10月底的一天,在天水市秦州区铁炉中心小学的一次电脑课上,坐满了上电脑课的学生,有进行课件制作的,有练习Word基本操作的,还有通过画图界面精心制作画图模式的。走进教室,只听得敲击键盘的声音。上课的马朝阳同学说,每周才能轮流一次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家对这堂课格外珍惜,同学们课堂上听得非常认真,课余时间还能通过网络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对于不懂的问题上网查询。通过网络,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所讲的课堂内容,让低年级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天水市麦积区桥南小学非常重视远程教育工作,每年对整个工程进行投入和维护,扩大了原有的计算机教室,建成了多功能厅,安装了校园闭路电视。闭路电视可以播放卫星电视、电脑光盘内容,还可以与摄像机或数码相机连接,进行现场直播。该校副校长高世民介绍,学校从一年级起就开设计算机信息课,每班每周2节,有教材,有专职教师任课。教师利用学生微机课以及其他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观看本年级有关科目中素材影片、动画,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加强计算机与文本的整合,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6万多教师参加远程网络教育培训

把先进的设备和丰富的资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使自己的课堂“鲜”起来、“活”起来,这是甘肃省农村教师普遍的愿望,而远程教育工程帮他们实现了这个愿望。他们孜孜不倦地学习着,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参加培训的机会,常常骑着单车穿行在乡间小路上,总结出许多提高自己的方式方法。走进学校,这里既有“一带一”、“一带二”(一个骨干教师帮带一个或两个其他教师)的临时性培训,也有利用课余、晚间、假期进行的集中性培训;既有必须完成的“规定性培训”,也有可供选择借鉴开展的“自选式培训”;走出校门、县域到外地“取经”、请进“门”来的指导示范、学校间的交叉观摩、教师间的取长补短等,都是经常采用的培训形式。培训的内容涉及“设备的普及性维护使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家课例讲评”、“教师课件制作”、“三种模式教学设计”等诸多方面。

麦积区桥南小学青年教师袁芳、王红霞、段天霞将远程资源与课件应用巧妙结合,设计并展示的电教优质课《松树和松果》《燕子》《植物妈妈有办法》获得省市级评优一、二等奖;王芸老师的自制课件《长方形的认识》获省级二等奖,并在全国教师课件制作中获三等奖。

到目前为止,甘肃省已构建了省、市、县、乡、学校 “五级教师培训体系”,建起了11个省级培训基地、14个市级培训基地、87个县级培训点、成百上千个乡教师学习中心。这些教师培训基地、培训点和学习中心,同18607所项目学校一起,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教师培训网络。通过这个网络,甘肃省参加过县级以上培训的教师已达到6万人次以上,使全省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利用远程方式进行的教师培训也越来越多。在采访中,一些农村教师欣喜地说:“自从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后,我们足不出校,就可以享受到卫星传送的优质教育资源,观看全国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实在是太好了!”

设备更新亟待解决

天水市秦州区关子学区共有学生3451人、教师147人,实施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28所,其中实施模式一学校10所,模式二学校18所。关子镇中心小学为天水市实行农村远程网络教育最早的学校,走进计算机教室,一台台陈旧的电脑整齐地摆放在桌上。该校甄自玉校长介绍说,电脑属高科技产品,而高科技产品的更新非常快,这些供学生上课用的电脑由于配置低、内存小,目前已满足不了教学工作的需求。这个建议已经给相关部门提过,但是由于缺乏资金,至今没能解决。另外,部分村学对远程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孤立地看待远程教育,造成远程教育实施与学校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两张皮”,没有把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与学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的管理办法与服务相对滞后,没有建立起适应教学要求的、行使管理与服务职能的远程教育中心,规章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远程教育工程资金保障体系有待完善,信息化建设经费很难保证专款专用,部分被用以弥补学校经费之不足,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经费就相应减少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效果也就打了折扣。

天水市麦积区桥南小学高世民说到,虽然已经提供了很多的远教资源,但是老师们仍然觉得这些资源不够用。一方面是针对小学教育所开发的资源不适应教学需要,教师们觉得不好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力度较大,出现了很多新教材、新版本,在按照新的授课方式来组织教学时,数字化资源就显得非常不足。同时,在几年的使用过程中,远程教育设备也出现了一些磨损,电脑在操作过程中反应缓慢,虽然装有杀毒软件,但电脑还是经常出现故障,有时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希望能得到相关人员的技术支持。

麦积区下曲小学校长王任一表示,受时间限制,卫星教育电视节目不能及时在线收看,学生可以运用的资源量小;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有待于进一步把资源与自己的学科教学整合,真正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

几年来,随着农村远程教育的不断推进,远程教育内容的不断增多,参与信息化教学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惠及的学校、学生也不断扩大,新的需求也就随之产生。在采访中,广大师生无不欢庆远程教育给农村娃带来的福音,那一张张小小的光盘、一座座卫星收视点、一台台计算机,为天水乃至甘肃的农村教育搭起了一架飞越天宇的彩虹,通过它,乡里的娃娃们正实现着他们追赶梦想的愿望。

猜你喜欢
天水市培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培训通知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
赞农村“五老”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