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求突破乘势而上谋发展

2009-02-13 05:31刘三虎
甘肃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学校发展教育

刘三虎

〔关键词〕 教育事业;以人为本;全

面协调;统筹兼顾;谋划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6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1(B)—0008—02

教育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发展,也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学生的命运。教育兴则百业旺,教育强则发展快,教育发展的水平,体现了后劲,决定着未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当前,谋划临泽教育的发展,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凝聚力量,破解难题,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坚持以人为本谋发展

人是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就教育而言就是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致力于教师的持续发展、持续提高、持续成长,增创人才优势,以一流师资培育一流人才。

——突出抓好高效服务的机关队伍建设。抓好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公仆”意识。不断完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组织开展基层学校、社会群众评议机关活动,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将优绩高效机关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岗位;进一步规范精简办事流程,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本领,提高服务质量,以机关作风促校风、带行风。

——突出抓好务实创新的校长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校长培养、使用、考核机制,强化校长领导教学工作的责任,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不动摇。组织校长论坛、学习考察、辅导培训,引导校长树立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把职位作为施展才能的舞台,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健全校长述职、民主测评制度,定期对校长的德、能、勤、绩全面评价,切实创建“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机制。

——突出抓好德能双馨的教师队伍建设。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更加注重师德塑造和师风培育,更加注重尊师重教和维护教师权益,更加注重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和培育高尚师德,引导教师崇尚知识、崇尚奉献、崇尚事业,增强职业自豪感。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健全岗位量化考核制度,深入实施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竞聘上岗工作,逐步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新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使之更好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二、坚持全面协调谋发展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子孙后代,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筹划,前瞻决策,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协调发展各个学段的教育。进一步强化全面质量意识和全程质量意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形成小学、初中、高中相互衔接、循序推进、整体提高的教育体系。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建立完善现代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增强战略管理、质量管理、资源管理、民主管理能力,有效开展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引导学校沿着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轨道健康发展。坚持向科研要质量,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科学的教学监控与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开展“十一五”课题研究,准确把握高考改革方向,努力实现高考新突破,继续巩固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在全市乃至全省的优势地位。

——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正确处理好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关系,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夯实教育发展基础;统筹考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完善全民教育体系,增强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准确把握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定位,努力形成公、民办学校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坚持在个体发展中立足特色、铸造品牌,在系统推进中整合优势、提升内涵,全力构筑自主发展、资源共享、互为补充、联动共进的大教育体系,促进各类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

——协调发展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教育的共同追求,要正确处理城区教育与农村教育发展的关系,在政策措施、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上更多向薄弱学校倾斜,扩大优势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做大做强优质教育,不断推树名优学校。

——协调发展教育体育事业。坚持教育增优势、体育增实力的双翼齐飞原则,确立“群众体育抓普及,竞技体育抓提高,学校体育抓基础”的工作思路,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综合场馆建设,开展好群众体育活动,全面提升县域体育综合实力。大力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更多地参加体育锻炼,让校园充满欢声笑语,让孩子们充满蓬勃朝气。

三、坚持统筹兼顾谋发展

当前,我县教育步入更加注重规模与效益、质量与内涵发展的关键期,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统筹兼顾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突出抓好校园安全,全力营造稳定有序的改革氛围。

——积极建设文明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由物象化向内涵化推进,让学校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营造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建立宽松、高洁、清新、浓郁的文化环境,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创新特性的校园文化。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一训四风一精神”建设为载体,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断创新德育方式方法,构建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课内外联系的大教育格局,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积极建设平安校园。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预防与监管并举,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健全学校安全报告和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完善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防止火灾、食品安全、校园拥挤踩踏事故为重点,认真开展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和专项整治。完善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快速反应机制和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学校周边环境联防体系建设和考核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财产安全。

——积极建设和谐校园。大力推进民主管理和校务公开,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议事制度和更加广泛的教育监督机制,增强教育工作的透明度,着力构建干群协作、师生融洽、社会理解的教育人际关系。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群众,建立矛盾排查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和不和谐因素,确保政令畅通、上下联动,共同维护教育稳定。

四、坚持办学为民谋发展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在教育事业中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本目的就是落实办学为民,强化教育服务,以人民满意来赢得对教育的支持,以深层次服务来提高教育对社会的贡献度。

——教育积极为社会服务。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统筹落实“十一五”教育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科学调整办学布局,加强协调服务,推进新校建设,使新建学校又好又快地服务社会,惠及城乡群众;有计划地改造薄弱学校,增加学校内部配置,按新标准更新补充教学设备,切实发挥现代化教学设施服务教学的作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优质教育需求,切实以一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优化投资软环境,增强我县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机关主动为学校服务。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教育服务前移,认真落实领导包片、科室包乡、干部包校的工作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整合机关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发挥专家引领和管理优势,重点抓好提升教育成果、打造学校品牌、推树名优教师、发展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工作,及时为基层解忧献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热忱为师生服务。引导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搭建平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的学习乐园和精神家园;坚持“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关怀、思想上多关爱”,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和业绩考核机制,引导教师潜心研究,爱心施教;坚持育人为本,落实好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做好“两免一补”资金发放、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工作,努力让每一名学生平等享受优质教育。引导教师全程优化教育行为,精心备课、上课、设计作业,有效开展家访、课外辅导,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有效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引领学生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

(作者系临泽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学校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