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是新时期班主任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9-02-13 05:31刘国材
甘肃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专业化途径班主任

刘国材

〔关键词〕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途径;

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3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1(B)—0010—02

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岗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时期班主任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这既是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责任,也是当前教育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新时期班主任专业化学习和发展的特殊性

新时期班主任专业化的特殊性,在于班主任工作体现的时代特性和教育特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得班主任成为教育教学一线具有特殊类型的教师,即教学能力的专业化,教育能力的专业化。

新时期班主任专业化的特殊性,在于班主任体现的促进发展的理念和卓越的育人艺术。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班主任教育活动主要的、内在的目的就是育人,就是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新时期班主任专业化的特殊性,在于班主任体现的教育能力和工作水平。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组织、管理班级和教育工作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但又是区别的。班级的组织、管理是班务工作,具有统一性和严格的程序性,也具有教育性,但不是直接的教育活动或教育过程本身。教育或直接的教育过程式文化——心理过程,是师生精神交往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新时期班主任必须具有高超的做“心”的工作的艺术。

二、新时期班主任专业化学习和发展的目标与内容

新时期班主任专业化学习和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一支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班级管理方法的专业化班主任队伍,能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把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个性、敢创新的人才。

1.高尚的师德。“传道之人,必先闻道在先。”班主任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具有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有追求德为先、业为重、容为大、和为贵、勤为尚、慎为敏、诚为恒、勇为新、爱为基、人为本的教育境界。作为班主任,应时时处处对学生起表率作用,不断强化自身的师表意识。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具备成为专业化班主任的资格。

2.学习研究的精神。班主任要加强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深刻领会国家的教育方针,把握时代脉搏,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一个专业化的班主任必须不断学习、思考,精通教育之道,把握时代精神,掌握现代教育方法,不断研究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思想,并像“园丁”一样靠自己的教育思想,按教育规律去引导学生“设计”人生,启迪智慧,完善人格。

3.美好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班主任专业化内容的综合素质的反映,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气象”“气象”是指人的外貌、长相及气质、形象等外在表现给人的印象。要把外在气象和内在气质和谐统一起来,提倡做“雅气”、“文气”、“大气”之师。

品德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既是道德教育过程,同时是班主任做人的过程,是班主任展现自己道德人格的过程,因而班主任自身的道德,是作为道德教育的资源、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参与到教育劳动中的,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与班主任的道德是融为一体的。因此,班主任专业化要求班主任具备一定的教师道德是理所当然的。

智慧具有智慧的班主任,不仅富有技巧性的教育、管理行为,而且在过程中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师生之间真情交融、用心投入、共同参与,达成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师生都从自觉走向自由忘我、探求智慧的新天地,这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

博学上好课是让学生敬仰的基础。学识渊博,有人格魅力,学生才能从内心接纳你、认可你、信任你、敬仰你甚至崇拜你。“亲其师,则信其道”,只有学生接纳到一定程度,“精神互动”才是双向的。

4.良好的生活习惯。班主任的良好生活习惯,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教育作用,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学生有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都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密切关系,作为班主任要在落实日常行为规范中起带头作用。

5.对学生精神关怀的意识。精神关怀的内容很广泛,关心、理解、尊重、信任是关怀情感的基本表现,也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求,因而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学生,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必然要求。

关心关心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品质,只有教师关心学生,建立起关心关系,使师生情感互动,在这种道德实践过程中,才能触动学生心灵,使学生学会关心意识(知)和关心情感(情)。

理解 对学生心灵世界的理解,即在心理上体验学生心理、精神需求、人格特点等。教师应当学会尊重,学会与学生平等交往,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才能懂得学生,从而让学生走近自己、懂得自己。

尊重学会尊重,就是学会对人的生命的关注,要学会尊重人的自然生命,更要学会尊重人的人格,尊重人的精神生命。

信任班主任信任学生,是处理好师生关系、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对学生的合理期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进步。

6.协调班级管理中各种关系的能力。正确处理管与放的关系: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管是为了不管,做到管放结合。正确处理堵与导的关系: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以导为主,以堵为辅。正确处理严与宽的关系: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正确处理实与虚的关系:务实是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务虚是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树立班级管理的整体观、发展观、理论指导观。

7.不断提升班级建设的能力。班主任要有组织班级教育活动的能力、优化班级文化的能力、人性化管理班级的能力、形成班级教育合力的能力、具有发展性评价的能力等,上述各方面能力相互联系,构成了完整的班级教育能力。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特有的要求,班主任应具备的各种教育能力,也是班主任主导班级教育的基本功。

8.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的能力。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好学校和家长、学生和教师、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学校管理部门与班主任等各方面的关系,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才能使教育和管理的效果良好。

9.心理干预能力。目前升学、就业压力大,社会多元化发展,各个家庭社会地位的差距拉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疏导和矫正是班主任必须面对但又相对薄弱的一个部分。班主任是学生重要的精神关怀者,精神关怀主要是关怀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情怀、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

三、新时期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提高业务水平。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精通所授学科的基础理论,广泛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主动地进行知识更新,自觉地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把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

2.立足干中学,学中干。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大胆地实施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使得工作不断创新。既要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又要对日常工作进行理性思考,从中发现工作中可取与不可取的做法,形成自己对某一实践工作的深刻认识,从而推动自身不断进步与提高。

3.修身养性,提升精神境界。热爱教育工作,热爱班主任工作,才能积极学习、反思、探索,工作才有激情,我们的爱心、智慧才能发挥出来。只有真正做到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才能在今天这个相对浮躁的社会,独守自己的精神殿堂,做一个好教师。有这种内驱力,在工作中就会不断学习、思考和升华,成就一代名师。

4.钻研管理艺术。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没有科学性的管理缺乏根基,没有艺术性的管理缺乏活力。不同的班主任有不同的管理艺术。作为班主任,要树立新时期班级管理的新理念,在工作中不断探索,科学总结,从而提高管理艺术。

猜你喜欢
专业化途径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班主任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