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略谈

2009-02-19 10:04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班干部

曹 雨

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成绩败起到不容疑的作用。同时,班主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班级的重要组成元素,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想创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自身素质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树立班主任的威信,丰富自身的知识底蕴,培养超众的个人能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令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工作中将起到“不会而行”的效果。

二、注重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班委会及团支部干部,在班级中起着的重要作用,因此,其人员的选择与培养要引起重视,从而组建有良好工作作风并具有示范作用的干部队伍。作为团结和教育全体学生的核心力量,并依靠这支力量形成正确的舆论,去影响、调动其他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其中可采用两种方法,即自荐与推荐相结。

对班干部的培养,一方面要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不断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求他们团结一致,协同作战,共同管理班级事务。

三、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基础不可能完全一致,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速度和质量也不尽相同。因此,班主任要做到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要让优等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中等学生,鼓励他们争先赶超优等生;对后进生不可歧视,并且要对他们热情关怀,耐心教育,精心指导,激发其上进精神。

同时,学生的才能各有不同,班主任应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个性特长,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其成为有用之材。

四、严格按校规校纪办事

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所出现的违纪现象,要敢于大胆指出,但要坚持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的原则,尽可能正面疏导,不能放纵学生,特别是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学生之间矛盾时班主任要妥善处理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于班主任的工作时间长、强度高、任务重、变化大、消耗的精力与体力是巨大的,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保持昂扬的精神,以愉快健康的心情去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塑造时代需要的各类型人才。

猜你喜欢
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班干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竞选班干部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