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小结的方式及作用

2009-02-19 10:04袁才先袁水波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位线教学内容探究

袁才先 袁水波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活动后就认为大功告成,很少主动去反思小结活动的过程,可以说目前数学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课后小结。数学小结是数学思维活动延续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没有教学的小结,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不易形成系统,思维能力就不会得到创新,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能上升到更高的水准。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学生往往不可能一次就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必须要经过不断小结、反复思考、深入研究自我调控,才能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与数学本身所具有的知识靠近到一致。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堂结尾,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布局合理、结构完美,而且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还要有回味无穷的尾声,才能达到“课堂尽、思未了”的境界。

一、数学课堂教学小结的一般形式

1. 归纳总结课堂小结。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认识,教师往往在课堂小结时利用简洁准确的数学语言、文字、表格或图形对一节课或几个知识点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归纳。这种小结能准确抓住每一个知识点的外在表象和内在实质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把握所学知识的系统性。

2. 知识巩固练习课堂小结。新课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组织学生通过练习的形式结束本节课,这样既能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并应用于实践,又能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及时反馈,便于教师及时、准确地指导学生的信息活动。

3. 知识对比——比较式课堂小结。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进行识记的有效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

4. 对比——比较式的课堂小结。一般是对教学中意义相近或相异的内容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培养学生比较鉴别能力。

5. 预设悬念式课堂小结。好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或知道其所以然,就像小说、电视剧,当情节发展到关键时刻嘎然而止,能给读者造成强烈的追求问题之心。

6. 探究式课堂小结。问题探究既是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至高阶段,也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的最高体现。如在“中位线”教学时,可做这样的知识小结:你能在一张梯形纸片只剪一刀,使得分成两个部分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梯形中位线与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有什么联系?让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中位线之后通过上述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梯形中位线的性质,通过梯形中位线性质学习,继续引导学生将梯形中位线的性质转化为三角形中位线的问题进行探究。

7. 交流评价式课堂小结。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活动。同时要让学生有机会畅谈自己对数学的体验、感受和收获,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困惑和喜悦,提出建议和见解。因此在课堂小结中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体验。且这种小结是开放的,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体验和感受,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数学课堂小结的作用

课堂小结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的终结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行为。数学课堂小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结既是本节课的总结和延伸,又是后来继续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和准备。

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学课堂教学类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与之匹配的课堂小结,可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知识方法。在一堂课的小结之际,通过教师有意识的穿针引线,提纲挈领地对本节课、几个知识点的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梳理、概括,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并使新知识、方法牢固注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使之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能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掌握新知识、方法技能的喜悦,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只是表面的,即只会看、会想,不会做,所谓的一看就会,一说就明白,一做就错的情形。若教师在课堂小结时,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几个针对性知识的小问题让学生回答,可充分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让教师及时进行教学调控,为下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的改进提供研究素材。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评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识,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激活创新能力。

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教学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有序过程。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提出本节或后续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对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能都是很有价值。联系课堂内外,因势利导,将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使学生充分探究、深入分析,直至最终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惊喜,也有利于学生将好的学习方法迁移到新的知识上,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

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并且这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数学课堂小结也是如此。因此数学课堂小结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方法的再现,而应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思维活动引向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开展归纳概括和探究尝试。即大胆让学生小结自己的思考过程;题意的理解过程;完成学习活动涉及的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活动中联系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推理、运算和数学语言表达等等。只要这样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能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课堂小结形式,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位线教学内容探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设问引导探究
如何构造三角形中位线
巧构中位线解题
构造三角形中位线,巧证几何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活用中位线的性质解题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