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寡头垄断的我国医药零售业市场结构合理化研究

2009-03-11 01:59杨海余万俊良
关键词:寡头零售业医药

杨海余, 万俊良

(长沙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6)

一、引言

过度竞争,是指数量众多的市场实力相当的企业在争夺同一个市场时,在该市场的成熟阶段表现出来的以价格战为主要行为特征的竞争状态[1]。目前我国医药零售业市场结构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过度竞争,这种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制约了医药零售业产业组织效率的提升,不利于产业持续快速地发展。寡头垄断是市场结构的具体形态之一。从市场结构的演变看,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是市场结构长期演变的结果,也是市场结构效率提高的内在要求;市场结构的演变既是影响市场结构的内、外条件发展变化的结果,也是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政府)人为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的标准主要是效率[2]。作为一种极具效率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的构建是我国医药零售业市场结构合理化的有效选择。

二、过度竞争是我国医药零售业市场结构的典型特征

第一个明确使用“过度竞争”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恩,贝恩提出了关于过度竞争的五种表现形式。日本的经济学家对过度竞争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小宫隆太郎将过度竞争解释为:在集中度低的产业中,尽管许多企业的利润率很低或者陷入赤字状态,但生产要素和企业却不能顺利从该产业中退出,使低的或负的利润率长期继续[3]。

我国学者曹建海对过度竞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过度竞争的五条标准:(1)产品销售价格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压低到产业的平均成本以下;(2)产业内部重复性生产现象严重,绝大多数企业规模不经济;(3)产业中多数企业亏损或只能得到远低于社会正常水平的利润;(4)即使在低收益的压力下,劳动力和企业等本来具有潜在流动能力的生产要素仍难以向其他产业顺利转移;(5)企业之间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广告战等不断爆发,且这些竞争多具有“自杀性”、“毁灭性”的特点。他认为,如果某一产业具有以上两个以上的特征,经验上就可以认为属于过度竞争产业。[4]由此分析,我国医药零售业出现的典型的过度竞争态势,其表现如下:

1.市场集中度低

市场集中度体现的是行业竞争和垄断的程度。表1为我国医药零售连锁企业从2002年~2007年的销售额变化情况:

表1 近六年来中国连锁药店销售额变化情况(单位:万元)

我国医药零售连锁企业2007年销售额排行榜中排名前百强的累计销售额从上年的4 118 626.91万元升至4 391 475.64万元,增幅为6.62%,排名前10强的累计销售额则从1 536 286.03万元上升至1 586 111.00万元,增幅为3.24%;2006年销售额排行榜前百强的累计销售额从3 442 422.1047万元骤升至2006年的4 118 626.91万元,增幅为19.6%, 前10强则从1 348 745.86万元上升至1 536 286.03万元,增幅为13.9%。另外,我国2005年按销售额排序的前10 位医药连锁企业占排序前100位总销售额仅为37.83%,而同期美国名列前4位的公司垄断了其市场60.17%的份额。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国药品零售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在逐渐提高,但目前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2.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并存

随着药品零售业GSP认证的实施以及药品零售强势企业的成长,我国医药零售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以前略有提高,但由于我国医药零售业采取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经营方式以及规模经济的缺乏,因而难以对新进入者构成壁垒。而药品零售企业所经营药品的专用性以及退出市场时面临处置库存商品的棘手问题导致了较高的退出壁垒。当前我国医药零售业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偏高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业内外闲置资本大量涌入而又不能及时退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过度竞争的局面。

3.差异化小

差异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一是规模大的企业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保持或提高市场集中度水平。二是现有企业的差异化服务使顾客形成了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这对意图进入市场的新企业构成了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进而有利于市场中度的提高。

我国医药零售业无论是从业态、经营品种还是从服务手段上来看,差异化程度都很小。在医药业发达的美国,其药店的一大特色就是其商品极大丰富,凡是与健康、美丽相关的产品都属于可经营范围;美国药店另一大特色就是服务专业且多样化,而我国药店服务手段单一,服务创新能力比较弱。因而在扩大产品差异化方面,我国医药零售企业还有较大的探寻空间。

4.行业平均利润长期偏低

据中国连锁药店协会统计数据,2002年我国零售连锁药店的平均毛利率为22.53%,2003年则下降到20.45%,2003年全国零售连锁药店三分之一亏损、三分之一保本、三分之一盈利;2004年毛利率仅为18.97%,平均费用率为17.19%,净利润率仅1.79%,而在某些区域市场50%亏损,30%保本,仅20%盈利。

在国际上,零售连锁药店的平均毛利率为24%~37%[5]。作为对比,美国一些药品零售企业的平均毛利率都保持在25%左右,其中CVS的年度毛利率为25%,Walgreen的年度毛利率为27.7%,RiteAid的年度毛利率为23.18%,它们的净利润率也是非常可观的,如Walgreen,其年度净利润率达到5.78%[6]。

由以上分析可知,低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并存、差异化小、行业利润长期偏低是目前我国医药零售业的典型特征。我国医药零售业另一个特征是行业内持续的价格战和新企业的不断涌入。根据过度竞争的评判标准[4],我国医药零售业符合过度竞争的三条标准:产业中多数企业亏损或只能得到远低于社会正常水平的利润;产业内部重复性建设现象严重,绝大多数企业规模不经济;企业之间竞争主要表现为激烈的价格战。因而目前我国医药零售业的市场结构属于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

三、寡头垄断市场的构建与我国医药零售业市场结构合理化分析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规模经济可以形成对潜在竞争对手较高的进入壁垒和对现有厂商较高的退出壁垒,以保持这种市场结构的相对稳定性;而且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厂商数量较少,出于理性的考虑,厂商之间不易恶性竞争,易于形成纳什均衡的稳定格局。同时,寡头企业强大的经济及技术实力有利于行业内服务差异化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市场集中度及进入壁垒。

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由于少数企业在市场上占有统治地位,其生产销售规模大于产业的最小有效经济规模,因此能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节约成本,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寡头市场结构的形成对我国医药零售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应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

1.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化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医药寡头零售企业的规模化的采购活动能够显著地降低单位商品分摊的交易费用和经营成本。规模化的商品销售活动也是降低单位商品的促销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规模化药品物流的经济性:医药零售企业药品的运输及仓储量大,需要良好的物流系统作支撑。医药零售寡头企业强大的销售能力为其建立强大的物流系统和低库存商品提供了有效保证。

药品零售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性:药品寡头企业由于其规模大,内部分工会尽可能地细化,与同类型的中小企业比,专业化的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发挥了员工的个人专长和工作积极性。

网络信息技术的经济性:医药寡头企业能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标准化、连锁化经营的经济性:医药零售寡头企业所采用的大规模连锁经营在店铺选址、店面形象、药品的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化、连锁化,一方面可以降低顾客购物过程中的信息搜索成本,提升顾客的品牌意识,另一方面是通过标准化、连锁化能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企业经过长期摸索得出的成功经验能在众多的分支机构中以一种标准化的模式推广应用,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虽说规模经济是以规模为前提,但并不意味着有了规模就有了效益。钱德勒认为规模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组织能力”,即“设备和在生产、销售与管理方面的技能”[7]。因此对于企业来讲,只有具备并充分运用这些组织能力,才能有效实现规模经济。

美国2005年医药零售企业的销售总额为1 740亿美元,其中连锁企业为1 320亿美元,占整个销售额的75.86%,排名前四位企业销售额为1 047亿美元,其排名前四位的行业集中度为CR4=60.17%。按照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法,若50

我国2005年CR4仅为19.4%,因此我国医药零售业还是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同时,企业追求规模扩大而忽视企业组织能力提高的粗放式增长也是我国医药零售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

2.范围经济效应

如果一个企业同时生产经营多种产品的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就会存在范围经济。而垄断对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范围经济机制来实现的[8]。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依靠资本投入的增加来增大,而范围经济效益的提高依靠的则是功能投入的增多[9]。企业主要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实现范围经济,实践证明,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有利于充分挖掘市场潜力,降低市场风险,从而减少了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

药品零售企业的范围经济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同时经营多种药品及和药品相关的商品,即实施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是美国药店的一大特色,近年来,美国药品零售利润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除了药品之外,还经营日用品、以及与美丽健康相关的产品。这包括为特定人群,如婴幼儿、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准备的一系列适应其特定要求的生活用具,另外还包括日用品等。美国的多元化经营对于我国的药品零售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企业也应该实行经营定位的转换,开设“健康店”、“药妆店”、“美丽店”等,实施多元化经营。

四、我国医药零售业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构建

从现行我国医药零售业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状态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出发,市场结构调整的合理化方向应该是努力提升市场集中度,尽快促进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

1.制定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以提高行业市场集中度。为提高行业市场集中度,政府的市场结构政策应着重于培育行业领袖企业,重点扶持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技术及品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形成必要的产业进入壁垒。

2.通过建立医药联盟、采购联盟等方式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行业市场集中度。我国的医药零售企业可以采取的医药联盟方式为:(1)实行大型医药零售企业的强强联合,加强对市场的控制力,打造能与大型国际医药零售企业相抗衡的连锁药店航母;这些企业可以在产权层面合作,实行企业的重组、并购;也可以在分销层面上合作;还可以在行业层面上就某些共同问题提出政策建议。(2) 整合价值链上下游各相关主体,实力雄厚的制药企业可以向产业链下游延伸,与医药连锁企业实行商企联合。(3)规模偏小、欠缺实力的小型医药零售企业建立医药采购联盟,降低营运成本,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

3.提升企业“组织能力”,避免规模不经济。大部分医药企业把规模经济效应的获得简单地理解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因而单纯地采取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粗放式增长,而实际上企业做强比做大更重要。因此医药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量避免规模不经济,包括:对费用成本的控制如健全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尽可能降低单店费用;拓展高获利直营店从而达到规模经济店数;对销售好、毛利低的产品实施自有品牌的开发。

[参考文献]

[1]汪亚军.过度竞争的初步理论探讨[D].西南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3.

[2]徐凌云、苏湘赣.市场结构范式选择:完全竞争跨向寡头垄断[J].社会科学战线,2004,(5).

[3]小宫隆太郎.日本产业政策[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4.

[4]曹建海.过度竞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李远方.联盟能否挽救药业连锁困局.中国商报 [N].2005-09-02.

[6]陈海荣.药品零售业“十年之痒”[J].中国药店,2005,(1).

[7]钱德勒.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王彦芳.寡头市场结构的效率分析[J].经济师,2006,(4).

[9]李海舰.从竞争范式到垄断范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3,(9).

猜你喜欢
寡头零售业医药
短视频四寡头
传统医药类非遗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场景营销视野下的零售业O2O模式的探讨
从“仇敌”到同盟互联网同业寡头的并购潮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确定和不确定策略框架下的古诺双寡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