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门第一道安全防线

2009-03-19 05:38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经营户监管食品

曹 珊

“工商部门是真正体现‘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部门!食品监管需要常抓不懈,认真地去抓、去落实。”提到乡村市场食品监管。张新杰颇有体会。

“12315”投诉记录本

“你说这事咋整!今天家里办事请客,客人喝啤酒说味不对,我尝尝也是。我儿子一看说是过期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贪图小便宜买过期的啤酒请客。”

“这下可丢人喽!”

“你先不要着急,把事情说清楚。”

这是2008年8月14日发生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桥北乡工商所的一幕。原阳县桥北乡工商所辖区祝楼乡村民王国富在胡宝民门市部购买了10件奥克啤酒,发现其中一件过了保质期。

桥北乡工商所工作人员填写完投诉记录后,立即前往该门市部进行调查。后经工作人员确认情况属实并进行双方调解后,门市部负责人向王国富道歉,并兑换了过期的奥克啤酒。

“这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对于每一起投诉,我们会尽可能快地调查,尽量让消费者对处理结果满意。”2009年1月,在桥北乡工商所,工作人员以2008年8月份接到的一起投诉为例,向记者简述了该所日常接到的消费者投诉、举报及处理情况。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民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国家的各项政策,“3·15”活动的开展深入到了千家万户。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有些农民也不像以前那样买了假冒伪劣商品自认倒霉,而是积极主动地向工商部门反映、投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原阳县桥北乡工商所是一个规范化达标所,辖桥北、祝楼二乡,辖区内有个体工商户398户,内资企业186户,2个集贸市场。

桥北乡工商所所长张新杰向记者展示了该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记录本,“2008年以来,我所受理消费者投诉13起,调解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08万余元。”

在这册“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记录本上,清楚地记录着每一起投诉信息,投诉者姓名、住址、商品名称及处理经过、意见等。

但这仅仅是一小部分人,更多的农民普遍存在产品质量防范意识差的问题,即使吃坏了肚子、用坏了东西,也不会想到是假货惹的祸,更不会想到去跟商家讨说法。

为了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利益,2008年桥北乡工商所把辖区内42户食品经营户作为不安全食品退市工作的行政指导对象,建立了食品进销台账和索票索证制度,密切监控、跟踪服务,从源头上遏制不安全食品进入市场销售,确保了农民放心安全消费。

2008年,该所出动56人次,检查经营户107户、集贸市场2个,查处违法违章案件12起、不合格食品300余斤。

在困境中突破

“工商部门是真正体现了‘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部门!食品监管需要常抓不懈,认真地去抓、去落实。”提到乡村市场食品监管,张新杰颇有体会。

“现在所里干部职工有9个人,管辖范围达158平方公里,有时去较远的村要走五六十里路。”日常监管人员的缺乏、乡村广阔的地域、市场的分散,增加了乡村市场食品监管的难度。

有的地区检查一遍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监管部门相对较长的监管周期,给农村季节性无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食品小贩,边远山区无证食品生产商、经营户、餐饮店等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假劣食品“转战”乡村市场。

同时,由于农民自身购买力低下,消费维权意识薄弱,又缺乏足够的鉴别防范意识和能力,无形中为这些产品提供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温床,造成了低端、劣质食品在乡村市场的泛滥。

“尽管工作中困难重重,但是我们还是要尽全力为老百姓办实事。”桥北乡工商所副所长李建伟说。

2008年,在进一步规范日常巡查监管的同时,桥北乡工商所在张新杰的带领下,认真组织、开展了各项市场专项整治,得到了群众和商户的一致好评。

仅上半年,桥北乡工商所就开展了14项市场专项整治,检查经营户204户,查获无照经营23户,立案1起,取缔3户,发出警示通知书27份,开展市场巡查71次,食品检测10次,特别是对乡村食品市场专项检查和集贸市场、食品超市及校园周边环境的网吧、饮食店等场所进行重点整治,查处食品案件3起。

2008年4月,桥北乡马井村8户村民投诉在本乡盐店庄购买到假劣化肥,桥北乡工商所迅速组织人员调查取证,在2天时间内帮助农民挽回5万元经济损失。村民为表示感谢,连夜赶制了“打假为人民”的锦旗,送给桥北乡工商所全体干部职工。

任重道远

“乡村市场食品监管,不是应付式的纸上谈兵的工作。不能搞突击,不能闭门造车,必须长期坚持,到一线去抓、查。否则,商店里过期、变质食品还是会占据货架。”李建伟强调了食品监管的持续性、长期性。

“大多数商户还是比较配合工作的,会积极上交假货,对于处罚也能理解。真碰上‘钉子户,我们当然还是先讲道理,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行的话,就只好向上级部门申请监管了。”

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乡镇政府是农村食品安全责任主体,对辖区内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落实经费,设立专职人员,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乡镇政府的重要管理工作,是改善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的有效举措。职能明确了,食品安全协管员的作用就能切实发挥,就能随时随地对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监督管理和举报。

而乡镇工商所是保障乡村食品安全的具体实施者,是乡村市场食品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只有发动每一个人自觉抵制、举报假劣食品、问题食品,才能逐步“倒逼”问题食品退出食品市场。

结合当地实际,桥北乡工商所积极培养辖区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营造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除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公共媒体来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传外,该所还加大了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发放食品安全小册子,张贴宣传画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宣传手段,提升了当地群众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和知识水平。

“从企业经营者到普通的商贩,如果都能把自己当作消费者,在道德上、良心上规范自己行为的话,那食品就安全多了,受伤害的人也少了,我们的工作就更好做了。”最后,李建伟特别提到了食品生产商的道德问题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树的面貌、农民的生活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乡村市场食品安全却不容乐观,乡村市场食品监管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经营户监管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连云港:推动农药经营户健全电子台账 实现农药市场“说得清管得住服务好”
随州市命名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
深入市场调研,推进“以展荣市”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义乌市场经营户思想状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