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里店乡,“团簇”中的成就

2009-03-19 05:38陈海松马占锋李明健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建设

陈海松 马占锋 李明健

“团簇”意味花朵绽放后争先开放,“团簇”折射出团结的力量,为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四里店乡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里店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境内金船寺、老姆庵、竖刀峡、晒衣山等名胜古迹,历史悠久;境内千年银杏、世上稀有的桫椤树枝繁叶茂,石奇水清,风光宜人,是一片亟待开发的沃土。

“改善贫穷就得先修路”

“在以前,四里店乡比较穷,那个时候的路还没有修好,隔着大山的不少男子汉穷得连老婆都娶不上,导致有很多的光棍存在,人穷得有时全家只穿一条裤子。”中心敬老院的院长感叹道。四里店乡党委副书记白书林说:“民生话题,我们一直都很慎重”。

四里店乡辖管38个行政村,人口约5.2万,伏牛山东麓,气候沁人心脾。在过去,提起四里店,人们都会笑,笑什么呢?穷得只有傻笑了,一度的贫穷使这个原本拥有灵性的山区乡镇为之恐慌。改变贫穷,一时间成为整个四里店乡政府的重中之重。

“改善贫穷就得先修路,只有路通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县交通局局长李明健意味深长地说。“过去去趟县城好像过年一样,如今去趟县城一会儿工夫,骑上电动车很快就到了,我每周都会去一趟县城看看老朋友,好多亲戚也都在县城购买了房子,现在路修好了,条件好的家庭都买了小汽车,那来去更是方便多了。”四里店乡老支书柳随党高兴地说。

现今的四里店乡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已经实现。修路,惠及百姓,出行方便,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发展。家住四里店乡30多岁的王某,高兴地说着他的生意经,他做的是黑木耳生意,但过去由于路不通畅,外地收购的商人很少来这边,价钱低得不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好多商人争先来收购。

四里店乡资源矿藏丰富。有18万亩柞坡资源可以养蚕,年产鲜茧1.1万担,产蛹40万公斤,柞蚕茧年产量位居全省3个万担乡之一;林木资源丰富,是豫西南最大的板材林生产基地。地处山区,栗坡面积大,栗树多,目前以野红菇、木耳、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加工业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矿藏丰富,目前已建有铅锌、萤石、铁矿筛选厂六家,引来各种矿业开采商20多家;地处伏牛山余脉,澧河、澎河之源,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有“丹参王,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的歌谣佳誉,“裕丹神”牌丹参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天然丹参库”已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交通通讯便利,焦枝铁路距乡5公里,南阳机场离乡只有40分钟车程,省道“鲁姚”线贯穿全境,电力供应充足,建有35千伏变电站二座,GSM机站三座,CDMA机站一座。

经济强乡

2008年度,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四里店乡紧紧围绕“工业强县、人才兴县、开放带动”战略,以建设“经济强乡、生态大乡、和谐山乡”为目标,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协调、持续发展,形成了“齐心合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初步预计,2008年全乡生产总值达到7.6亿元,比2007年增长13.1%;财政一般预算完成203万元,占预算的106%,比2007年增长12.1%;国地两税收入完成140万元,占预算的11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50元,比2007年增长10%;全乡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新农村建设方面。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要求,根据“科学规划、示范带动、梯次推进、全面建设”的原则,加大投入引导力度,打造特色亮点共完成投资240万元,建成街村、秦家庄、周庙等一批试点村,修筑“村村通”“户户通”水泥路、柏油路8.2公里,建成高标准文化广场和文化大院,粉墙7000平方米,发展沼气700多户。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方面。至今立足增效创收,服务推进老项目、新项目建设和准项目衔接,中联、鑫发、铭源等重点企业新增投资2950万元;达店沙场、小景庄沙场、王三沟铁选厂、兴发养殖场、周庙页岩砖、万顺页岩砖、和平路商业街、富润矿业等新引进项目投资到位5570万元,占计划目标的139.2%。其中投资800万元以上的企业4家,分别是周庙页岩砖、万顺页岩砖、和平路商业街、富润矿业,4家企业协议引资5650万元;拟投资1800万元的板材加工项目和拟投资800万元的硅灰石精粉加工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高标准完成“四柳路”境内16.4公里建设任务,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建成人畜饮水工程2处,拦水坝1处,漫水桥1座,投资260万元的湾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施工当中。

农业特色经济培育方面。围绕实现农民增收,以“建基地、兴产业、育龙头”为基本思路,奋力叫响种植、养殖特色品牌。种植业,通过实施增绿扩绿工程,新增林地1万亩,发展形成以老景庄为中心的板材加工基地;新增黑木耳200万棒,发展形成以青石坡等村为重点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养殖业,立足山乡优势资源,瞄准市场需求,培育形成了生猪养殖基地、肉鸽养殖基地、山羊养殖基地,并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4家,同时,推广良种小麦3万亩。

生态建设方面。全乡围绕维护山清水秀传统优势,全力实施增绿、留绿、护绿工程,重点实施通道、村庄和荒山绿化,新增林地1万亩,突出鲁姚路、四柳路、和村村通公路。加强森林防火和对乱砍滥伐林木行为打击力度,使全乡林木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猜你喜欢
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数字电视分前端建设随谈
野三化冶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