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心愿

2009-03-19 05:38宋永民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通知书心愿姥姥

宋永民

药,或用来治病,或滋补身体,或延年益寿。

此外,还有一种奇特的药,经本人的临床试验,药效虽慢,但终生受益。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考学是唯一跳出龙门的机会,我深知家里的难处,因此,更加努力学习。母亲总是在昏暗的油灯下等我放学回来,灶台里总有一块热乎乎的烧红薯,一顿饱餐后读书更是倍加精神,母亲也总是为我值班守夜——吹灭我熟睡后依然亮着的灯,点亮我心中的启明星。

中招考试时间到了,我收拾行囊准备辞行。

“孩儿”母亲叫住我,“喝碗汤吧!”

“我急着走呢!”我心里很着急。

“喝了吧,会考好的。”母亲深沉地说。我接过来一饮而尽,没有品出汤的味道,只是感到母亲又为我做了些什么。

3天考试很快结束了,一进家门,母亲便急切地问:“好吗?”

“好!”我自信地回答。

于是,母亲接过背包便急忙进屋,并关上了门。母亲在里面做了些什么,我不得而知。不久,录取通知书到了,母亲一把接过去,飞也似的进了屋,又关上了门,好大一会儿,门慢慢地开了,我急忙进屋,一股奇异的香味扑鼻而来,地上有一块散落的纸灰,显然是匆忙间没有扫净的。

“妈,你烧了……”我很惊讶。

“烧了。”母亲像做错事似的回答。

“通知书……”

“在这儿。”母亲顿悟过来,慌忙从桌子上拿下叠放得整整齐齐的通知书递给我,并把我推了出去。

高中离家远了,不能每天都吃母亲留的烤红薯,每次回家却有各样好吃的等着我。转眼3年过去了,高考在即,我思想的压力很重,心里总是觉得少点什么,只想回家看看。回到家里,见到母亲心里就踏实了许多,似乎找回了失落的心。我要走了,妈又端来一碗汤。

“喝了吧,会……”母亲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话停顿了下来,急忙转身进屋,我也跟了进来,母亲正在往碗里放着什么。糖?不,母亲知道我从不吃糖。“别放了”我急忙说。

“一定要放的”母亲想支开我,“你等着吧,一会就好。”

我感到很奇怪,更想弄个明白。这时母亲手里飘下一片红纸,我捡起来疑惑地问母亲:“这是什么?”

“药……”母亲支吾地说。

“我又没病,干嘛?”我被弄糊涂了。

“求的药,专门给你求的。”母亲说。

“求药……”我更加糊涂了。

“是你姥姥给你求的。”母亲解释说。

姥姥是这一代有名的神婆,母亲本来是不信那一套的,深知其中的“秘密”,怎么居然就信了呢?我终于明白了一切,可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信这个,我愤怒了。于是夺下母亲手中的碗跑到外边把汤倒了个净光,跨上自行车冲了出去,身后扔下一串串的呼唤。

成绩像我的心情一样糟糕,无疑这个7月是黑色的。我恨自己,也恨家,宁愿不回去。过了几天,姐姐找到我说:“回吧,别让妈担心。”姐姐从小就很了解母亲的心思,不仅仅是因为比我大两岁,她本来比我成绩好,只是因为家里困难,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而辍学在家。

“你走后让妈伤透了心。”姐姐解释着,“其实妈并不迷信,那只是妈寄托的希望。”

是啊,母亲除了给儿子多做些祈祷还能更多的做些什么呢?对,希望,那是母亲的一片希望,原来,我倒掉的不仅仅是一碗汤,那是寄托着全家希望的药汤。

回到家,本想给母亲说声对不起,可没等我开口,妈就接下来我的书包,说声“歇着吧”!就像每天接父亲收工一样的平常,先前似乎并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只有母亲转身时掉下的一丝银发似乎在说着什么。

又是一年的高考时间,我准备得很充分,也很自信。但想起来应该回家一趟,不仅仅是为了一碗汤。

“妈,给我做碗汤吧!”看见母亲正盯着我的书包发呆,若有所思,我选择好时机请求道。

“汤?”母亲愣了好大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还喝吗?”

“喝,一碗汤。”我明确地表示。

“可是,没有……”听说姥姥现在已闲在家,早已没有人去那里求药了。

其实,时间还早,有足够的时间让我耐心地等待那一碗汤。

汤,小心地端上来,我谨慎地接过,细细地品尝着。这是一碗纯净的用心熬制而成的营养极高的汤,虽然没了“药”的成分,却能让一个莘莘学子有了圆梦的希望,让一个游子永远忘不了家的感觉,永远催我奋发,促我向上。

毕业分配多年,每当我喝汤时总想起母亲的“药”——那是母亲的心愿。现在已工作多年,可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家吃一顿母亲亲手做的饭。那样心里才踏实,才能安心去工作。

猜你喜欢
通知书心愿姥姥
心愿
入学通知书
我们的心愿
工地上的他收到了北大录取通知书
雪姥姥
八旬姥姥活得美
2017年的心愿清单
50年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