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学制和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

2009-03-31 07:23黄瑞球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学制教学内容改革

黄瑞球 李 佳

【摘 要】我国现行学制存有中小学学习年限太长、教学内容超前和负荷过重的问题。从最充分开发我国人才资源,使所有受教育者都能尽快地成为对社会有用人才的角度看,必须适当缩短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年限,减少中小学特别是高中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学制 教学内容 改革

当前,我国中小学学习年限整体上太长,中小学学习内容出现超前的现象,而且愈演愈烈,极大地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严重地摧残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人才培养已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后果,“考试素质”越来越高,身体素质和创新素质越来越低。

一、现行学制和教学内容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启蒙太晚、学习年限太长

我国的学制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没有解决,其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国学生启蒙太晚、学习年限太长而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却不太高。就整体而言,我国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的年龄已经偏大。但是,他们的综合素养一般不高,特别是做事能力、创造能力不太强,甚至后续的发展潜力也比较有限。

2.中学教学内容负荷过重

中学教学内容负荷过重完全是中学过分强调所谓的素质教育,将大量的不属于中学的且必须具有较强的中学基础才能修读的内容引入高中,造成中学生极大的学习负担,更为重要的是高中教师大多为本科毕业,对大学下放的内容难以驾驭,讲授也缺乏系统性,其结果是高中生囫囵吞枣,到了大学又自以为学过而不认真学,而本应属于中学的基础知识却没有打实打牢,造成极大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二、改革现行学制的必要性

上述学制存在的严重问题,已对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的速度以及人才智能和潜能的开发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改革现行学制是十分必要的。

1.小学培养年限已不适应我国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现行学制基本上是沿用1922年11月北洋政府公布的《学校系统改革会》,即“六、三、三”制。在当时,“六、三、三”制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作用。但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六、三、三”制则暴露出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比如,它不利于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不利于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纵观世界各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当义务教育的目标为小学教育时,它的年限往往较长;当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上升到初中教育时,其小学教育年限就相应缩短。我国现在的义务教育的目标由原来的小学教育已上升到初中教育,小学教育不再具有结业的性质,不再直接承担向社会提供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任务,所以现在小学只要5年就能实现其培养目标,小学6年显然是严重的浪费。

2. 初中、高中六年培养年限造成极大浪费

“六、三、三”制的弊端也表现在中学六年的浪费,刚恢复高考的那几年,中小学实行的是五、二、二,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年龄一般才16、17岁。实行“六、三、三”制后,由于中学增加了两年时间,而学习内容相对较少,于是只好将属于高中的内容放到初中,而高中则强行将大学的教学内容纳入高中的课程设置中。更有甚者,中学过分强调所谓的素质教育,将大量的不属于中学的且必须具有较强的中学基础才能修读的大学内容引入高中,造成中学生极大的学习负担。大学内容本应有较强的中小学基础才能学好,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大学内容下放到中学后,其结果是高中生囫囵吞枣,到了大学又自以为学过而不认真学,结果什么都没学好。相反,而本应属于中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却没有打实打牢,到了大学还得补火。

3.研究生因毕业年龄偏大推迟进入“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

生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一个记忆力和理解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相对最佳的时期,科学上称这个时期为“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大多数人在30岁左右即开始作出重大发明创造,20至40岁是自然科学工作者创造力最旺盛、最容易获得成果的时期,峰值年龄在37岁,40岁以后,创造力一般来说就逐渐衰退了。如果按照目前学制的规定,我国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就会因毕业年龄过大推迟进入“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还有可能错过发明创造的峰值年龄。

三、未来的新学制框架和教学内容的构想

1.提前接受小学教育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早就提出,我国2l世纪的教育应该人人在18岁时大学毕业,成为具有“大成智慧”的硕士。他认为人才大致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的教育可以培养出来:从4岁到12岁实行8年一贯制的打基础的初级教育;从12岁到17岁是高中加大学的教育,完成大成智慧的学习;后一年是“实习”,写出毕业论文,成为大成智慧硕士。认为这样的大成智慧硕士,可以进入任何一项工作,如不在行,培养一个星期就可以成为行家。以后如工作需要,改行也毫无困难。部分人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攻读博士学位,进行高深的研究。

2.优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减少中小学学习年限

恢复中小学的“五、二、二”学制。小学阶段主要是养成良好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习惯阶段,不必要设置多么深的课程。而对于初高中,恢复原来的教学内容,将原本属于中学大学又必需的基础知识打实打牢,四年也足够了。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们认为新学制的基本思路是:让儿童在0~4岁期间接受有目的、有计划的早期教育,4~5岁入小学,中小学实行“五、二、二”学制,本硕博实行“四、二、三”制。改革后新的学制,可使4岁或5岁上小学的学生到读完博士研究生时,年龄在23~24岁,比现行学制下的毕业年龄年轻了5~6岁。这就预示着他们有可能比原来提前5~6年进入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离发明创造的峰值年龄37岁将有更长的时间,发明创造成果很有可能比原来多得多。

如果对现行学制改革的构想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并付诸实践,我国的学制就将成为一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使各类学生都能成才的、充满活力的理想学制,我国学生的智能和潜能就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人才资源也将更加富足。

参考文献:

[1]廖其发.论我国的学制改革[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

[2]梁拴荣.现行义务教育学制存在问题及其改革的思考[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1).

[3]彭文晋.人才学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97.

[4]王通讯,雷祯孝.人才成功的时间运筹[C].人才学文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02-103.

[5]钱学敏.大成智慧学——钱学森对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设想[N].科技日报,2002-0l-l0.

[6]林德宏.高科技与新的教育革命[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

猜你喜欢
学制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之路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改革备忘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癸卯学制”与晚清女子教育
改革创新(二)
中国近代的学制流变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大学推出“弹性学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