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勇
〔关键词〕 小学生;篮球;训练;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29.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3(A)—0048—01
篮球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通过在我县一所小学进行的调查,我们发现:一年级92%的学生喜欢拍篮球;二年级87%的学生喜欢玩篮球;三年级87.2%的男生、四到六年级平均81%的男生喜欢打篮球。从调查结果来看:一、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对篮球产生完整的概念,只是把篮球当成一个体育道具,男生女生对篮球的认识没有太大区别。到了三年级以后女同学对剧烈运动就开始疏远了,而男生还是一如既往地热爱篮球,对打篮球也有了一定的概念。那么,小学体育教师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灵活多样的训练和管理手段在学校形成篮球运动热,使之成为师生欢迎的特色项目呢?
一、激发兴趣,普及提高
小学课余训练是只抓少数运动员,还是应首先进行推广普及?答案很明确,体育训练与其他事物一样,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抓特色项目必须先抓普及,实行“三结合”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一项举措。
1. 篮球教学和课外辅导相结合。 在不影响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可把篮球项目列为体育必修课,有机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长期教学使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并培养他们对该项运动的浓厚兴趣。同时,在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中,可把篮球作为活动主项,由体育教师巡回指导,从而使篮球运动得到有效普及。
2. 低年级单项比赛和高年级班级比赛相结合。小学生固有的心理特征是争强好胜,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表现欲。学校里可每学期举办一次篮球比赛,包括低年级学生单项比赛(拍球、运球)和高年级班级代表队比赛(缩小场地、使用小球架、放宽裁判尺度),使活动更具对抗性、趣味性,这样可极大地推动篮球运动的普及,使篮球运动成为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
3.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通过全校普及篮球运动,培养一批对该项目既有兴趣又有扎实基本功的爱好者,从中选拔技术过硬,对篮球运动悟性较高,身体素质较出众的学生组成校篮球队,制订计划,明确任务,集中训练。
二、因材施教
小学生往往在开始训练时表现得兴趣浓、信心足、干劲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艰苦枯燥的训练,难免会出现畏难退缩的情绪。这时教练员要善于抓住这一契机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激发学生为学校荣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同时教练还应针对个人因材施教,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只要教师能循循善诱,作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感染力。另外要注重从低年级抓起,研究各年级的训练重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统一安排训练内容,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低年级段主要进行兴趣练习,如各种熟悉球性的练习,然后再适当进行运球、传球等基本技术训练,技术和素质训练相结合;中年级重点进行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练习,并举行一些简单的比赛;高年级段进行综合训练。这样从低到高均有具体要求和训练重点,可确保篮球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协调关系,加强管理
体育教师是训练工作的组织和指导者,要使训练工作出成绩,除教练自身所具有的专项技能和敬业精神外,如何协调好以下关系至关重要,即训练与学习的关系、训练与班主任的关系、训练与家长的关系等等。处理好这些关系,将为训练工作提供有利的保障,反之则会阻碍重重。为此,教师在抓好课余训练的同时要力争学校领导的支持,更要主动配合班主任和家长,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努力学习,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增进体质的同时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开拓思维。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拥有健康的少年儿童一代,才能真正拥有未来。学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基地,我们必须担负起这个责任,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