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2009-04-01 02:58房晓林
甘肃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兴趣实验能力

房晓林

〔关键词〕 实验;教学;能力;兴趣;

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3(A)—0061—01

一、从培养学生提高实验课的兴趣上下工夫

新学期开始,教师就应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资源和实验用品,开展一次小型的参观活动,让学生在实验室的科学氛围中感知实验将会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奇思妙想。

之后,在每一次的演示实验中,教师都要积极引导学生,使其感受到多种多样的仪器美,并能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产生好奇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对实验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中,及时消除学生对实验的恐惧心理,并在实验小组的组合上实行特长组合,让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便顺利地完成实验教学的目标。而对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实验失败的,教师还应为他们提供补做的机会,并亲自指导、训练,使他们获得成功、增强信心、提高兴趣。

同时,为了使实验课向纵深层次发展,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课学习能力,教师还可有目的地选择增加一些趣味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拓展性实验等等,从时间上化整为零,为学生提供不受课时限制的场所和指导。如有的家庭小实验和课外探究实验,不是一个课时就能完成的,于是我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将简易的、不易损坏的、无害的用品提供给学生,再让其找一些代用品回到家里做,使学生有较长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实验。此外,在每学期末我还要举行一次实验操作考核,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综合性实验,以实验效果、各环节的规范性、台面的整洁、物品的损失等方面来综合测评学生的操作能力。

通过上述方法,实验的形式变得灵活多样,可操作性增强了,也更加突出了动手探究、研究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明显增加,对实验的研究和实验课的学习能力也有了较大的促进,真正起到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巩固、运用的辅助作用,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知识素养。

二、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课习惯上下工夫

众所周知,实验教学的作用很重要,但是实验课的组织和管理及对学生实验课学习能力的培养却是一个难题。这都需要教师有很强的责任心,还要有较为系统的心理知识和见效快的教育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德育、安全、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

实验课中,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其清晰的语言、准确的操作、严谨的治学态度、以身作则的风范,都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应时时注意每一细节,以小博大,用自己的表率作用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还要及时调控课堂秩序,培养学生静心严谨地认真观察、思考、记录、交流表达,并注意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实验中难点突破的方法。在实践中我认识到,不做实验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而做不好实验也是不称职的教师。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和乐于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课学习能力上下工夫

新课程理念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也重视学生实验课学习能力的提高,力图通过实验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探究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对此,教师要有课程意识,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为学生现时和今后的发展去培养他们的探究实验能力。如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践的能力、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分析和归纳的能力、交流和正确流畅表达的能力、解决实际生产生活的能力等等。教师可以将学生容易接受的实验进行补充或改进,以丰富实验课教学,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努力做到对学生的培养由单一逐渐过渡到综合、由教师示范学生模拟练习过渡到学生的独立操作、由分散练习过渡到集中练习。如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就可以按照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顺序,引导学生在变化前观察物质的种类、颜色、状态等;变化中观察变化条件、状态等;变化后观察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颜色、种类、颜色、状态等。教师更要提示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使他们的观察过程能够全面、细致、连续。此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进行思考,努力使其对实验现象的认识全面而完整,以帮助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猜你喜欢
兴趣实验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做个怪怪长实验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