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09-04-03 04:19李文郁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李文郁

【关键词】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 能力培养

在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新课程理念。按这一理念的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以学生“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的课堂教学,必须是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课堂教学,必须是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的课堂教学,也就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是围绕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来开展的。

一、明确对象

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必须让学生知道怎样才是自主学习。因此,我们在新课程实验开始的第一节课就让学生知道,新课程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生活、社会问题,借助所具备的学习资源(图书馆、教材、网络)自觉学习,而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听老师讲足45分钟,并要求学生敢于质疑、敢于猜想、大胆寻找或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创设氛围

1.要求教师必须从思想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在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学习终身性培养等方面的特点,尽可能地采用启发式、诱导式、咨询式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要求学校要注重自主学习环境的建设,尽可能地充实图书馆,建立探究实验教室、校园网络、电子阅览室,完善网络教育资源库等软、硬件设施。

3.要求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师生间交流、同学间交流的习惯,要学会发现问题,

并围绕问题大胆、自主地开展观察、思考、想象、创造等一系列活动,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

三、课前准备

1.确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

2.写好学案。

3.布置学生预习。

4.有目的地选择演示实验或设计学生活动。

5.准备素材、器材。

6.选择好场地。

四、自主学习的一般流程

1.展示学案。

2.引导学生围绕学案开展自学。

3.学生反馈自学成果。

4.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学习成果开展讨论。在讨论及学生间的自我评价过程中,老师要做到:(1)规范行为。确保自主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2)发现火花。教师要努力去感受和寻找学生富有创意的思维火花。(3)排除障碍。教师要注意对个别学生或某些问题适时进行点拨。(4)引导深化。教师要注意引导启发,使学生思路打开。

5.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五、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课堂培养的目的是要教给学生认识自主学习的一般流程,以及可能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课堂的培养,让学生能初步学会学习目标的自我确定、学习方法的自我选择等。

通过多次有针对性的课堂示范教学,达到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习”到主动的“我要学习”的宗旨,让学生知道需要学习什么、如何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等,并最终能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