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缕阳光温暖孩子的心灵

2009-04-08 08:45张洪敏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心灵阳光孩子

张洪敏

[关键词]阳光 心灵 孩子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叙事诗,全诗展现了一位可爱的小朋友向盲婆婆送上心爱的蝈蝈的情景。婆婆因“盲”而间隔了与五彩世界的交流,生活也因此而灰暗寂寞。“我”想到送一只会唱歌的蝈蝈给盲婆婆,让寂寞的她听着蝈蝈的歌声“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其情感之真挚,祝福之美好,心地之善良,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充分洋溢着,真是一首充满童趣又寄意深远的好诗!在教学中笔者既抓住了“送蝈蝈”的叙事线,又抓住了“献爱心”的情感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感悟事小情深。

正当笔者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的时候,突然一位小朋友困惑又勇敢地站起来了,说:“老师,我就不明白,送给盲婆婆一只蝈蝈有什么可乐的?”此刻,沸点的课堂即刻变成了零点的课堂,当时的气氛是凝固的,56双眼睛此时盯着我寻求答案,又似乎在等待看笔者怎么收拾这个“捣乱”的家伙?笔者微微一震,马上又镇静下来,用真切的目光看着这个可爱又可怜的孩子,透过他的眼睛笔者看到了他心灵的窗户是关闭的,又似乎感到窗户的缝隙里透着寒气。此时,笔者感到了老师的职业是那么神圣,拯救情感荒漠的孩子刻不容缓。马上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盲婆婆”,生活有诸多的不便,所以,蝈蝈能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这时,同学们沉浸在喜悦之中,而这位小朋友却尖叫说“我还是想象不出来他们为什么快乐?”笔者马上稳定了他的情绪说:“你真不简单,知道是蝈蝈是昆虫,你不懂就问,精神很可佳!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他顿时来了精神。笔者告诉他游戏的规则:蒙住他的双眼,堵上双耳,三分钟内让他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让他的同桌告诉他一句话,再让他把这句话告诉笔者。他爽快地答应了。只见他东撞西撞,磕着桌子、绊倒椅子,几次险些摔倒,几位同学马上扶他一把,像失舵的小舟在浪尖上颠簸。八分钟过去了,仍然找不到自己的座位。这时,他哇的一声哭起来了,说不做游戏了,不当盲婆婆了。笔者抓住时机,马上摘掉蒙住他双眼的红领巾,去掉堵住他双耳卫生纸,并播放着几声蝈蝈清脆的鸣叫声,马上又播放刚才从网上搜集到的“爱的奉献”韦唯演唱的歌曲。此时,他破涕而笑说:“老师,谢谢你!也谢谢刚才扶我的同学们,我知道了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乐呵呵地捉回蝈蝈,又喜滋滋地送给了盲婆婆……”笔者走到他的跟前,弯腰抱起了他,擦掉了他的眼泪,亲了亲他的小脸蛋说:“从今往后,红领巾要飘扬在你的胸前,不再遮住你的双眼,你和大家一样是快乐、善良的小天使,心里充满了阳光和喜悦……”为了强化训练,我又给他布置了两个特殊的作业。一是每天用“我真快乐,因为……”分别写三句话,第二天在全班同学们面前读给大家听,老师根据情况鼓励;二是每天照着镜子笑一笑,并说自己是快乐善良的小天使。私下里,笔者和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并求得家长的密切配合,使他紧闭的心灵户打开了,一缕温暖的阳光洒在孩子阴冷黑暗的心里,很快爱的荒原变成了绿洲,他变成了一个快乐阳光的好孩子。

猜你喜欢
心灵阳光孩子
走,出发!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唤醒心灵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