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改中语文教学问题的探讨

2009-04-10 03:50刘广洲
理论观察 2009年1期
关键词:问题探讨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刘广洲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可喜变化,同时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淡化“双基”教学,盲目追求信息技术的“整合”,公开课上成“表演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课改。要重视教学方式多样化,但必须克服教学过程的形式化,语文课还是要姓“语”。

[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教学;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n9—2234(2009)01—0132—0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在全国实验以来,广大语文教研人员和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呕心沥血努力实践着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然而。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说,成绩与问题同在,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是新课改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

2005年暑期,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所有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它标志着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此,总结和汲取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指出和研究存在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鉴于报刊所载课改成绩经验的文章已比比皆是,本文不在赘述。下面,就本人在与第一线广大语文教师接触、听课当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加以研究,以便引起同行的关注和思考,共同寻求解决的对策,避免在实践中走弯路。

一、课堂教学的形式化

进入新课改以来,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贯彻了课改新理念,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局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同时,也有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精髓尚没有真正的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可以说,形式化是新课改的最大误区。

一是“合作学习”过多过滥。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赶时髦,不论什么课。不分青红皂白,都一律分组讨论,摘“合作学习”。甚至有些教师把“合作学习”当作“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常规武器”,不管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合适不合适,一律用上。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为了“新方法”而“新方法”,形式主义严重,不仅文科课分组讨论摘“合作学习”,而且理科课也要分组讨论;不仅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要分组讨论,而且一些浅而易见的问题也要提出来让学生讨论。结果,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让前后桌同学,或者把几张桌子拼在一起,甚至有的学生背向黑板,无论什么问题,只要有疑问,不管难易,甚至一些名词、概念或一个字(词)等毫无讨论必要的问题,也都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致使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热闹非凡,实际是一盘散沙,乱七八糟。

二是以问代讲。变“满堂灌”为“满堂问”。新课改之后,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面临着“讲与不讲”的两难境地。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精神,贯彻“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求新求异,将学生急于渴望学到的知识用步步提问的方式,故意绕了许多弯才靠近知识点,使“对话”变成了“问答”。也有的教师以为实施新课改,教师由幕前退到幕后,谈“讲”色变,因此就千方百计提出问题,一味让学生回答,甚至经常拿出一些思维含量太低或毫无意义的问题来发问不止,比如作者的生卒年月、写作背景等等,用学生随便翻翻教材就能作出回答来代替教师讲授。让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如今的“满堂问”。其实,对这类问题,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早就提出过批评,他说:“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盲目谈话太多,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能不讲,该讲的要深入挖掘出来,也不是不问,该问的要问到关键之处,该出手时就出手”。新课改的根本在于追求课堂上的高质量和有效互动。

三是浮光掠影走过场。新课改中,教材不在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整体,而是一个开放的、完整的“课程资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有的专家所言,只不过是一个“引子”。但这并不等于削弱或取消教材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多过早地补充内容,一味追求“发散思维”,海阔天空,甚至偏离文本而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教材受到冷落或被遗忘。我们看到的一个较为普遍现象是,一节阅读课真正和教学文本有关的时间常常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或更少。比如教一首小诗,非要再引人两三首甚至更多首诗不成。其实,它们之间只是表象的联系,有的甚至没有什么联系。阅读一篇写父爱的文章,就让学生再听几篇写父爱的文章。然后叫每人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进行纯机械的模仿。这样的教学,缺乏实际内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浮光掠影,又怎能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一次听《丑小鸭》一课,课堂上,学生又读、又唱、又表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少人认为它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是一节好课。但笔者不敢苟同。总觉得像这样的课,语文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不落实。究其原因,主要是把精力都教在形式上了,只注意了课堂气氛的活跃,而忽略了对语文学习目标的把握。

四是一味表扬成风。新课改倡导尊重、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必要的。然而,这并不意殊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课堂上,经常听蓟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或取得一点儿成绩就给予无休止的过分表扬,像“好”、“真好”、“你真聪明”、“你太棒了”、“你太伟大了”之类的话俯拾皆是。这种过多的随意“奖励”过分地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使他们以为自己的答案真的是最好的,从而浅尝辄止。事实上,完整的教学既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能听之任之,要明确地加以指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双基”教学的淡化

新课程确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份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送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是新课改以来大家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是,语文教学常常受形势的影响,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偏重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忽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研究,忽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当中,语文教学又出现了另一极端惯向;不够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淡化“双基”。

在昕课当中,我们经常看到,不论课文是小说,还是诗歌,不论是议论文,还是说明文,都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赛朗读课文,而最重要的语言学习却没有丝毫涉及。一节《蘑菇该奖给谁》的语文课,在多媒体的配合下,学生又说、又唱、又跳、又画、又表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简直就是自由轻松的游艺场。可是,一篇课文学完了,一测试,全班46名学生只有14人能流利读出课文,其余的学生只能勉强读下来或基本读不成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有些教师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张把时间还给学

生,把“自主”变成“自由”,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不进行必要的训练,由此产生了汉字书写水平的太滑坡: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不正确,笔顺不对,笔画有误,字写的歪歪斜斜,难以辨认,甚至有不少的错别字。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改革、那改革、新理念、旧理念,如果小学6年不会读书、不会写字,不会表达,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悲哀。语文就是语文。有其本身的教学规律,小学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小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习得基本的语文能力,懂得运用语文的规律。课堂上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也不管涉及到什么顿域,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索养,也就是说语文姓‘语”。从小学到高中12年里,学生为学语文仅课堂时间就用2800多课时,到头来口语表达不清楚,文章写不通顺者大有人在,我们的语文究竟教了多少有用的东西?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不论哪个年级段,都要不打折扣地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可是,现在(特别是糯课改之初)似乎一提训练,就有违背新课改之嫌。笔者认为新课改并没有反对训练,反对的只是机械的无效的训练。就拿写字来说,如果不训练,就不能熟练地写字,就写不出漂亮的规范的汉字,假如训练程度不到位的话,还会出现连字都不舍写的情况。再以习作为例,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训练,就不能自如地习作,俗话说:“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新课改决不能淡化“双基”,新课改也应以“双基”为先。

三、追求信息技术的盲目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其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也令人深思。

一是不顾条件的一睬整合。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我们不否认现代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必然的选择,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效途径。但就现实的师资状况和广大农村学校教学设备现状而言。整合又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二是不讲多媒体运用的实效性。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跟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成本与效率。传统的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等低成本而又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上越来越少见了。

三是不考虑语文教学自身特点,用声、光、影像代替学生的阅读。当前语文教学中,有的课游离了文本的学习,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不管什么体裁的课文,都尽可能地运用幻灯片、多媒体影像放映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视赏画面过杂,晃动频繁,让学生只能紧紧盯着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反而怨视了课文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解。这不仅导致学生疲于应付,难以掌握重点难点,而且剥夺了学生自主阅读、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感悟、自我理解的时间与空间,结果造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单一化,“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

我们并不是说语文教学不能使用多媒体,只是主张用得不能过多过滥,要用得适当,用得科学,用得理智。太花哨、太热闹不是语文课。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始终处于辅助的地位,它姓“教”不姓“电”。“无论科技进步到何种程度,语文课都不能忽视教师的语言魅力,这种最为原始朴实的手段始终应当是语文教学的主流”。

四、公开课的虚假化

新课改以来,各地各学校都组织了不少公开课,为落实新理念,摧进新课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上好公开课,教师更是煞费苦心,不仅率人要做大量的细致的准备工作,而且要让学生“默契”配合。进行专门训练。有的教师事先还把公开课时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答案等提供给学生,对学生的配合作精心安排与规范。这样的公开课,说穿了,那不是在上课,而是在做课、做秀。是一种变相的逢场作戏、弄虚作假。一次到一所中学昕公开课,老师准备得非常充分,“光、电、生”一齐上,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发言踊跃,回答问题条理清楚……真可谓完美无缺,天衣无缝。然而,在课堂上我们发现,每位学生的课本上都粘满了太太小小的纸条,课间一阔学生,原来是他们事先准备的发言内容和习题答案,同时得知为了上好这次课,他们已经“演习”过三遍了。诚然,公开课是需要精心和准备的,但过于虚假的公开课到底有多少价值,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就值得思考了,大家需要的是朴实无华、货真价实的具有示范性、启发性、实用性、科学性的公开课,哪怕是有缺陷的真实的公开课也好。

猜你喜欢
问题探讨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Y/d11联接组别变压器高压侧AC相接反问题探讨
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问题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