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这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

2009-04-10 03:50
理论观察 2009年1期
关键词:融资结构金融体系中小企业

明 阳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国政府的难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是程度上存在区别。鉴于中小企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对已有理论的重新梳理与对其他国家经验的借鉴加之自己的分析,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策略提出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1—0H8—03

研究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展壮大我国中小企业以及有效配置金融系统资源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此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进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助于确保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科技创新。

一、理论回顾

1,国外研究

早期企业融资理论学派。早期企业融资理论按照杜兰特(Durand。1952)的观点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净收益理论、营业净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净收益理论认为,企业的最优融资结构是100%的负债;营业净收益理论认为,企业不存在最优融资结构;而传统理论认为存在一个最优的负债比率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从经济学角度讲。在该最优负债比率点负债融资的边际成本等于权益融资的边际成本。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学派。莫迪利亚尼和米勒创建了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的开端。其所发明的理论——MM理论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的价值与所采取的融资方式无关。在考虑交纳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MM理论得出的修正结论是:如果企业负债率达到100%时。则企业价值就会最大。而融资成本最小。然而这一结论仍与现实不相符。MM修正理论虽考虑了负债带来的纳税利益,但忽略了负债导致的风险和额外费用。

平衡理论在考虑了负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在负债的税收收益与破产成本现值之间进行平衡”得到一个最优融资结构的理论。平衡理论又可分为平衡理论和后平衡理论。

70年代开始,对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研究逐渐渗透到经济学的各个研究分支领域,不对称信息研究理论在经济学方面的应用得到重大发展和突破。这些理论研究试图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信号”、“动机”、“激励”等概念,从企业“内部因素”来对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分析。专注于企业融资理论中的结构或制度设计问题,为企业融资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并由此产生了优序融资理论、代理成本理论、控制权理论等。

国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围绕银企关系来展开的。国外学者关于二者关系的博弈论证主要从银企模式的选择、银行业并购、银行的“市场力量”等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来进行的。

美国经济学家Berger(2002)认为:关系性贷款是“软信息”,具有人格化特征,难以量化。银企借贷关系的持续时间与企业贷款的可得性之间呈正相关。与抵押要求负相关。

国外关于银行业购并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由于研究角度、范围、方法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结论。其中在购并所导致的银行集约化等市场结构变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对立的观点。

在银企关系中,国外认为银行具有某种控制权和市场控制力。同时,由于贷款和存款难以直接出售,限制了存贷的市场竞争。这对中小企业信贷既有利也有弊。

2,国内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对境外中小企业融资在操作层面的经验比较与借鉴;第二,对国内中小企业的研究主要从与融资相关的直接、间接融资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另外,从银行角度来论述中小企业问题,这方面国际上,更多是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小企业融资,但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实证研究的较少。第三,对国内中小企业出现融资难的问题,多从原因上分析和实际对策探讨。

国内研究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关系主要是围绕中小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上较大银行具有的优势,研究范围还局限于国外的“小银行优势”假说。国外在研究银行业并购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方面较多。在我国,一方面中小银行发展速度较慢,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合理的产权流动制度和机制,所以国内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就相对薄弱。

二、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障碍及原因分析

1,融资障碍分析

2008年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瓶颈尤为突出。据银监会统计。2008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了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2007年同期减少300亿元。

根据国家发改委2005年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小企业筹资的首选方式中有约48.41%的企业选择企业自有资金,38.89%的企业选择银行贷款,选择通过其它方式来筹资的企业不足13%,其中2.38%的企业首选通过股票和债券融资。由此看出,相对于外源融资来说,内源融资仍是中小企业的首选,外源融资的主要来源是银行信贷。对企业来说,直接融资方式的难度依然很大。在融资渠道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据最主要的地位(69.O5%),其它渠道如股份制商业银行(4.76%),地方性银行和信用社贷款(5.56%)所占比重非常的低。

总体来讲,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呈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企业发展主要靠自我积累,内源性融资特征明显;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非常困难;民间融资是企业资金的是一个重要来源,担保服务机构的发展落后;中小企业上市门槛高,难以直接进行融资;资本市场中品种单一,缺乏可利用的多种交易工具,金融衍生产品不足。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结合以上分析,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

(1)金融体制存在问题。银行方面,没有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体制。我国金融体制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严格监管下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银行缺乏激励机制,对中小企业支持不足。

(2)中小企业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政策支持不足;法制建设不完善,立法比较落后,市场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尤其是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资信评估体系也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3)中小企业自身原因。在我国,中小企业处在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创业者知识结构较为落后,多数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年零7个月。此外,受核心能力和信用等级的制约。其自身的自担保能力和抵押能力低。

三、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经验

中小企业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就业、推动科技进步、提供大量个性的商品和劳务。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各国有自己的政策。

1,美国经验

美国经济一直坚持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小企业是维持自由竞争的重要因素,扶持中小企业可消除不完全竞争,保障个人独立经营的机会可导致国家的繁荣。美国对小企业的支持保护政策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经济大危机期间逐步形成的。

(1)专门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1953年成立了联邦中小企业管理局,主要职能有;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技术和管理支援;与联邦政府机构签订采购合同,将之转包给中小企业;向有关的联邦机构提出建议,确保分配的公平,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保护中小企业的其他利益。1953年美国联邦众、参两院还分别成立了小企业委员会。

(2)不断完善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维护中小企业利益的反垄断法案,此后。美国国会又陆续通过了《小企业法》、《小企业融资法案》、《机会均等法》、《小企业经济政策法》、《经济复兴税法》、《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法》等一系列法律。

(3)为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小企业管理局作为中小企业的借贷担保人,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担保。

(4)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其创新政策主要有:筹措技术开发资金,发放自主研究开发资金,对研究开发品有限订货,开放政府的实验研究机构,推行个别中小企业特殊培育制度等。

(5)为中小企业提供财税优惠。实行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累进税制;专门颁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务计划,具体体现在《经济复兴税法》。

(6)支持小企业国际化经营。

2,欧盟经验

相对于美国,欧盟的中小企业政策更多体现政府干预的痕迹,欧盟的中小企业政策主要有:

(1)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设立了不同年度、不同项目的投资计划,资金额从几千万欧元到几十亿欧元不等。另外。欧洲投资银行也加大了向中小企业的投资幅度。

(2)每年举行一次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圆桌会议,探讨最佳贷款方式,研究中小企业在投资方面的问题,加强了银行界对中小企业的了解。

(3)提供服务和加强引导。欧盟开通了“企业之窗”网站,让中小企业了解欧盟和国际市场的情况变化,寻找发展机遇。欧盟还启动了“进人信息社会计划”,通过信息化帮助中小企业融入国际市场。

(4)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高科技。欧盟加强了对中小企业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启动和制订了与中小企业科研活动有关的项目达到10多个,投入高达数百亿美元。

欧盟内部成员国也各有不同的政策,其中,德国在对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加入了政府财政补贴;政府在中小企业需要贷款时充当担保人。而意大利中小企业政策的特点是;以区域为基础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形成了以区域为基础的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集群内的分工强化了中小企业技术上的优势,集群内的协作又减少了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结果是中小企业集群既体现了大企业“规模经济”的优势,又具有中小企业灵活经营的特点。

3,日本经验

日本政府建立了一整套对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和合作的组织机构,包括在政府机构中设置中小企业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中。中小企业厅是日本中小企业最高的专业行政机构。并组建了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以及成立各种民间合作团体,日本的中小企业管理和合作机构的特点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地方政府为基础、民间社团为补充。

四、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策略

在以上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分析和借鉴国外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对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发展完善金融体系

(1)发展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截止2006年底,中国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币,较2005年增长32.31%,截止2007年底,在中国的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的风险资本总量超过1205.85亿元,较2006年增长106.4%,在投资方面,2007年投资总额达到398.04亿元以上,较2006年增长150%以上。这些数据说明风险投资在我国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目前风险投资规模仍然不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限制风险投资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和退出机制欠完善。

首先,健全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笔者认为,应当放宽对风险投资的主体限制。促进风险投资的有效供给和需求;设计利于风险投资运行效率的法人或组织治理结构;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方面的法律;促进科技创新,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创业投资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我国的资本市场总量发展不足,缺乏层次差异。特别是低层次的资本市场严重短缺。二板市场可以实现为中小企业融资引导资源配置的功能,且可以为风险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退出环境有利于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目前,我国虽然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了中小企业板块,作为二板市场的雏形,它仅仅能够满足一小部分精英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一个完善的二板市场不仅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灵活融资的场所,还可以极大地促进创业资本的发展,进而为中小企业的壮大发展提供后续资金。

(2)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担保和抵押制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体系。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体系的建设,必须考虑企业贷款规模、流转速度和周期等特点,减少对企业报表的过分依赖,突出实地检查,掌握企业的贷款使用方向,存贷增减,贷款回笼等情况,由权威评估机构根据中小企业的标准评价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并根据企业经营者素质、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及信用记录、发展前景等指标,综合评出不同等级,作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决策和重点扶持的依据。

其次,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建立由国家、省、市三级机构分层次组成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选择合适的贷款担保方式。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担保贷款主要是保证贷款和抵押贷款,而质押贷款几乎为零。在选择贷款担保方式时,应当尽可能选择抵押质押方式。

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已经引起国家监管机构、工商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我国已探索建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作为建立长效机制的目标之一。同时,在担保机构建设方面。政府将对一些担保机构进行必要的支持,由政府补贴部分中小企业担保金。同时,我国将探索建立国家级再担保机构,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3)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民间金融或日非正式金融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受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政府抑制,为了更好发挥民间金融的作用,减少其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提出

以下建议:

首先。规范和保护合理的民间金融活动。保护带有互助性的民间金融活动,并通过特定机构指导民间金融活动契约化运行。

其次,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使民间金融活动合法化。立法部门应尽快制定法律,赋予民间金融合法的市场地位,并通过法律保护借贷双方权益,保证其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

最后,适度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引导民间金融发展成为正规金融。使一部分民间金融进入正规金融体系,实际上就是对这部分金融机构的一种规范。

2,改善融资宏观环境

(1)健全法律体系。通过确定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虽然于2003年1月1日也正式实施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立法仍然有待完善。

(2)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组织支持和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信用关乎企业的生命,从根本上说,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是一种信用困境。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否则,无论是正规金融,还是非正规金融,都无法满足中小企业正常的融资需求。

欲完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有必要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过程中应注意:中小企业是存在生命周期的,应从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来综合考虑其前景,重视企业的未来;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自身的优势,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从行业的发展趋势考察。中小企业一般总是在迎合市场的需要,而对市场的影响较小。所以对其进行信用评级时,要分析其所处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及未来前景;要重视中小企业创新,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时,要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的评价。

3,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很大程度上应当归结于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缺陷。虽然中小企业正是因为自身特有的缺陷才称之为中小企业,例如规模较小,治理结构不完善等等,但是只有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1)完善治理结构,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中小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改革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明确责权利关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方式优化企业的产权组织形式,建立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2)健全财务制度,提高信息质量和透明度。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提高经营管理透明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可靠性,提高企业作为一个的整体可信度,减少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各项交易成本。

(3)发挥比较优势,注重核心能力的发展。中小企业应该立足于规模小,经营灵活等比较优势,确立自己的相对优势和目标市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进而不断发展壮大。

(4)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人员素质,中小企业应当注重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科学决策,降低运营成本,避免盲目投资,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因而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5)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往往是信用不足和信用缺失所导致的,因此中小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必须要强化自身信用意识,注重企业的信用建设。建立起良好的企业信誉和管理者个人信誉。及时还贷,避免恶意逃债,自觉接受银行对企业的存贷及结算和经营活动的监督。提高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避免出现无法偿债或资不抵债等信用风险的发生。

猜你喜欢
融资结构金融体系中小企业
The Great Unbanked
云南有色金属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论金融体系等级化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