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是战略性工程

2009-04-20 04:10
西部大开发 2009年12期
关键词:渭河调水水价

针对渭河流域的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问题,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洪小康认为应加快进行引汉济渭工程建设,这是改善渭河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实施后将极大地促进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关中的率先发展,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小康社会目标起到促进作用;陕西也有条件在水价制定和水权制度方面做出改革和探索。

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

洪小康介绍,引汉济渭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和《关中一天水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设计年调水总量15.5亿立方米。工程目的是向关中地区渭河流域补水,解决其资源性缺水问题·任务是向渭河沿岸重要城市、县城、工业园区供水,逐步退还挤占的农业与生态用水,缓解城市与农业、生态用水矛盾。

他说:“引汉济渭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调水工程,其实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对于陕西具有战略性意义。”

目前渭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70亿立方米,已利用到50亿立方米以上,开发利用的程度超过了70%,今后可利用水资源量已经十分有限。引汉济渭工程实施后,关中地区总供水能力将达到75亿立方米,可基本解决西安、宝鸡、咸阳、渭南、杨凌五市区及26个县、市工业和城镇用水问题,并逐步改变城市工业挤占农业、生态水和超采地下水的局面,大大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同时,引汉济渭工程还将极大地提高渭河纳污和冲沙能力,河流的水环境将有大的改善,并满足城镇人工生态工程的需水要求。

近年来,渭河沿岸的宝鸡、咸阳等城市先后结合河道治理建设了一些城市水面景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好评,西安也规划恢复“八水绕长安”的历史面貌。

而引汉济渭工程的实施,将为这些宏伟蓝图的实现提供可能。按照引汉济渭水量配置方案,到2020年本工程将直接或通过水量置换增加城镇生态用水2亿多立方米,如果再考虑城市中水利用,城镇人工生态需水可基本得到满足。同时,随着渭河水量的增加,渭河流域湿地减少的趋势也将得到一定的遏制,对湿地保护也起到一定作用。

完善规划并严格实施

可以预见,引汉济滑工程的实施,必将使陕西省特别是关中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洪小康说,这也是一项准公益的建设项目,其收益和影响范围很大,涉及全省大多数市级行政区,工程开发目标兼顾社会、经济、生态等各个方面,而且其效益更多、更长远地反映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

因而他认为,尽管这项工程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但从现在起就需要从规划人手,统一考虑整个流域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规划的制定要努力体现思路创新,打破以往单纯按工程布局配置水资源的模式,按照流域、区域优化水资源配置的要求,结合重大产业布局,实现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

建立有利于发挥引汉济渭工程生态环境效益的水价形成和运行机制。在水价的制定上要统筹当地水与调入水,核心是水价格的统一管理。要通过调入水价与当地水价、地表水价与地下水价,公共供水水价和自备供水水价的统一管理,促进不同水源之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避免由于调入水与当地水价格上的不统一,造成调水工程、调入水源的双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要达到这一目的,实施两部制水价是一个重要手段。

同时还要必须制定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规划管理、取用水管理、工程布局管理、节水管理和环境管理等。实行水权分配制度,允许水权流通转让,通过市场手段,推动水资源配置向高效率和高效益领域倾斜。要把流域内污染治理作为确保引汉济渭调水能够充分发挥改善渭河流域水环境的前提,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等等。

希望这项造福陕西的工程加快实施,尽早实现建设绿色渭河的目标,重现渭河昔日风采。

猜你喜欢
渭河调水水价
故乡
故乡
水权市场研究述评与中国特色水权市场研究展望
给渭河立传 中国 “旱腰带”上的史诗
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的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中国各城市水价都在涨
涨水价是为水权出让买单
中国水价改革的理想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