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为什么杀人

2009-04-20 04:10读书三味
百家讲坛 2009年21期
关键词:御史无辜君主

读书三味

唐太宗固然勇于纳谏,尊重人才,关注民生,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照样会无辜杀人。贞观初年,刚刚走上皇帝岗位的他曾有两次无辜杀人,都不乏这样的初衷。

其中的一次,是因为干部调整引发的。当时,交州都督被撤职,职务空缺,有人推荐了卢祖尚。于是,唐太宗把卢祖尚调到京城,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卢祖尚虽然当着唐太宗的面表示了同意,却“既而悔之”,以身体不好为由推辞。

于是,唐太宗又派宰相杜如晦前去劝说,不成,再派卢祖尚的大舅哥周范前去转达自己的意思,并许诺三年期满,一定召回。应该说唐太宗够诚恳了,但卢祖尚依然不同意。

唐太宗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他勃然大怒,把卢祖尚斩首示众。卢祖尚的死,确实冤,他的错误还不至于达到死罪。但冤归冤,人还得杀,谁叫他不识时务呢?在爱才与维护帝王的尊严、树立皇权的威信上,任何封建君主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种取舍是由封建君主固有的本性所决定的,唐太宗也概莫能外。

而另一次杀人是因为民间谣传一个姓武的女人要当皇帝,恰逢左武卫将军李君羡称自己的小名叫“五娘子”,唐太宗听后,禁不住把这两者联系在了一起,意欲除掉李君羡。但谶言所说的毕竟是假想,以这样的理由杀人怎么能站得住脚?对于在“宣武门之变”杀死兄长,刚刚取得帝位的唐太宗来说,舆论、名声是他处理问题的首要考虑,唐太宗尽管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愿放过一个可疑的篡权者,但也不会硬整。就在唐太宗为怎么处理李君羡犯难的时候,有御史报告说,李君羡和妖人相勾结,欲谋不轨。于是,唐太宗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将李君羡杀掉,顺理成章地了却了这块心病。

李君羡真的犯了欲谋不轨的罪吗?从后来武则天给李君羡平反的事实看,这一切纯系子虚乌有。但为什么御史的报告呈送的那么及时呢?这起冤案又是谁“策划”的呢?联系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可以看出,李君羡曾经一直受到唐太宗的重用,御史想诬陷他,但如果唐太宗不点头,他们也没这个胆儿,即便有这个胆儿,唐太宗也不一定轻易相信。所以,唐太宗的授意、御史的捏造——君臣共演的“双簧”,当是李君羡被杀的全部真相。李君羡的冤情,之所以到了武则天当政的时候,他的家人才敢“谐阏称冤”(《旧唐书·李君羡传》),原因也正在此。

由此不难看出,君主杀人和他们标榜的贤明一样,都是服从、服务于专制统治的一种需要;杀什么人、怎么杀人,完全取决于这种需要。因此,希望君主通过自身修养,来遏制这种无辜的杀人,无异于拿自己的刀削自己的把——可能吗?这一点,唐太宗的所为就是很好的例证。

编辑/赵雪梅

猜你喜欢
御史无辜君主
明朝御史不好当
无辜躺枪的小碎花
五张羊皮
和谐君主帝喾
丢御状救李靖
洗个澡
呆若木鸡
明朝御史日子不好过
宣璐:“傻白甜”养成术
呆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