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教研共同体之路

2009-04-26 05:29刘用珍
江苏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每学期骨干教师研讨

刘用珍

同伴互助,专业切磋是校本教研的根本;教师协作,共同发展是教研活动的灵魂。为了使每个教师在群体的合力中都有较快发展,我们围绕“三课一循环”开展活动,促使教师人人参与,在互补共生中合作成长。

1集智研讨课。

每学期每个教研组不定期地根据学校教研主题进行理论学习,精心选材,进行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带领教师先写出个案,再集体讨论修正形成共案。最后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风格,完成各具个性风格的个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构建起“前瞻性学课一集智式备课一相互间说课一执教人上课一沙龙式议课”的集备教研模式。在集备的基础上由一名教师实地上课。其他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感受集体备课的效果。这项活动的开展为我们共同成长搭建了一个交流的舞台。而同步进行的是课前与课后都开展的学科反思研讨活动,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最后以改进的课堂教学观摩为样板,指导老师们付诸实践。从而达到“一项活动,受益多人”的目的。

2结对展示课。

我校有5名山东省骨干教师。4名青岛市教学能手,多名胶州市学科带头人。学校充分挖掘优质教师资源,要求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教学“帮扶对子”,在教学中结对帮扶。如青年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两节(一节是师傅的课,另一节是其他老师的课),每学期上汇报课一节,认真阅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做好读书笔记,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一篇,作好工作学习的汇报总结:骨干教师每学期审核教案8篇以上,随堂听结对教师课10节以上,检查教学常规3次以上,指导结对教师上汇报课一节,每周为结对教师上一节示范课,指导撰写一篇论文,写好一份专题总结。通过名师展示,带动全体教师追求清新的教学艺术,为各科教学提供观摩的样板。

3平行同题课。

我们开展了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同备、同上一节同课题的课活动,即由本级部自行确定内容。进行集体研讨式备课,拟定切实可行的授课方案,在共案中各位教师再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个案,然后每人上课。课后。组内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起分析、研讨、解剖每个人的教学,在说课、评课与反思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循环笔记本。

在我们班主任队伍中,有一本大家最珍爱的笔记本——班主任反思循环笔记。所有班主任依次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学生教育中的经验、反思、教训、心得体会等。这种方式,彻底改变了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它使班主任在观摩别人中增长智慧,在反思自己中提升经验,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彼此研讨、交流、合作是帮助自己提高的捷径。

这些活动使我们教师走到了一起,劲往一处使。力朝一点用,团结协作成为我们克难制胜的法宝。一位老师在她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我的教学工作中,同事的帮助、名师的指点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在一次次的研讨中,我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我深切地体验到:教师不是孤单的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的洪流,倾听、对话、交流、沟通、共享,才能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每学期骨干教师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宁夏超七成检察院领导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让人忍俊不禁的课堂